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多年生水稻在浙江省种植的适应性、产量表现及生育特性,本试验于2017年在江山市石门镇泉塘村开展多年生稻PR23、PR24、PR101、PR102等4个不同材料的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年生水稻PR23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再生能力强,优于其他3个多年生水稻材料;在自然条件下,4个多年生水稻均无法正常越冬,不适合在江山市种植。  相似文献   

2.
对6个水稻新品种分别在德宏州具有代表性的勐戛乡、江东乡、户撒乡3个烟后水稻种植区域进行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深优9734、内香6优498更为适合德宏州海拔1 200~1 600 m的烟后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多年生稻是一次种植可以连续收获多年的稻作生产方式,是一项轻简化的稻作生产新技术。2021年,肇庆市开展多年生稻品种引进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云大25生育期适中、生态适应性和产量表现较好,第1季亩产415.76 kg,第2季亩产339.17 kg,第3季亩产340.12 kg,三季总亩产为1 095.05 kg。后续将重点针对多年生稻品种本地化栽培措施和越冬性开展试验示范,促进多年生稻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应德宏州芒市生产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22年在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新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七两优秀占和泰优3216综合表现较好,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上饶县处于江西东北部,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进行水稻新品种田间种植试验与展示,测试水稻新品种在上饶县稻区的适应性及丰产性,为水稻新品种种植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阐述了上饶县水稻新品种田间试验与展示的经验,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在青浦地区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推广种植的中晚熟水稻品种,于2013年开展晚粳水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观察其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稻品种清香软粳、沪软12-12,和杂交稻品种花优14和秋优金丰产量较高、米质优良,抗病虫害较强,均适合在青浦地区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引进了14个水稻新品种与Ⅱ优838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种植的皖稻181、隆平301、华两优12063个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培育的8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系)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肖尔巴格村进行试种,以新稻11号作为对照品种,通过对新品种(系)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适合喀什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系),以满足当地优质稻米品牌创建和当地稻农对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需求。试验结果表明:新粳2号、新粳4号、新粳10号、新稻49号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新稻11号,适合在喀什推广种植;新粳6号比对照早熟18天,建议作为当地中熟品种进行种植,或在5月底6月初进行育苗,用于冬麦收割后复播移栽;新粳伊20号作为香型品种,可作为当地的特色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长江上游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国长江上游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公司于2019年开展长江上游稻区中籼水稻新品种试验,本文作者分析了2019-2020年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F两优658、川康优新华占、川康优皇占、珍优嘉宜和赛两优658等5个品种的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我国长江上游稻区作中籼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辣木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热带多年生常绿落叶乔木,为速生树种,种植后经济使用寿命长达数十年。为准确掌握辣木在云南德宏的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等,2013年初,云南德宏州开展了辣木引种多点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现:①适应性强,长势较好,当年种植当年成林,当年开花;②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平均鲜叶亩产达1t多;③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冬天能正常过冬且不死亡。德宏辣木多点栽培引种试验的成功,说明德宏是比较适宜种植辣木的区域,可以大力发展辣木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高邮市种植的水稻主推品种,稳定和提高高邮市稻麦周年吨粮水平,2014年选择9个粳稻品种(系)进行了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淮稻14"、"南粳9210"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高邮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7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马里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里共和国位于西非,2009年马里水稻种植面积62万hm2,产量160万t,每667m2平均产量171kg,其中灌溉稻区平均产量267kg,产量普遍偏低。为了帮助马里解决水稻单产低、稻谷总产不稳的问题,以提高马里粮食安全系数,中国高级农业专家组在马里尼日尔河灌溉稻区开展中国杂交水稻集成技术应用试验,探索杂交水稻在年光照时数4500h、年平均气温27℃的撒哈拉大沙漠南缘灌溉区的种植适应性、产量潜力以及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长汀县于2007年从福建超大集团超大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引进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D奇宝优1号,在南山镇、策武乡、大同镇等多点多稻作试验示范及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在长汀县中稻、烟后稻区或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多年生稻在罗平县籼粳交错区是否适宜种植及相关栽培技术。通过2020-2021年连续引进多年生稻23(PR23)、PR24、云大25(PR25)和云大107等4个多年生稻品种(系)开展品种比较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多年生稻品种均未能安全越冬,实现多年种植。云大107具有千粒重大(34.4g),产量高(10060.5kg/hm2),生育期适中(166d)等优点,可作为普通一季稻在罗平县籼粳交错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业》2022,(4):50-51
1技术概述 1.1技术基本情况 多年生稻技术是种植1次可连续收获多年(季)的稻作生产技术,包括多年生稻品种及耕作栽培技术.其技术特点为:第一季与常规水稻生产一样,从第二季(或第二年)开始,生产只需要田间管理和收获2个生产环节,不需要再买种子、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环节,是一项绿色轻简化水稻生产技术.育成的多年生稻品种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与转型(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和转型特点,明确各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方向及需要研发的关键技术。[方法]分析国外代表性产稻国及我国主要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演变,水稻种植方式的特点,适应性及问题。[结果]国内外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分析表明,水稻种植方式与水稻种植制度和生态环境相适应,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而演变。我国90年代以来,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抛秧面积逐渐发展,近十年来,水稻直播和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目前,手工插秧仍是主要种植方式,占水稻面积50%左右,抛秧、直播和机插秧分别占25%、12%和13%左右。[结论]水稻机插秧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的主导种植方式,虽然目前机械直播面积还很小,机械直播因节本省工效果明显在部分地区可以发展。提出了不同稻区将来主导的种植方式及需要研发的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进云南大学多年生水稻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了解和掌握多年生水稻新品种在广东省的生态适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PR23"生育期适中、丰产性较好,能安全过冬,适合在雷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稻蟹综合种养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相结合,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稻蟹综合种养试验,在基础设施构建、水稻与河蟹品种选择、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河蟹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稻蟹综合种养实用技术,并对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9.
泗稻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泗稻15号是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根据2013年和2014年江苏省中粳水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比较分析泗稻15号和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泗稻15号优于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潜力最大的为10叶品种三江1号和11叶品种垦稻17,其产量分别为11 070和10 875kg·hm-2,分别增产12.8%和10.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16和垦稻12,产量为7 740和8 820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三江地区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叶品种有垦稻17、垦稻22和三江3号,12叶品种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