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评价干旱胁迫下不同苹果砧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探究产生差异的生理机制,本试验以平邑甜茶为基砧,选取‘13#30’‘M9’和‘10-1’3种苹果砧木为接穗进行芽接。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2种水分处理,处理时间为60 d。测定了3种苹果砧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以及相关形态生理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M9’的WUEi显著提高,‘13#30’和‘10-1’的WUEi分别显著降低和无显著差异。WUEL从大到小排序为:M9>13#30>10-1。同时,WUEi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WUEL与根冠比、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n呈显著负相关,且与Tr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本研究对高WUE的苹果砧木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利用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六个绿化树种盆栽蒸腾耗水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和Lico-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等仪器研究了北京6个城市绿化树种在不同密度下的耗水量及耗水速率的日变化和昼夜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各树种苗木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14:00之间.各树种在单株密度时日平均耗水量大小排列是:国槐>白蜡>侧柏>油松>丁香>黄杨;日平均耗水速率的大小为:白蜡>国槐>丁香>黄杨>侧柏>油松.阔叶树种的耗水速率明显大于针叶树种.随着密度的增加,各种苗木的耗水量是递增的,耗水速率是递减的.6种苗木随着密度增加日平均耗水速率下降幅度是:油松最大,国槐最小,白蜡、侧柏、丁香和黄杨居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评价移栽大苗在夏季光合作用与蒸腾耗水规律,使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了上海市8个阔叶落叶树种的光合作用特征,对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主要环境因子、主要光合作用参数日变化、光合生理参数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显著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结果表明:8个树种夏季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1:30、15:30,无患子、白玉兰、鹅掌楸具有较高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栾树日均净光合速率较低,白玉兰、无患子、榉树、三角枫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栾树蒸腾速率相对较低;8个树种气孔导度日变化在测定时段均为双峰型,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W”形;榉树、栾树、白玉兰、鹅掌楸午间Pn的下降为气孔限制,无患子、三角枫、悬铃木、银杏在午间的Pn下降为非气孔限制;鹅掌楸、无患子、银杏、白玉兰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173、3.976、3.742、3.638 μmol·mmol-1,无患子、白玉兰和鹅掌楸光能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0.767%、0.699%、0.525%;在树种配置时,白玉兰、无患子光和蒸腾作用较强,可作为优选绿化树种,栾树较弱,可适量引种并注意与其他树种的搭配,同时要注意绿化树种特殊观赏特性的应用与植物景观的时间与空间搭配。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根际进行包埋处理 ,形成持续干旱环境 ,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和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始终大于油松 ,而蒸腾速率则相反 ;在干旱胁迫的第 2年 ,油松净光合速率比第 1年降低了 5 1.1% ,侧柏降低了 4 1.2 % ,刺槐降低了 5 4 .4 %。侧柏水分利用效率较油松高约 34%。中度水分胁迫 1年后 ,油松、侧柏、刺槐的叶量分别为对照的76 .1% ,81.7%和 79.3% ,2年后分别为 5 5 .2 % ,6 1.3%和 2 4 .2 % ,第 3年刺槐叶面积已缩小为对照的 75 % ,并出现大量落叶 ,油松、侧柏也有此现象。同时 ,持续干旱 1年后 ,油松、侧柏的枝长分别为对照的 6 4 .4 %和 6 6 .7% ;持续2年后 ,分别为对照的 37.6 %和 4 0 .9%。试验表明 ,各树种忍耐长期干旱的能力不同 ,侧柏最强 ,油松次之 ,刺槐最差 ,表明各树种林分抗旱稳定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手机尾号为5203的用户问:当前北方地区苗木种植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树种、品种有哪些?专家解答:①针叶树种:油松、樟子松、黑松、白皮松、华山松、侧柏等;②落叶乔木:柳树、国槐、法桐、白蜡、栾树(黄山栾)、五角枫(元宝枫)、银杏、金叶榆、臭椿、红枫、丝棉木、樱花等;③小乔木及灌木:海棠、碧桃(红叶桃)、紫薇、木槿、榆  相似文献   

6.
