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鱼类对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及蔬菜、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中 ,对病虫害的防治经常使用农药。有的作物与养殖水体邻近 ,常出现使用农药时鱼类急性中毒死亡事件。或者经常使用农药 ,渗入养殖水体 ,造成水体漫性污染 ,而引起鱼类死亡。有机磷和菊酯类是常用的农药 ,为了找出对不同农药敏感的指示性鱼类 ,也为了探讨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金鱼 (Carassiusauratus)、白鲢 (Hyphophthalmichthysmolitrix)对有机磷和菊酯类农…  相似文献   

2.
渔业水域的污染以水生生物为指示物,在国内外已广泛采用,而利用鱼类血清胆硷酯酶活性的变化作为水质污染指示物的报导则较少见。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会抑制神经系统及血清的胆硷酯酶的活性,因此,测定有机磷农药对鱼类血清胆硷酯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滩涂贝类养殖是我国沿海省市重要的海水养殖方式,产量高、效益好。传统上滩涂养贝在清涂除害时使用三唑磷、敌杀死等有机磷农药,非但不利于贝类自身的清洁生产,还加剧了沿海水质的污染程度,并时有因使用  相似文献   

4.
王效军 《齐鲁渔业》2003,20(6):39-39
鱼类中毒主要有农药中毒、水质中毒及鱼药使用不当造成的中毒。这些中毒症中尤以鱼药中毒发生率较高,应成为渔业生产中防范的重点。 一、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主要由农田用药导致水源污染引起,常见农药品种有甲胺磷、溴氢菊酯类等,这些农药性质比较稳定,因而一旦污染养殖用水,将直接导致鱼体中毒。另外,农药对鱼类的毒性随水温、水质、酸碱性等而异。中  相似文献   

5.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每一种鱼类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因其具有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节地省水、对环境污染小、可实现高密度健康养殖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今后水产业的发展方向。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养殖密度高,饵料投喂量大,在养殖过程中,因饵料残留,养殖鱼类排泄物的积  相似文献   

6.
溶解氧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对鱼类生长、水质条件稳定、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养殖生产者更多的关注缺氧死鱼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对溶解氧不足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不够,在鱼类出现疾病、生长慢、产量低和养殖成本高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童水明 《内陆水产》1996,21(7):23-23
稻田养鱼的农药使用技术一、稻田养鱼农药的选用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注意选好农药。首先,不同的农药对稻田养鱼的主要养殖鱼类具有不同的毒理,毒性,不能简单地以农药对人畜的毒性来推测其对鱼类的毒性;其次,即使是同一种农药对不同鱼类的毒性也不尽相同。如甲壳类(虾...  相似文献   

8.
<正>在鱼类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鱼常出现短暂性的厌食现象,处理不及时往往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鱼类养殖的水质、病害、天气、饲料等方面出发,试图对鱼类厌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  相似文献   

9.
三种菊酯类农药对剑尾鱼、罗非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中,对病虫害的防治经常使用农药.有的农作物与养殖水体临近,在使用农药时,常会渗入养殖水体,造成水体污染,从而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而在所使用的农药中,菊酯类是经常使用的农药,为了探讨剑尾鱼和罗非鱼对三种常用菊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及两种鱼对其的敏感性的差异,特进行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10.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养殖水体的优劣对鱼类生存、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掌握和了解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特点以及水质与鱼类生长的关系,就能很好地控制水质变化,保持优良的水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水体环境。做到健康养殖,减少病害,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1养殖水体环境主要构成鱼类养殖水体不仅有适宜鱼类生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还有对鱼类生活有害的生化物质。判断养殖水体优劣的主要几项指标包括:水温、溶  相似文献   

11.
鱼类健康养殖主要包括: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等。采用较为合理的养殖技术,对鱼塘水质、饲料等进行科学管理、防治病害,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还可以实现鱼塘鱼类的优质和高产。本文主要通过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这四个方面来对鱼类养殖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池塘养鱼中 ,随着精养化程度的提高 ,养殖鱼类出现浮头情况是一种较为普通的生产现象 ,一般认为是池塘养殖鱼类密度过大 ,超过了池塘的负载量 ;或者是由于水质过肥所引起 ,进而采取一些措施 ,但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 ,观察了池塘养殖鱼类出现浮头的现象 ,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几种情况作了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弱酸性水质引起的浮头池塘水质由于受到养殖鱼类粪便和池塘腐殖质的长期发酵作用 ,逐渐使池塘水质形成偏弱酸性水质 ,鱼类在这种水质中生活 ,影响鱼类血红蛋白对水中溶氧的吸收。当出…  相似文献   

13.
农药对水产动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凡 《水产科学》2007,26(11):640-642
农药通过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或脑细胞微管蛋白聚合等方式来达到除虫效果,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用在水产动物病虫害防治上,常用有机磷农药试剂来杀灭体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在稻田养殖方面农作物农药的应用危害了水域环境,也对鱼类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当水产动物接触一定量农药后,通常通过检测农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残留来判断水产动物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所以对植物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农药污染对水产动物生物标志物影响的研究。生物标志物为生物有机体接触某种外源毒物后,…  相似文献   

14.
养殖鱼类对水质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是容易受水质影响的低等变温动物。不同强度的水质因子胁迫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氧化应激、免疫应答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养殖鱼类应对温度、盐度、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六种主要水质因子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的完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王宪璋 《内陆水产》2008,33(2):12-13
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各种养殖措施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鱼塘水质一旦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水质调控管理非常重要。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和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如何改善养鱼池塘水质,保持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必须掌握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池塘溶氧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溶氧的多寡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及水质的优劣。由于养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鱼类的密度增加和大量的投饵施肥,往往造成池水缺氧,使水质恶化,鱼类浮头,甚至泛池死亡,因而,防止水中缺氧已成为养殖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管理问题。一般认为,池塘正常负荷是每亩水面400公斤的鱼类,超过这个产量就必须使用增氧机,因此,近年来,许多高产地区广泛使用增氧机,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质对养鱼来说很重要,因此要想养好鱼就得学会辨别水质的好坏。养殖过程中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水色及其变化情况。根据水色可判断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采取相应用药和施肥措施来改善水质。养殖过程中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蟹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养殖水体中氨氮主要来源于肥料、饲料、鱼类排泄物、底层有机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氨氮中毒的原因是水体  相似文献   

18.
有机磷杀虫剂目前仍是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农药,在消灭农作物病虫害,保护森林以及预防虫害和除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自然界大量使用农药后,通过各种途径流失到天然水体中。水域被污染后有些敏感的生物绝罡亦,有的多数个体死亡或群体迁移逃避。如与鱼类有密切关系的水生藻类受到毒害,抑制了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鲤鱼成鱼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代替药品的对照试验,可以看出定期施用水质调节剂、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能有效地控制水体中致病生物的浓度,改善水质,使鲤鱼生长有一个好的环境,同时减少鲤鱼的应激反应,提高鲤鱼的品质和产量,增强鱼的抗病力,从而使试验池的鲤鱼未发生严重疾病。而按照常规养殖,用药以后养殖鲤鱼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养殖鱼类病害重复发生,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成活率,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刚  邹勇 《科学养鱼》2006,(10):80-80
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可见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性。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水体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调节好水质,不仅能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而且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产量,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水质的调控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水位的控制、水质理化因子的调节以及水生植物的栽培等方面。一、水位控制水位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例如对于养鱼池,特别是混养池塘要考虑到各水层鱼类的生长,合理的水位可以减少鱼类相互之间的干扰,让它们有效利用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