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曾名湧  郭瑶  刘尊英 《水产学报》2008,32(1):117-124
采用菠萝蛋白酶和Alcalase酶依次对尼罗罗非鱼皮胶原进行复合酶解.研究了该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该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将该酶解物分离成5个组分,即TGH-Ⅰ(>10 ku),TGH-Ⅱ(10~5 ku),TGH-Ⅲ(5~3 ku),TGH-Ⅳ(3~1 ku)和TGH-Ⅴ(10 ku).其中TGH-Ⅴ组分显示出最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因此采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和反向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对该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纯化得到的肽具有很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为4.6 μg·mL-1.通过质谱分析可知,该肽的分子量位于311.3~932.8 u之间.  相似文献   

2.
金枪鱼鱼骨胶原肽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制备金枪鱼鱼骨胶原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利用酶解、超滤、凝胶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抗氧化胶原肽,采用氨基酸序列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序列,利用质谱(ESIMS)确定其分子量,采用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对胶原肽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金枪鱼鱼骨胶原蛋白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2步酶解和分离纯化得到1个十肽(TFCH-P2),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和质谱(ESIMS)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为Gly-Pro-Ala-Gly-Pro-Ala-Gly-Glu-Gln-Gly(GPAGPAGQEG),分子量为839.87 u([M+H]+840.68 u)。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GPAGPAGQEG对羟自由基(EC500.18 mg/mL)、DPPH自由基(EC500.97 mg/mL)、ABTS自由基(EC500.52 mg/mL)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EC500.38 mg/mL)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GPAGPAGQEG亦显示出良好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胶原肽GPAGPAGQEG抗氧化活性良好,可以用于抗氧化相关的功能食品、药物或者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黄缘盒龟肉的酶解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龟类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通过研究龟肉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可以科学认识其营养保健功能.以黄缘盒龟肉为原料,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通过正交试验L9(34)得到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值8.0、酶解温度55℃、料液比1.5∶20 g/mL、加酶量(酶/底物,E/S)3.0%、酶解时间3h,酶解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2.08%.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结果表明,酶解产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还具一定的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亚油酸自氧化抑制能力.总体而言,黄缘盒龟酶解产物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为材料,经25 mmol/L Tris-HCl(pH 7.5,含0.14mol/L NaCl)缓冲液提取缢蛏粗蛋白、透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 CL-6B凝胶层析,得到1种具有抑癌生物活性的缢蛏蛋白组分Y3.SDS-PAGE电泳测得该蛋白组分的分子量约为64 kD.采用MTT比色法检测Y3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Y3对Hela和BGC80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SKOV3和HepG2抑制作用不明显.此外,探讨了Y3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该蛋白组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很强,在浓度为100 μg/ml时,Y3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2.71%.在3μg/ml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9.73%.  相似文献   

5.
以贻贝(Mytilus coruscus)为原料制取降血压肽,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探讨了不同酶解条件对其AC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抑制活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并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饲喂试验检测其降血压活性。结果表明,对于P1酶来说, 酶量从25~175 IU• mL-1,酶解时间从2~7 h,随着酶解程度的提高,其ACE抑制率下降;其最高的ACE抑制率为88.08%,对应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量25 IU•mL-1,酶解时间2 h,pH 7.0,酶解温度60 ℃。此外发现降血压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6 ku以下,其中10肽以下的短肽约占50.4%,证实了降血压肽主要以分子量较小的短肽组成。降血压肽游离氨基含量为8.8 g•(100g)-1,水解氨基酸总量为59.6 g•(100g)-1,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24.86 g•(100g)-1,氨基酸组成比例平衡,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谷氨酸,占8.57%。此外以3.0 g•kg-1体重的降血压肽样品剂量饲喂SHR,在饲喂后2~6 h降压效果显著,平均降低幅度为18~28 mmHg(P=0.05)。研究表明以贻贝等水产蛋白为原料可开发具有高ACE抑制活性和显著降血压作用的降血压肽。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加工废弃物蛋白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探索了回收利用鲅鱼(Spanish mackerel)加工后富含蛋白质的废弃物,以寻找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最佳生产条件。借助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Hy-4发酵产抗氧化肽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对影响发酵制备鲅鱼抗氧化肽的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P0.5)为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和料液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3个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产抗氧化肽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 H 6.8,接种量2%,料液比1.45 g/50 m L,菌龄24 h。经过验证,发酵液总抗氧化活性达到537.73 U,较优化前提高了57.2%,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570.11 U相比,相对误差为5.7%,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菌株Hy-4发酵产抗氧化肽发酵液的总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
虾青素由于结构稳定性较差,在高温条件下易降解和异构化。为了掌握南极磷虾粉加工过程中虾青素含量、结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含量及结构变化,对比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抗氧化性差异,分析虾青素结构与功能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含量为110.6 mg/kg,其中全反式结构虾青素占比90.7%,13-顺式虾青素和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4.7%和4.6%,经过蒸煮和干燥后,虾青素含量分别为88.7和52.1 mg/kg,全反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76.2%和72.2%,13-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19.9%和21.9%,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3.9%和5.9%。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的3S, 3′S,3S, 3′R和3R, 3′R三种光学异构体含量分别为16.8、17.9和72.1 mg/kg,蒸煮后分别为12.0、25.5和55.3 mg/kg,干燥后分别为2.8、8.1和12.4 mg/kg。各阶段虾青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显著强于Vc,在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强于原料中的虾青素,在FRAP铁离子还原实...  相似文献   

