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项目以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以白头翁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做为评价依据,判定白头翁提取物的安全性。预试验选取50只小鼠,分成五组,每组10只,经口给药后测得白头翁提取物0%致死量(LD0)及100%致死量(LD100),以此计算等比级数r为1.35,急性毒性实验1~9组分别为20.00 g、27.00 g、36.45 g、49.21 g、66.43 g、89.68 g、121.07 g、163.44g、220.65 g。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9个给药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后观察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项毒理指标,根据各组小鼠死亡数,按改进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白头翁提取物对小鼠LD50为175.5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取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1、2、3组为白头翁提取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LD50的1/4、1/10和1/25剂量灌胃,4组为对照组,每日定时灌胃等量蒸馏水。各组连续灌胃14 d,停药后再持续观察14 d。亚急性毒性试验结...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塞拉菌素的毒性,指导临床用药,对其原料药和制剂进行了口服和经皮2个途径给药对小鼠和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中小鼠和大鼠一次性口服不同剂量的塞拉菌素原料药和制剂,测定LD0和LD100,再根据简化寇氏法分组正式试验,测定LD50和95%可信限。结果测得小鼠口服塞拉菌素原料药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4 g/kg、12.6 g/kg、8.72 g/kg和7.73~9.82 g/kg;大鼠口服塞拉菌素原料药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1.6 g/kg、5 g/kg、2.51 g/kg和2.24~2.82 g/kg;小鼠口服塞拉菌素制剂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4.2 g/kg、8.4 g/kg、7.71 g/kg和7.26~8.19 g/kg;大鼠口服塞拉菌素制剂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3.4 g/kg、8.4 g/kg、6.62 g/kg和6.10~7.53 g/kg。由于LD50值均在501~150 00 mg/kg,故塞拉菌素原料及制剂判断为低毒或实际无毒物质。小鼠和大鼠分别透皮给予高剂量塞拉菌素制剂10 g/kg,未见毒副反应,表明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对聚乳酸副产乳酸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30 d饲养试验,评价聚乳酸副产乳酸的饲用安全性。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将60只ICR小鼠分为1个对照组和5个试验组,雌雄各半,对照组灌胃纯化水,试验组灌胃累积剂量分别为1.01、1.56、2.40、3.69、5.68 g/kg BW,14 d后测出聚乳酸副产乳酸半数致死量(LD50)。30 d饲养试验:将64只ICR小鼠分为1个对照组和低(1.57 g/kg BW)、中(2.46 g/kg BW)、高(3.86 g/kg BW)3个试验组(饮水添加聚乳酸副产乳酸),雌雄分笼饲养。于第30 d,分别测定小鼠体重、血液生理、生化、小肠发育以及肝脏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急性经品毒性试验中,聚乳酸副产乳酸的LD50为3.96 g/kg BW,95%的可信范围为2.79~5.61 g/kg BW,属低毒级。(2)饮水添加聚乳酸副产乳酸30 d的饲养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1)各试验组小鼠体重和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高剂量组雌鼠血液总蛋白(TP)显著降低(P<0.05),雄鼠血液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复方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临床试验和了解复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将100只昆明小鼠分为10组,3组口服试验中,给药剂量分别为6667、10000、15000 mg/kg体重时,小鼠仍健活;腹腔注射试验分为6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000、12000、14400、17280、20740、24880 mg/kg体重,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16660 mg/kg,说明该药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5.
试验通过对芩术安胎散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临床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芩术安胎散对家猫先兆性流产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制备芩术安胎散药液,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第1~4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6 000、4 800、3 840和3 072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10 d内观察有无中毒和死亡,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2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2.0 g/mL芩术安胎散药液,18 h内灌服3次,每次0.8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给药后饲养7 d,计算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24只7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30 d内,每日分别给予4 800、2 400和1 200 mg/kg芩术安胎散,对照组以等量纯净水进行灌胃,每日观察和记录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有无中毒症状和死亡;第31天对各组大鼠称重、采血,进行血液学检测,剖检各组大鼠,观察主要脏器有无病变并制作病理切片。临床安全性试验:选取2~5岁健康雌性家猫20只,适应性饲养10 d,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为低剂量组(1倍临床推荐剂量:1.15 g/kg)、中剂量组(3倍临床推荐剂量:3.45 g/kg)、高剂量组(5倍临床推荐剂量:5.75 g/kg)及空白对照组,将药物置于胶囊内,口服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空胶囊,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每日观察各组家猫食欲、精神状态及排便情况,于第8天对各组家猫进行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小鼠死亡,LD50>6 000 mg/kg;小鼠对芩术安胎散的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明显毒性。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血常规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调(P<0.05),除此之外的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大鼠主要组织器官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在临床安全性试验中,不同剂量组家猫精神状态、被毛光泽度、粪便情况均正常,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芩术安胎散无明显毒性,家猫按临床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药典方剂止痢散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评价止痢散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毒理学研究。通过小鼠灌胃给药对止痢散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测定;以生理盐水对照组、止咳散低剂量组(4 g/kg)、中剂量组(8 g/kg)、高剂量组(16 g/kg)对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记录每日饮水量、饲料采食量及每周体重,测定末次给药后24 h及停药2周后血液生化指标及血常规,做病理切片,评定其长期毒性。结果显示:小鼠口服止痢散的LD50为124.8g/kg,95%可信限111.2~142.5 g/kg,单味雄黄的LD50为10.5 g/kg,95%可信限9.7~11.1 g/kg;且对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期间,止痢散低剂量组大鼠没有出现可见的毒性反应;中、高剂量组大鼠呈现出明显毒性反应,具体表现为采食及饮水量减少,体重减轻,消化道充血、出血,肝脏存在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泡变性,肾脏、心脏轻度出血,血清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碱性磷酸酶升高等;不过高剂量组大鼠用药期间也没有出现死亡;上述毒性反应在停药2周后基本消失。以上结果表明,止痢散的毒性较低,按兽药典规定剂量用药是安全的,但长期使用能引起蓄积作用,造成肝肾损伤,其毒性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7.