运用PV技术对华北常见造林树种耐旱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运用PV技术研究了华北地区常见造林树种的耐旱性,结果指出:根据嫩枝生长初期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的大小被试树种耐旱性弱到强分组排序为5组:(1)臭椿,春栌,合欢,核桃,银杏,国槐;(2)刺槐,杜仲,枸杞;(3)白蜡,白皮松,沙棘,山桃,白榆;(4)樟子松,山杏;(5)侧柏,桧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延安市园林植物生理特性周年内随季节的响应规律,以延安大学校园内6种常见乔木(油松、侧柏、旱柳、国槐、银杏和栾树)为研究对象,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采集植物叶片,分析同一生境下落叶与常绿乔木生理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平均来看,油松和侧柏的相对含水量和POD活性高于其他4种落叶乔木,而电导率、MDA、SOD和CAT低于其他4种落叶乔木。说明常绿乔木比落叶乔木具有更强的保水性,落叶乔木更易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但其应对干旱环境的能力较强。相对含水量和POD活性均为夏季>春季>秋季,CAT活性与之相反,电导率和MDA活性均为秋季>夏季>春季,SOD活性为夏季>秋季>春季。可见,当地秋季气候环境对园林乔木生长影响较大,要重视秋季园林乔木的管护工作。由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看出,不同树种季节间的适应特性不同,没有达到季节间的一致性,3个季节落叶乔木的平均隶属值均高于常绿乔木。综合来看,6种园林乔木对环境适应能力由强到弱为栾树>国槐>旱柳>银杏>侧柏>油松。  相似文献   

8.
干旱和铅胁迫对生长初期的国槐和侧柏叶绿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势一致的1年生国槐和侧柏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00%、80%、60%、40%)和铅胁迫下(土壤铅含量为0、300、500、1 000、2 000、4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mg.kg-1)国槐和侧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铅胁迫下的国槐和侧柏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有一个波峰,分别出现在4 000和1 000mg.kg-1,国槐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大于侧柏的;水分胁迫下国槐叶绿素含量成下降趋势,侧柏略有上升;干旱和铅双重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土壤铅含量为500mg.kg-1的国槐全部死亡,叶绿素a/b呈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而侧柏无一死亡,波动幅度较小;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00%,60%和40%时侧柏叶绿素a/b的值随铅含量变化不大且一直高于国槐。国槐和侧柏叶绿素含量对干旱和铅胁迫有一个适应和自我补偿机制,表现为低浓度的促进和高浓度的抑制;在生长初期国槐较之侧柏对铅更敏感,水分比铅对两种植物的影响更大,侧柏比国槐的耐旱性和抗铅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明西北半干旱区典型沙生植物油蒿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为生态系统过程建模提供重要的生理生态参数。  方法  本研究于2018年5—9月,使用 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油蒿叶片的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并计算得出来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分析了WUE与土壤含水量(SWC)、叶片表面饱和水汽压差(VPDl)、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叶片表面温度(Tl)的关系。  结果  油蒿叶片的gs、Pn、E和WUE对SWC、VPDl、PAR和Tl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当SWC ≤ 0.08 m3/m3时,gs、E、Pn、和WUE对VPDl的响应更为敏感;SWC > 0.08 m3/m3时,gs、Pn、E和WUE对PAR与Tl的响应更为敏感。  结论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油蒿在干旱条件下通过气孔的调节来适应环境变化,环境因子通过影响gs,进而影响植物的Pn和E,从而使WUE发生改变,且WUE在干旱时较低,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制约油蒿叶片光合作用,从而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受到抑制。因此,得出如下结论:油蒿通过水分资源保存策略来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0.
应用PV技术评价银川市7种针叶绿化树种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V技术测定油松、樟子松、白皮松、青海云杉等7种针叶树种的主要水分生理参数,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π0、πp、ROWCπp、RWCπp及AWC值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各树种的水分生理参数值在6~10月间呈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以这些参数为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树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这几个树种的抗旱性顺序为樟子松和侧柏>白皮松,青海云杉>圆柏、油松和刺柏.  相似文献   

11.
