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不同饲养方式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适合中等规模猪场的仔猪饲养方式,进一步提高仔猪成活率,充分发挥仔猪早期快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笔者在经过长期试验观察、测量记录之后,对不同饲养方式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对母猪采取地面平养和高床限位饲养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以观察其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高床限位饲养的母猪所产仔猪在35-70日龄时采取网床饲养的方式.地面平养的母猪所产仔猪仍以地面平养的方式饲养.结果表明,高床限位饲养的仔猪断奶成活率比平养高3.56%,30日龄断奶个体重比平养提高了1.80 kg.网床饲养的仔猪其成活率比平养高2.12%,60日龄下网平均重量比平养提高了1.19 kg.  相似文献   

2.
哺乳仔猪早期补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辽中县粮库猪场,自1998年以来对全场所产哺乳仔猪逐窝实行科学补饲。据4年来统计,共补饲仔猪326窝,平均55日龄断奶窝重138.1kg、头重11.5kg,比过去常规饲养的哺乳仔猪窝重增加4.21kg,提高43.8%,净收入每头增加50~60元左右。仔猪成活率也比过去提高了14.9%。大大提高了养母猪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及早诱食哺乳仔猪诱食越早,增重越快。在生产中他们根据母猪泌乳情况和哺乳仔猪头数确定诱食时间。母猪乳少,产仔多,一般在7~10日龄诱食;母猪乳多,哺乳仔猪头数少的,可…  相似文献   

3.
通过3个不同设施的母猪产房产仔培育仔猪的试验,结果表明高床配套产房效果最佳,60日龄仔猪窝重达159.08±12.42kg,料重比1.181,育成率达100%,窝均盈利达676.51元,比四有产房的142.78±13.21kg、1.191、98.63%和562.97元分别提高窝重11.41%,节料0.84%,多育成仔猪1.37个百分点,提高效益20.17%;比传统产房的137.10±14.78kg、1.281、91.89%和465.12元分别提高窝重16.03%,节料7.81%,多育成仔猪8.11个百分点和增效45.44%.每头母猪应用高床产房比传统产房年可多获利422.78元,比四有产房也多获227.08元,而四有产房又比传统产房年多获197.70元.  相似文献   

4.
1早期断奶对于工厂化养猪,仔猪可在28日龄断奶。一般规模化猪场可在35日龄断奶。早期断奶可缩短配种间隔,提高母猪年繁殖力,由原来的年产2窝,提高到2.3 ̄2.4窝,年增产仔猪3 ̄5头。还可节省饲料:35日龄断奶与60日龄断奶的母猪相比,一个繁殖周期可节省饲料70 ̄90kg;与仔猪相比,每头可节省饲料4.74kg。由于母仔早分离,可减少母猪压死小猪,减少仔猪传染疾病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仔猪哺育率。实行早期断奶要给仔猪喂全价饲料,保持圈舍卫生和加强饲养管理。否则,会适得其反。2网床饲养地面饲养仔猪,粪便难以清除,地面卫生不尽如意,不能防止仔猪下痢。…  相似文献   

5.
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商品仔猪60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头)以常规法饲养,试验组(30头)饲养在发酵床圈舍,饲养体重达到110 kg左右后出栏.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达到110 kg出栏体重的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缩短10d,试验组头均日增重高出对照组0.045 kg(P< 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29(P< 0.05).  相似文献   

6.
卢明文  卢伟 《养猪》1993,(4):19-19
一、材料和方法我所试验猪场饲养工艺流程和大多数集约化饲养场相似,42—70日龄仔猪在高床仔猪培育舍饲养。本材料即为1992—1993年5—7月间选用杜浙仔猪,断奶后42日龄原窝转入高床仔猪培育舍和传统饲养栏进行的两批次饲养对比试验。试用栏舍:高床仔猪培育舍为离地25厘米、200厘米×180厘米的钢筋栏;传统饲养栏  相似文献   

7.
田河 《养猪》1998,(2):19-19
1材料与方法试验一1.1试验猪选择及处理选择20窝7日龄仔猪,按品种、胎次、产仔数、体重相均衡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5窝,38头。每窝仔猪都同母猪一起在产床上饲养至35日龄。床内设有相同规格的仔猪补料槽。补料方法见表1。1.2试验日粮正大乳猪料(551...  相似文献   

8.
正为提高夏季产房母猪的采食量及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试验选用200头左右的产房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常规哺乳料中添加巧克力粉50kg/t,对照组饲喂常规哺乳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总采食量比对照组高10.5kg,25日龄断奶重高0.36kg,仔猪存活率高2.26%,正品率高2.16%,窝均合格仔猪数高0.74头,断奶母猪  相似文献   

9.
母猪及仔猪饲养常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仔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猪增效,抓好母猪、仔猪饲养管理是关键。但一些养殖户在这方面的饲养技术和知识较缺乏,管理粗放,导致母猪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低下,效益不好。我们通过近十年的养猪实践,狠抓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收到良好效果:母猪繁殖率达2.2窝/(年·头),窝产11.5头,仔猪60日龄成活率达97.3%,平均体重达22.8kg,全群成活率达96.8%。现将关键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出生后至45日龄阶段的仔猪采取母猪、仔猪隔离保温、人工固定喂奶和早期诱食补饲方法(简称隔离饲养法),与传统的母猪、仔猪同圈卧睡、自由吃奶采食方法相对照,开展本试验,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哺乳仔猪冬季成活率。结果32窝296头仔猪中,效果差异显著,试验组仔猪成活率达98.7%,高出对照组31.7个百分点,且断奶头平重量达16千克,仔猪开始自行采食时间平均为23天,母猪翻窝发情时间平均为24天,分别比对照组增重7.4千克,提早10天和11天。同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平增加纯收入17.23元。  相似文献   