小鼠镉的蓄积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SPF级昆明种小鼠140只,做急性毒性和蓄积性毒性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得出Cd LD50为94.1 mg/kg体重。蓄积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小鼠每日灌胃染毒1次,Ⅰ组,1/10 LD50(Cd 9.41 mg/kg体重);Ⅱ组,1/5 LD50(Cd 18.82 mg/kg体重);Ⅲ组,1/3 LD50(Cd 31.36 mg/kg体重);对照组Cd为 0 mg/kg体重,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染镉组小鼠生长发育落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组织镉残留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脏瘀血,并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藿贞散对小鼠特异性免疫的增强作用,并筛选藿贞散的最佳临床使用剂量。方法:将18-20日龄体质量15-20 g昆明小鼠200只随机分成5个大组,每组40只,以确定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小鼠的最佳免疫剂量;每大组再分为4小组,每小组10只,雌雄各半,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用2 425 mg/kg、4 850 mg/kg和9 700 mg/kg的藿贞散拌料,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连续饲喂7 d后,各大组分别用0.1μg/只、0.3μg/只、0.9μg/只、2.7μg/只和8.1μg/只剂量的BSA皮下注射,并继续用前述饲料饲喂7 d后,每只小鼠采血0.5 m L,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抗BSA抗体的效价。结果:BSA的接种剂量为0.3μg/只时,抗BSA抗体的OD值最高,为0.277±0.059;而在0.3μg/只BSA剂量组中,藿贞散试验组以低剂量组的抗体效价最高,为0.300±0.059。结论:BSA对小鼠的最佳免疫接种剂量为0.3μg/只,藿贞散能提高小鼠血清抗BSA抗体的效价,其最佳剂量为2 425 mg/kg。  相似文献   

9.
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小鼠的急性和蓄积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国产硫酸头孢喹肟的LD50;以剂量定期递增法计算蓄积系数,并于给药后第21天给予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1 LD50的量,观察各组小鼠对硫酸头孢喹肟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对小鼠口服LD50大于5 000 mg/kg,其混悬液制剂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844.0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02.05 mg/kg~887.56 mg/kg;蓄积试验中无小鼠死亡,蓄积系数K>5.3;耐受性试验显示,试验组死亡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40%)(P<0.05)。由此可见,国产硫酸头孢喹肟毒性低,临床使用安全,对小鼠没有蓄积毒性,小鼠对本品可产生明显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8):97-100
120只5~6周龄昆明小鼠被随机平均分为4组,试验组分别按0.135 mg/kg(1/80LD50)、0.54 mg/kg(1/20LD50)、2.16 mg/kg(l/5LD50)灌胃亚硒酸钠溶液,对照组灌胃蒸馏水,连续攻毒30 d,每隔10 d各组随机选取10只采样,并对睾丸组织进行光学和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亚急性硒中毒影响小鼠睾丸内生殖细胞的发育,高硒可严重损伤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及间质细胞。睾丸病理组织学观察和超微结构观察,均能检测到处于凋亡状态的生殖细胞,而且凋亡细胞的数量与染硒剂量和染硒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为阐明氟啶蜱脲的毒性,指导临床用药,本试验用昆明小鼠作为试验动物,对氟啶蜱脲原料药和透皮剂进行毒性研究。预实验中小鼠一次性口服不同剂量的原料药和透皮剂,测定LD0和LD100,再根据最大给药试验和简化寇氏法分组正式试验,测定LD50和95%的可信限。结果测出小鼠口服氟啶蜱脲原料药的LD50大于16.0 g/kg,小鼠口服透皮剂的LD50和95%的可信限分别为5.8594g/kg和5.2732~6.5276g/kg,由于LD50值均  相似文献   

12.
"复方葛黄消炎液"刺激性及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方葛黄消炎液”进行了兔点眼刺激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口服试验和腹腔注射试验),并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该药无刺激性;7只小鼠(分2组)口服剂量从10mL/kg增加到15mL/kg,小鼠仍健康存活,表明该药安全无毒;通过50只小鼠(分5组)腹腔注射试验,其LD50为7.686g。  相似文献   

13.