8.
不同大豆产品替代鱼粉饲养南美白对虾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脱皮豆粕、大豆蛋白、发酵豆粕等大豆产品,等氮替代饲料中10%的鱼粉(对照组鱼粉35%,替代组鱼粉25%),饲养体重为0.06 g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 eiBoone)一个月,结果表明,对照组(35%鱼粉)幼虾的增重率、成活率均最大,为1316%、97.5%;脱皮豆粕组幼虾的增重率为最低,仅783%;哈姆雷特大豆蛋白、比多福大豆蛋白、富肽蛋白(发酵豆粕)组幼虾增重率为1033%、983%、1050%,均显著高于脱皮豆粕组(P<0.05),但低于对照组(P<0.05);对虾体肌肉成分的分析显示,各组幼虾肌肉在水分、蛋白质含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和发酵豆粕均为优于脱皮豆粕的鱼粉替代品。  相似文献   

9.
以碱性蛋白酶水解克氏原螯虾副产物得到的蛋白肽为原料,与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MR),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美拉德反应,并对虾蛋白肽和最优条件下获得的美拉德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es,MRPs)进行抗氧化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虾蛋白肽美拉德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时间为4h,蛋白肽与葡萄糖的质量比(肽糖比)为1∶3,pH为9,最适温度为100℃制备得到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还原力达0.92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87.75%。克氏原螯虾虾壳蛋白肽美拉德反应后抗氧化活性明显的增加,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清除能力分别为反应前的8.367倍、1.829倍和2.027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水槽模拟幼虾力竭运动情况,探究幼虾力竭运动后的呼吸代谢恢复规律,以期为斑节对虾养殖生产和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力竭后的各恢复时间点,斑节对虾幼虾肝胰腺总蛋白质(TP)、乳酸(LA),以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腹部肌肉中LA、LDH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肝胰腺TP在恢复后第4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8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A在恢复后第12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4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AST和ALT活性在运动后第8至第12小时内显著上升,第24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DH和SDH活性持续上升,恢复后第12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8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肌肉糖原(GLY)在运动后显著下降,恢复后第12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A在运动后显著升高,第8小时下降至对照组水平;LDH活性运动后显著升高,第1至第12小时内持续升高,第72小时仍处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幼虾在力竭运动后无氧代谢显著增强,第8小时可再次进行力竭运动;肝胰腺为幼虾清除代谢物的器官,对运动后呼吸代谢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耗氧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0 0~22 0℃时,对秀丽白虾(平均1 58g/尾)和日本沼虾(平均1 98g/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虾的耗氧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中午12:00,低谷约在凌晨2:00;同一时刻日本沼虾的耗氧率略高于秀丽白虾,但秀丽白虾的窒息点(2 36mg/L)高于日本沼虾(2 05mg/L)。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鳕鱼(Gadus morhua)鱼鳔为原料,选用6种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通过比较酶解液的水解度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筛选出最佳蛋白酶为复合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酶解时间为6 h、pH为7.21、温度为58.56℃、酶添加量为200 U/ml。研究结果显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1.1%,与理论值62.0%接近。鳕鱼鱼鳔肽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发现,酶解产物对羟基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体外模拟消化产物水解度有增加,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有一定的下降,其可能原因为,经模拟胃肠消化后多肽的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了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强壮藻钩虾(以下简称钩虾)作为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天然饵料,以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为对照研究钩虾对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对两种规格的中国明对虾[体质量分别为(0.33±0.0204)g和(2.07±0.184)g,分别记为SF组和MF组]和日本囊对虾[体质量为(0.25±0.018 1)g,记为SM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钩虾,养殖35 d。结果显示:(1)与人工配合饲料相比钩虾可以提高MF组和SM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SM组对虾的成活率;(2)钩虾可以显著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细胞总数(P<0.05);(3)钩虾可以显著提高3组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及SF组和SM组血蓝蛋白含量(P<0.05);(4)钩虾可以显著提高日本囊对虾溶菌酶活力(P<0.05);(5)钩虾可以显著提高FM组和SM组对虾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6)钩虾可以显著性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清过氧化物酶相对活力(P<0.05);(7)对虾健康指标总得分与其感染WSSV后的100%致死时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R2=0.948 9)。研究结果表明,钩虾与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相比可以促进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生长及提高对虾抗病力。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21.5~23.0℃、pH 7.3的条件下,对平均规格分别为1.03±0.14、1.03±0.13、1.04±0.14和1.04±0.15 g/尾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F3与日本沼虾进行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①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的耗氧率夜间高于白天,其变化符合虾类的昼夜节律性,而杂交青虾"太湖1号"F3与日本沼虾的耗氧率却是白天高于夜间。②试验虾的平均耗氧率与窒息点从低到高的排列为:F1F2日本沼虾F3。杂交青虾"太湖1号"F1代的生理机能显著优于日本沼虾,这一优势能保持到F2。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方地区利用塑料大棚养殖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新品种的水面大幅度增加。但受塑料大棚的限制 ,一般池塘面积均在660m2 左右 ,水面小 ,利用叶轮式、水车式等常规增氧方法 ,一般都会出现各种问题 ,尤其利用黄河水作为养殖用水水源 ,泥沙含量大 ,所以增氧效果不尽人意。在虾的养殖生产过程中 ,虾的遮荫附着物水生雍菜、水葫芦 ,也因气候、气温、温度、管理等原因 ,长不起来 ,从而影响了虾的生长。即使能够生长 ,而在虾捕大留小的或出塘时 ,为清除这些水生作物 ,又将花费很多的人力 ,给捕捞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对有储存成…  相似文献   