以杨陵区内常见24种绿化树种为对象,通过野外综合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测定获得每个树种的绿量、绿叶期、美观度、涵养水分、滞尘、降温增湿和固碳释氧能力等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绿化树种的综合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表明:1)从树木单项服务功能来讲,绿量密度较大的树种有广玉兰、雪松、刺柏(222.2~253.6 g·m-3);单位冠体树叶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有悬铃木、广玉兰(32.0~39.0 g·m-3);单位冠体叶日固碳释氧能力较强的树种有栾树、悬铃木和广玉兰(1 000~1 700 g·m-3);根区土壤较非根区田间持水量提高较大的树种有苦楝、银杏、白皮松、圆柏和广玉兰(14.32%~18.44%);树木美观度评分较高的树种有紫荆、桂花、樱树、广玉兰 (10.2~10.9分);单位冠体绿量降噪能力较强的有广玉兰、刺柏、龙柏和雪松(10.2~13.2 dB·m-3);单位冠体树叶降温增湿能力较强的有广玉兰、悬铃木、紫荆(1.92~2.48 g·m-3)。2)综合考虑树种的景观服务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在落叶阔叶树中,悬铃木、七叶树、梧桐、银杏和栾树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在常绿树种中,广玉兰、圆柏和刺柏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常用常绿树种冬季叶片多环芳烃含量及其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北京市常用常绿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多环芳烃的富集能力,以陶然亭公园和马甸公园为样地,运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9种健康生长的常绿植物冬季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对比分析了其中4种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富集能力差异。结果显示:同一样地叶片多环芳烃富集特征存在种间差异。陶然亭公园9种植物叶片中,白皮松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最高,叶片多环芳烃总含量排序为白皮松>雪松>华山松>侧柏>油松>粗榧>沙地柏>圆柏>白扦,其中白皮松叶片内轻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白扦的含量最低;粗榧叶片内中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沙地柏的含量最低;油松叶片内重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圆柏的含量最低。马甸公园与陶然亭公园相同的4种植物,其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排序相同,即:白皮松>侧柏>油松>圆柏,但同一树种在不同样地表现出叶片内多环芳烃组成不同。结果表明,常绿植物对多环芳烃有一定吸收能力,不同树种的富集量和富集组成有显著差异,从吸收有害污染物角度考虑,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进行相关树种筛选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乡土树种光合作用及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黄土高原乡土树种油松、刺槐、侧柏、山杏、连翘、辽东栎、文冠果、丁香、臭柏、金银花等10个树种的光合作用和抗旱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丁香、侧柏和刺槐具有极强的利用太阳光的能力,耐荫性较差,金银花耐荫性最强。与侧柏和刺槐相比,油松的耐荫性较强。金银花、山杏、连翘、辽东栎、文冠果、丁香、臭柏、油松、侧柏、刺槐的耐荫性依次降低。另外,辽东栎、文冠果、臭柏和金银花对弱光的利用率较高,可以适应一定的较弱光照环境。丁香、刺槐和侧柏为典型的阳性树种,金银花为典型的阴性树种,辽东栎、文冠果、臭柏、油松、山杏和连翘既可以适应弱光条件,也可以在一定的强光照条件下生长。10个树种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及水分特性上有差异,其抗旱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适宜黄土高原干旱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古树和部分城市大树的树干内部,经常有空洞、腐朽等影响树木健康和安全性的缺陷存在。以筛查古树和城市大树树干内部缺陷为目标,测定了北京地区几种常见树种的古树和城市大树健康树干的多个径向应力波波速,对每个树种的应力波波速测量值进行了正态统计分析,基于95%置信水平原则确定了用于判别树干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应力波临界波速值,进而形成了用于树干内部缺陷筛查的应力波临界波速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北京地区8种常见古树及城市大树油松、白皮松、侧柏、桧柏、刺槐、英桐、美桐和银杏的树干径向应力波临界波速值分别为1 225、1 394、1 620、1 864、2 055、1 639、1 485、1 728 m·s-1。树干内部缺陷筛查验证性试验表明,形成的应力波临界波速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朝阳区4个区域性公园植物种类、应用及绿化面积的调查发现:红领巾公园是调查公园中植物树种最多的公园;4个公园的植物属于蔷薇科的树种都是最多的;银杏等19种植物在4个公园中都有应用;所调查的公园乔灌比介于1∶0.43~1∶0.79;常绿落叶树种比在1∶2~1∶4之间;红领巾公园频度最高的树种是绦柳和油松,四得公园是栾树,南湖公园是绦柳,丽都公园是油松和紫叶李。  相似文献   

16.