对槐定碱进行急性与亚急性毒性研究,以评估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采用腹腔注射,给小鼠注射不同浓度槐定碱测定LD50,计算95%可信限范围。亚急性毒性试验将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分别注射12、23、45mg/kg槐定碱,连续注射30d并恢复30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临床表现,每周称体重,试验30d后采血检查小鼠血常规和生化指标,采集心、肝、脾、肺、肾和大脑等器官计算脏器指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恢复30d后采血检查小鼠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槐定碱经腹腔注射对小鼠急性毒性LD50为62.60mg/kg,95%可信限为56.48mg/kg~69.57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连续30d染毒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增重减缓、血液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减少、血清肌酐含量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其他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心、肝、肾和大脑均表现明显病理损伤,呈现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停止染毒恢复30d后,试验组小鼠血液学指标除白细胞外其他指标均恢复正常,血清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槐定碱具有一定毒性,但停止染毒30d后肝、肾等实质器官损伤可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烟酸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安全性,选用100只小鼠和40只大鼠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改良寇式法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结果:小鼠以5000 mg/kg.bw灌胃给药时,死亡率为0,测不出LD50,故进行最大给药量试验。最大给药量试验中小鼠一次性灌胃5000 mg/kg.bw,连续观察7d。结果:小鼠无死亡,无明显毒性反应。表明该药毒性低;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连续灌胃给药28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4800mg/kg.bw、2400mg/kg.bw、1200mg/kg.bw的药液,对照组灌服蒸馏水。试验结束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并剖解观察各脏器形状、颜色、大小等组织病变情况。取肝、双肾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脏器重量g/g),并进行肝、肾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试验组所有大鼠全部健活,口、鼻、眼均无异常分泌物,且生长良好,活动、饮食和排便均为正常,且心、肝、脾、肺、肾、胃和肠的形态、颜色、质地等均未见异常;各试验组体重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剂量组白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组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总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指标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停药10d时,试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长时间大剂量用药,对肝、肾有一定的损伤,但这种损伤可以通过机体自身恢复。建议临床使用时注意控制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煎乙醇提取的方法从山豆根中获得有效成分,根据预试验结果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山豆根乙醇提取物按3.57g/kg、5.00g/kg、7.00g/kg、9.80g/kg、13.72g/kg、19.21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小鼠后观察7天。通过记录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山豆根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山豆根水煎醇提物经口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9.8021±2.0067g/kg。说明山豆根乙醇提取物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新型抗球虫化合物纳川珠利的一般毒理学特性,选用昆明小鼠进行经口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以剂量递增法计算蓄积系数(K),于连续给药后第21天一次灌服1个LD50剂量,观察各组小鼠对化合物的耐受性。结果显示,该化合物采用寇氏改良法计算的LD50为768 mg/kg,95%可信限为644~916 mg/kg;采用机率单位加权回归法(Bliss法)计算的LD50为769 mg/kg,95%可信限为615~960 mg/kg;计算的蓄积系数为4.26,中度蓄积;耐受性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对化合物的耐受性无明显变化。可初步认为该新化合物的毒性较低,在临床上应用相对安全,具有较好的成药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藏橐吾地上部分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将100只体质量30±2 g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10组(灌胃6组,腹腔注射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剂量为53.00~135.00 g/kg(以生药量计),灌胃量为1 mL/30 g,分3次灌胃,每次间隔4 h;腹腔注射剂量为8.88~21.90 g/kg(以生药量计),注射量为0.8 mL/30 g,1次腹腔注射。给药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病理剖检变化,统计死亡数,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表明,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91.69 g/kg和15.75 g/kg,95%可信限分别为83.10~101.16 g/kg和14.01~17.72 g/kg;两种染毒方式的中毒症状相似,均出现精神沉郁、运动迟缓、食欲及饮水废绝、呼吸频率降低;病理剖检可见胃肠道臌气,肝脏、脾脏坏死。结合中毒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分析后认为藏橐吾有毒性,主要损伤器官为胃肠道、肝脏和脾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乳宁散"的安全性。将"乳宁散"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 g/mL的水煎提取浓缩液,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以5000、7500、10000、15000 mg/kg体重的剂量1次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浓度(1.0 g/mL)、最大容积(0.04 mL/g)1次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 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大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大鼠体重3000、1500和750 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检测大鼠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 g/kg体重,表明该产品实际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大鼠体增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乳宁散"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头孢沙星"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50只清洁级昆明系健康小鼠,进行“头孢沙星”原药1、0 g/L制剂口服及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原药LD0在10 g/kg~15 g/kg之间,LD100大于15 g/kg;其10 g/L制剂LD50=527.38 mg/kg,95%可信限范围391.84 mg/kg~696.44 mg/kg。“头孢沙星”原药属于实际无毒,10 g/L制剂按2 mg/kg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寇氏(karber)法测定了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取9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2)g.以10%丙二醇生理盐水为溶媒,按序贯法测出川楝素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设定为1.2,染毒测定其LD50.结果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3.84 mg/kg,95%可信限为12.46~15.37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