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病能快速传播,并给许多牧场带来巨大损失。过去的经验说明,生物安全是最有可能减少疾病传播的途径。肉鸡饲养者过去常常只顾赚钱,而没有真正关注养禽业的卫生防疫制度。纵观全世界,养禽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烈性传染病(AI,ND,IBD,IB,MD,球虫病等暴发的几率也同步增加。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养禽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禽类疾病的预防越来越受到养禽业者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为养禽业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其中构建禽场生物安全体系、确保生物安全措施落地实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需要从消灭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动物等方面出发,建立健康鸡群,预防疾病发生,从而发挥最大生产性能,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一 多种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 由于农村养禽业的发展缺少科学规划,没有按生物安全的要求建场,致使老病没有根除新病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是禽类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之一,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新城疫多以非典型性鸡新城疫症状出现,许多鸡场在应用多种防治措施之后,仍有该病的发生,致使新城疫在鸡群中难以根除.因此,预防新城疫的发生对养禽业至关重要.生物安全体系是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发生的一种畜、禽生产安全体系,重点强调环境因素在保证动物健康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此体系不仅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传播途径,而且对食品安全和家禽贸易有重要影响.同时,对鸡场预防新城疫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从不同方而对鸡新城疫生物安全防控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生物安全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疾病传播的方法。没有生物安全,就没有疾病防治。  生物安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隔离是指家禽饲养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内,与其他家禽及动物没有接触。隔离也指将鸡群按年龄分开饲养。在大型养殖场,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可以阻断鸡群间疾病的传染途径,也可以有时间彻底清洗消毒,并且打破疾病传播途径。  2.人员和物品往来的控制,包括进入鸡场及场内车辆,人员往来的控制。  3.卫生消毒则强调进入鸡场物品、人员及设备的卫生保健消毒及场内人员的个人卫生。  防止传播  传染病可能通过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6.
雏鸡脑脊髓炎的病理学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能引起雏鸡、雉鸡、鹌鹑和火鸡感染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国自1980年以来,先后有多个省市区发生,产蛋鸡感染会有一定程度的产蛋量下降.该病毒可水平传播或蛋垂直传播,其中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危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对养鸡业造成的影响也没有像鸡新城疫等烈性传染病那样严重,易被养鸡户忽视.  相似文献   

7.
慢性呼吸道病一直是养禽业的一大问题需要从病因学和生物安全两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防止此病的传播以防发生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2018年非洲猪瘟(ASF)进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直接或间接促进了行业生物安全模式的变革.非洲猪瘟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传染病,国外及国内已经证实了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此构建科学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玲 《当代畜牧》2011,(12):27-28
生物安全是指为了防止传染病进入猪场,并在猪场内传播和继续传播到其他猪场而采取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各种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物安全措施是指采取有效的疫病防制措施和防污染措施,以预防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鸡场并防止其传播。生物安全措施的制定必须考虑到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规模化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指为预防野生动物和昆虫将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猪群并阻止传播而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蚊蝇是将新病引入猪场和老病猪群传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春末夏初季节是蚊蝇繁殖活动的高峰期,广大养猪生产者必须提高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驱蝇灭蚊作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来抓,多措并举,确保猪群健康安全,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生物安全体系是一整套用于预防和控制畜禽临床疾病的措施与规则.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家禽及禽产品的广泛流通,疫病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加,使规模养鸡场的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养禽场(户)为了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滥用药物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是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对养禽业的危害极其严重。近几年来,肉鸭的饲养模式已发生了改变,从过去传统式的散养转向现代集约化饲养,饲养规模越来越大,但随之生物安全漏洞问题日益突显,致使鸭群很容易感染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鸭新城疫,本文对鸭新城疫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进展、临床症状及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养禽业迅速发展,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禽肉、禽蛋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供应.然而,在满足群众禽肉、禽蛋供应的同时,养禽业污染也在不断地加重,粪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加快了禽类传染病病原的传播.因此,养禽业粪便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养禽业粪便,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1生物安全第一,免疫保健第二养禽业的疫病传染源主要来自动物、人员、运输车辆、养殖场的设备、污染的环境、污染的饲料与饮水、空气、叮咬动物的昆虫与寄生虫、孵化以及野生禽鸟动物等。现代养禽,倘没有生物安全,一切工作都为0;生物安全的任何一个漏洞,整个生物安全体系都为0。因此,生物安全是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从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病程长.影响鸡的发育和产蛋,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病程长,影响鸡的发育和产蛋,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禽白血病是一种重要的禽类肿瘤性传染病,也是防控难度相对较大的家禽疫病之一,对养禽业的危害甚大.目前,防控措施主要是通过检测后淘汰的方法进行禽白血病的净化.本文从控制传染源、生物安全措施、无禽白血病禽的饲养、药物、疫苗和检测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临床上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养禽业面临的主要疫病问题1.潜在的危害——免疫抑制性疫病越来越严重。2.多重感染性疾病非常普遍。3.免疫疫苗的鸡群仍频繁发病。4.细菌性疫病耐药性日趋严重。5.家禽垂直传播性疫病的危害往往被忽视。●应对的措施1.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控制疫病的基础(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养禽业面临的主要疫病问题1.潜在的危害——免疫抑制性疫病越来越严重。2.多重感染性疾病非常普遍。3.免疫疫苗的鸡群仍频繁发病。4.细菌性疫病耐药性日趋严重。5.家禽垂直传播性疫病的危害往往被忽视。●应对的措施1.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控制疫病的基础(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