京西山区人工林水分参数的研究(Ⅰ)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应用PV技术研究了京西山区油松、侧柏、白皮松、栓皮栎、元宝枫、刺槐及火炬树等7个树种人工林水分参数ψw ̄(tlP)(膨压为零时的渗透势)、ψs ̄(sat)(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及ψw(叶水势)的季节变化。研究表明:①在自然条件下,树木叶水势的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因而它是反映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及树木受旱程度的良好指标,②供试树种的水分参数ψw ̄(tlP)和ψs ̄(sat)都有其季节性变化规律,这种变化规律主要与树木的物候特点有关,而与土壤水分状况没有明显的关系,②在一个生长期内,树木展叶和嫩枝生长的春季和夏初,是树木耐旱能力最弱的时期,重点研究这一时期树木的耐旱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④在维持膨压的能力方面树种之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其中针叶树种明显强于阔叶树种。依据ψw ̄(tlP)的年均值来比较树种耐旱能力的大小,其顺序由强至弱为侧柏、白皮松、油松、栓皮栎、元宝枫、火炬树、刺槐,这一结果与野外的实际观察相吻合,也与苗木耐旱性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几个造林树种耗水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9,自引:9,他引:69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于 2 0 0 0— 2 0 0 1年 ,在北京西山地区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林场对油松、侧柏、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等树种的蒸腾耗水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树种之间在耗水量、耗水节律、耗水生态对策 ,以及耗水的调节机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 ,树木的叶片蒸腾速率、树干木质部边材宽度、边材导管分布与形态特征、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对单木耗水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通过比较发现 ,油松液流通量显著大于侧柏 ;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 4个树种中栾树单木耗水速率最高 ,其次是臭椿 ,刺槐和君迁子最低 .  相似文献   

18.
京西山区人工林水分参数的研究(Ⅱ)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应用PV技术研究了京西山区油松、侧柏、白皮松、栓皮栎、元宝枫、刺槐及火炬树等7个树种人工林水分参数(膨压)、ε(细胞弹性模量)及RCV(细胞体积比)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膨压与叶水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但参数α(保持最大膨压)和b(渗透调节能力)因树种不同及季节变化有较大的差异;(2)最大体积弹性模量(ε ̄(max))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树种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其中侧柏的ε ̄(max)值最小,白皮松的ε ̄(max)值最大;(3)和ε随RCV(细胞体积比)的变化因树种和季节不同而异,在与RCV的关系中,油松和侧柏呈“直线型”,白皮松和4种阔叶树种则呈“指数型”.ε与RCV的关系却有5种类型,即“山峰型”(如油松、侧柏、元宝枫、栓皮栋等),“S型”(如白皮松、生长初期的元宝枫)、“指数型”(如刺槐、火炬树及生长初期的栓皮栎)、“对数型”(如生长初期和落叶期的火炬树)及“直线型”(如落叶期的栓皮株和元宝枫).这些类型是反映树木渗透调节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绿化树种对大气SO_2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该文研究了北京市房山区 3 2种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SO2 的吸收、累积特点及其指示与净化作用 .结果表明 :树木对SO2 有吸收累积的作用 ,但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 ,其中绦柳净化SO2 的能力最强 ,刺槐、国槐、构树、连翘、栾树、柿树、紫穗槐等树种也是优良的净化SO2 污染的树种 .从总体上看 ,树木吸收、积累SO2 的能力表现为落叶乔木 >灌木 >常绿针叶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