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ABG423型沥青摊铺机经常低速、大负荷工作在高温环境中,其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强度非常大。同时,由于其冷却风扇由发动机曲轴定传动比驱动,加上发动机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并排安装(增加了冷却空气的流动阻力),导致该机械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不足,且不能随发动机和液压油的散热需要自动调节,使发动机和液压油经常出现过热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ABG423型沥青摊铺机的原冷却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液混合驱动的智能冷却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筑路机械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海荣  郭新民  孙运柱 《农机化研究》2005,5(3):149-150,154
针对冷却风扇传统驱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压驱动风扇的冷却系统。该系统可以将筑路机械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分开安装,分别使发动机和液压油在各自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而且系统具有节能、降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农用运输车往往存在夏季行车发动机过热。冬季行车发动机预热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用运输车的发动机多技布正在*驶室下部,散热器的透风面积被逮档近三分之一,降低了冷却空气对散热器的冷却作用.二是农用运输车的冷却凤皮筋是由发动机曲轴驱动,冈底的冷却能力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冬季预热时,冷却风扇在发动机曲轴的带动下仍要高速旋转,导致了发动机预热困难.如果采用能够根据发动机的散热情况而自动调节冷却能力的电控冷却系统即可很好的解决上述两个问④.1.电控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冷却系统由自控电动冷却风…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用运输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风扇都是由发动机曲轴带动,冷却空气通过散热器带走冷却水的热量.变驱动方式的限制,这种风扇的冷却能力只能国者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而不能随着发动机的热负荷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自动地调节.当农用运巴车在高湿环境、低速大负荷增a下工作时,发动机需要多散热,但此时发动机转速不高,风扇的排风量不能满足发动机的出热要求,因而易出现过热现象.相反,当农用运或车在低温环境、高速、小负荷情况下工作时,发动机不需要散热,有时还需要保温预热,但是冷却风扇在曲轴的驱动下仍高速旋转,这不仅增…  相似文献   

5.
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改变流经散热器芯部的冷却空气流量与改变冷却液循环流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调节冷却强度,但采用节温器改变冷却液循环流量只能实现大、小循环之间的转换;采用风扇硅油离合器改变冷却空气流量,可以解决高速小负荷时节约风扇功率消耗的问题;电控辅助风扇仅仅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但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受到散热器效率的制约。以上手段都只能改善部分工况的冷却效果,很难保证在发动机全部工况范围内的最佳冷却性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改善冷却系统性能,以适应当前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采棉机上配套使用的发动机散热风扇一般都是定向吸风风扇,但是由于采棉机等收获机械作业环境粉尘和飘絮物多,整机运转一段时间后就会由于吸风风扇的吸力使散热器外罩吸附大量杂质,造成散热器外罩堵塞,散热器散热不良,出现液压系统油温升高、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高温的现象,本文研究一项可以换向的风扇,通过对换向风扇风力大小因素进行测试分析,当外侧出现吸附杂质时可通过调整风扇角度来由吸风变为吹风,达到清理散热器表面吸附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途行驶的大客车经常性出现冷却液过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大型客车车头加装前置散热器的方法,通过电水泵引入高温冷却液,利用行驶过程中流动的空气冷却。当发动机过热,需要高强度冷却时,还能让前置散热系统和主冷却系统同时工作,加速散热。为了防止散热过度,通过调节电控水泵以及电控百叶窗开度,精确控制冷却强度,使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常的皮带张力要求是用手以3~5kg的力按压皮带,皮带应有一个10~15mm的挠度,调整位置为调整发电机的位置,具体情况参照发动机使用说明书。皮带断裂将使风扇和水泵的功能完全失效。2.风扇离合器接合太晚、节温器主阀门打不开或打开太迟。风扇离合器接合应是风扇对发动机外表散热的开始时间,若该时间太晚将会使发动机机体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从而导致发动机过热。节温器主阀门打不开,会造成冷却水不能进行大循环,散热器中无水流动,散热器不能有效散热。节温器主阀门打开太晚,会造成散热器散热的开始时间延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散热,导致…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系统从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要出发,将发动机冷却风扇和水泵的传统驱动方式改为液压驱动,解决了工程机械在低速、大负荷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发动机过热问题.同时,对液压回路中液压马达、液压油泵、电磁比例溢流阀等主要液压元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另外,所设计的系统还可应用在多种相似类型的发动机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正散热器俗称水箱。它是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其常见故障主要有散热不良和冷却液外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因此,要知道散热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学会修理散热器是完全必要的。一、散热不良散热器是冷却系统的散热装置,应保证足够的迎风散热面积。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散热器外部会被灰尘覆盖,内部会被冷却系统内污物和杂质堵塞,造成系统散热不良,使水温过高。因此,要定期清除散热器外  相似文献   