11.
缩短仔猪断奶日龄以提高经济效益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1 0窝产期相近的母猪及其所产的杜长大仔猪 98头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各 5窝 ,分别进行 1 8日龄 (试验组 )和 2 8日龄断奶 (对照组 )仔猪饲养至 56日龄的试验。结果 :两组仔猪 4 2日龄时体重已很接近 (P >0 .0 5) ,其发病次数百分率、断奶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试验组单位增重成本比对照组低 0 .6 9元 /kg,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发情持续时间、受胎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 >0 .0 5) ,母猪年产仔胎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 0 .2胎 /年。本试验表明 ;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 ,仔猪 1 8日龄断奶是可行的 ,且较 2 8日龄断奶可提高生产水平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哺乳仔猪与母猪采用全漏缝产床饲养,与半漏缝产床饲养同品种大约克母猪2批数据比较,仔猪下痢发生率全漏缝产床均比半漏缝产床低14.9%(P0.01)和22.1%(P0.01),断奶(26日龄)成活率提高2.0%和12.5%,窝重提高1.3 kg和3.4 kg,经济效益明显。建议半漏缝产床养殖户尽快将半漏缝产床改造全漏缝标准产床,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于震  张政  刘春雪  洪平 《饲料工业》2020,41(1):31-34
研究应用营养、价格差异化的两种教槽料和两种代母奶组成哺乳期仔猪饲喂方案,探讨其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断奶重影响。试验选取分娩日期相近的哺乳母猪(长×大)12头,将其所生12窝哺乳仔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只用一种干教槽料饲喂,不补充代母奶。试验组分阶段用教槽料和代母奶组合方案饲喂。试验从仔猪初生开始到28日龄断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0~21日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4.35%(P=0.048),在21日龄时均重达到7.33 kg,比对照组高0.71 kg(P=0.06),0~28日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2.01%(P>0.05),在28日龄时断奶均重达到9.49 kg,比对照组高0.87 kg(P=0.088)。由此可见,本研究所制定的饲喂方案可以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断奶重。  相似文献   

14.
对"汉梅"与"大梅"二元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汉梅"母猪较"大梅"母猪一次情期受胎率高0.7%,差异不显著(P0.5)。"汉梅"母猪在4个胎次的产仔数、初生重、断奶仔猪数、40日龄窝重分别高出"大梅"母猪0.12头、0.03 kg、0.25头、4.87 kg,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在现代化养猪场已普遍采用,为探讨仔猪早期断奶对仔猪的育成率、60日龄体重及母猪下窝的繁殖性能的影响问题。笔者于1996年4~12月在福州市鼓二副食品开发公司猪场进行了探索试验。1试验分组:取50头经产长大杂一代母猪及所产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头。甲组28日龄断奶,乙组35日龄断奶。2饲养管理:2组母猪和仔猪给予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并作详细记录及统计处理。3试验结果:3.160日龄育成率和体重:甲、乙2组仔猪60日龄的育成率为90.55%和90.08%,体重为17.10kg和1788kg,经统计无差异显著(Pwto.os)。3.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发酵床饲养保育仔猪的实际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和体重接近的60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同一猪舍发酵床圈栏和普通猪舍圈栏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圈栏对猪生长保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猪,其70日龄结束实测体重、试验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26.96±3.51)kg、(485±75)g和1.55∶1,分别比普通猪舍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仔猪增0.17 kg(P>0.05)、提高8 g(P>0.05)和降低0.01 kg,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发酵床圈栏可替代普通圈栏并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冬季发酵床饲养保育仔猪的实际效果,选择日龄和体重接近的48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同一猪舍发酵床圈栏和普通猪舍圈栏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圈栏对仔猪生长保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圈栏饲养的保育仔猪,其30 kg结束实测体重、试验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30.38±4.91)kg、(475±87)g和1.51∶1,分别比普通猪舍圈栏饲养的保育仔猪增0.55 kg(P0.05)、提高22 g和降低0.07 kg,节约用水4.76%,经济效益提高4.73%。  相似文献   

18.
1 早期断奶 对于工厂化养猪.仔猪可在28日龄断奶。一般规模化猪场可在35日龄断奶。早期断奶可缩短配种间隔,提高母猪年繁殖力,由原来的年产2窝,提高到2.3~2,4窝.年增产仔猪3-5头。还可节省饲料:35日龄断奶与60日龄断奶的母猪相比,一个繁殖周期可节省饲料70~90kg;与仔猪相比,每头可节省饲料4,74kg。由于母仔早分离,可减少母猪压死小猪.减少仔猪传染疾病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仔猪哺育率..实行早期断奶要给仔猪喂全价饲料.保持圈舍卫生和加强饲养管理、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10月以来,广东省清新县某养猪场发生一种疾病,其特点主要表现怀孕母猪发热、呼吸道疾病、脑脊髓炎等症状,并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化验结果,最后确定发生的是猪伪狂犬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该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比非免疫组产健活仔率高出25.0个百分点,平均窝多产3.0头。60日龄仔猪免疫组比非免疫组成活率高出16.2个百分点,平均个体重增加2.5kg,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粮库2008年饲养的母猪体质良好,新产的仔猪强壮,12窝分娩母猪同在一栋猪舍内饲养,于6月17日有1窝仔猪在生后5d发病4头,陆续在20d内又在相邻的4窝仔猪发病,患病达21头,占5窝仔猪数36头的58%,发病日龄从出生到21d,经抗生素和对症治疗无效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