16.
以26S rDNA法将实验室保藏的1株产虾青素的海洋酵母菌YS-185鉴定为粘红酵母。以海洋酵母菌YS-185为试验菌株,运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探索培养基组分和发酵工艺条件对该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适生长起始pH值为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温度20℃;虾青素合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分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佳虾青素合成条件:pH 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培养温度25℃。发酵优化后的虾青素产量2.670μg/ml,较优化前的1.572μg/ml提高了69.8%。温度对酵母菌的生长和虾青素的合成都有显著影响。海洋酵母菌YS-185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有规模化生产虾青素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缢蛏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缢蛏的碎肉为材料,加水配制成一定比例的匀浆,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缢蛏碎肉匀浆进行多糖的提取。利用蒽酮—硫酸法对多糖得率进行计算。将得到的多糖粗品通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及G-75凝胶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Fenton体系测定所得样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提取多糖的提取率为19.93%。多糖粗品通过DEAE离子交换柱,得到2个峰,峰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43.89%,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57.80%。峰2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57.80%,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77.83%。将DEAE峰2进行G-75凝胶层析得到2个峰,峰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83.08%,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94.76%。峰2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74.41%,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52.4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共轭亚油酸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用不同含量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替代鱼油,CLA添加水平分别为0%(CLA1)、1.5%(CLA2)、3%(CLA3)、4.5%(CLA4)和6%(CLA5),对日本沼虾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营养实验。实验虾的初始均重为(0.102±0.0024)g,每组设5个平行。结果显示,随着CLA含量的增加,各组虾的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存活率却有降低趋势,其中CLA5组存活率显著低于CLA1组;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随着CLA水平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趋势,其中CLA1组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当CLA含量超过4.5%(CLA4)时,日本沼虾肝胰腺中MDA含量显著增加;随着CLA水平的增加,血浆中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m RNA表达水平有一定的波动性,均在CLA4组达到最高,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m RNA表达水平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CLA4组ACC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研究表明,CLA的添加对日本沼虾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CLA添加对虾的生长性能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添加水平较高时(6%)会降低虾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辽宁师范大学实验中心段金柱等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固体发酵产率(742~827Ug)比液体发酵产率(640~663Ug)高25%,其中CI酶提高28%,Cx酶提高42%、β-葡萄糖苷酶提高49%,且酶组分比例高于液体发酵;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明显多出4~5条轻带。发酵后固体发酵粗酶液酶活是液体发酵酶活的10倍以上,蛋白含量(G-250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固体发酵粗酶液(约72%)比液体发酶(最高约28%)高2.6倍,使得固体发酵发酵液的后处理,即分离提取,浓缩相对液体发酵容易,联系大规模生产进一步阐述了固体发酵比液体发酵具有投入少,成本低、省能源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常见甲壳类水产品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本底含量的调查及来源分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本研究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常见的4种甲壳类水产品中本底氨基脲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种甲壳类水产品中,日本沼虾和罗氏沼虾中氨基脲检出率达100%,日本沼虾中氨基脲平均检出值为6.92μg/kg,罗氏沼虾中氨基脲平均检出值为2.52μg/kg,均超过现行残留限量,而凡纳滨对虾和中华绒螯蟹中的氨基脲含量较低。本研究的结果为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残留限量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