11.
装载机散热器模块进出口位置匹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车辆冷却系统中多散热器模块匹配的性能,对某装载机散热器模块在风洞测试平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散热器模块第1排是中冷器和液压油冷却器,第2排为水箱,第3排是变矩器油冷器。在风洞上对模块原型和在原型基础上互换变矩器油冷器进出油口位置的变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进出油口位置,能提高总的散热量,且对模块中单个散热器的性能影响更大。在设计中可以合理布置散热器进出油口位置,使得模块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的回油冷却机构的原理。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回油压力过高是造成液压油散热器爆裂的原因。经过改进设计,降低了回油压力,从而解决液压油散热器爆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轮式装载机中.由中冷器、液压油冷却器、水散热器和变矩器油冷器构成的冷却组,分成3排布置在装载机尾部。风洞试验研究发现,在冷却空气风速1.8~7.5m/s范围内,随着冷却组排间间距从10mm增大到200mm,冷却组换热能力提高5.1%~8.3%,压降降低11.2%-20.5%;变矩器油流向改变后,在冷却空气风速1.8~6.5m/s范围内,冷却组换热能力提高0.1%~6.2%。因此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大冷却组换热单元的间距,合理调整热侧介质流向,可以提高冷却组的散热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液压无级调速冷却风扇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动机液压无级调速冷却风扇,改变了发动机冷却风扇的传统驱动方式。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及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根据速度-压力控制液压传动的调速原理,液压无级调速冷却风扇可以随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而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以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与风冷系统对离心泵电动机进行散热相比,采用水冷系统能降低离心泵机组运行过程中电动机的噪声.为模拟水冷电动机冷却水的循环过程,设计了一种引射流装置,测试了去除电动机风扇前后离心泵机组在不同流量下噪声变化情况,研究了引射管径分别为6 mm和10 mm情况下离心泵的能量性能及空化特性.结果表明:相比较于风冷电动机,去除电动机风扇后泵机组随流量变化的系统噪声至少降低8.70 dB;引射管径为6 mm时能满足电动机的散热需要,对泵的性能和空化特性影响不大,并且在小流量工况下有改善泵驼峰的趋势;引射管径为10 mm时,泵的能量性能和空化特性变化较大,且在大流量工况下下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引射管径太大,加大了泵的泄漏量,增加了其容积损失;引射管径为10 mm时,流量在0~15 m3/h范围内,泵扬程略有上升,关死点扬程提高了0.30 m.  相似文献   

16.
调制静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能够用来设计高效且灵活的与散热需求相平衡的冷却系统。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的风扇驱动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更少的能量消耗、灵活的布置、更宁静的风扇运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液比例溢流阀具有高性能的控制能力、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等优点,通过系统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特性的分析得出:电液比例溢流阀可在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中,根据冷却液的温度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以满足工程机械发动机的散热要求,而且安装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风扇传动采用调速装置的必要性,将冷却风扇调速技术分为直接驱动、电机驱动、离合器驱动、液粘驱动、液压驱动,以及正在孕育中的电磁流变体驱动几种,对各种风扇传动技术原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说明了各自的特点,并对未来风扇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核主泵的双向推力轴承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上部推力瓦温度过高的问题,在不改变油系统、推力轴承结构尺寸及推力瓦数量的条件下,在推力瓦侧面开设不同尺寸的凹槽以控制瓦间流动.经过多方案优选设计出一种改进型推力瓦,以期通过优化推力瓦几何参数解决上部推力瓦温度过高的问题.基于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对油系统瓦间流场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比改进前后2种瓦的瓦间流动分布定性分析推力瓦几何参数对双向推力轴承油系统流动及冷却性能的影响,表明优化后的改进型推力瓦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大大减轻了油流对冲及阻塞的现象,消除了不合理的回流,增大了进入流道的冷油流量,从而提高了油系统的冷却效果,使得上部推力瓦温度明显降低并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证明了推力瓦几何参数是影响推力轴承油系统特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能为探究推力瓦几何参数对油系统特性的影响,以及类似轴承系统的推力瓦几何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