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干旱地区两次浇水造林法□何爱求湖北省郧县1987年以来,针对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不易成活的情况,采取两次浇水法造林,有效地提高了成活率,现把要点介绍如下。1、必须先挖窝,回填松土要高出地面。2、栽树前在回填的树窝内挖一小窝,浇约0.5公斤水进行搅拌,使泥...  相似文献   

2.
在雨季造林实践中,总结了雨季造林的经验,从整地、造林密度、浇水、除草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雨季造林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省西部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技术,树种仍以适应性广泛的小黑杨为主,强调采用二次浇水植苗方法造林,以确保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由于干旱缺水在造林时不浇水或浇一次水,降低了苗木成活率,从而形成"年年造林难见林"的局面,而有些地方为了保证造林成活率,多次大量浇水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节约用水提高造林成活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攻坚课题。植树袋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植树袋不仅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还能延长造林季节,增加经济效益。使用植树袋,一次性浇足水后,在树苗成活期两个月内无需再次浇水,降低了植树成本。植树袋降解后无毒副作用,且可成为树苗生长的营养质。  相似文献   

5.
梭梭,属于藜科,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有的高近10米。梭梭种植3年后即可接种苁蓉,从而产生巨大的生态型经济效益,梭梭产业化在沙产业中发展势头强劲。传统意义的人工造林需要在春季人工栽植苗木后进行人工浇水,其中在西北干旱及沙漠地区栽植后的浇水尤为重要。在干旱沙漠地区大面积进行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水是决定造林成活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雨季造林有哪些好处? 答:雨季降雨量集中,土壤湿度大,气温高,有些树种此季造林易生根、长势快,可获得较高成活率。此外,该季节造林可不浇水,而且属农闲季节,避免与农业生产争时间、争劳力,可收到省工、省时、减少造林投资,提高工效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干旱地区坐水泥浆法造林坐水泥浆法造林较先栽树后浇水造林成后军提高28%一30%,并且质量高,林相好。方法:(1)向预先挖好的植树坑内填表土。(2)先向坑内浇水7.5一10kg(坑50×50×50cm),然后搅拌成泥浆,浆深12cm。(3)将树苗直接插...  相似文献   

8.
在雨季造林实践中,总结了雨季造林的经验,从整地、造林密度、浇水、除草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雨季造林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软枣夏季栽植牛庆法,武传学,刘永兴(山东省沂水县林业局,276400)(山东省沂水县王庄乡林业站)沂水县软枣通常在春季栽植,常因春旱缺水而在造林时浇水偏少,加之造林地多数位于远山中上部,土壤墒情差,造林成活率年年偏低,软枣夏季栽培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  相似文献   

10.
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造林不是简单的栽树,而是一种系统的森林培育工程。包头市九原区处于干旱半干旱的特殊环境,除了以浇水的高效利用为核心的造林技术措施外,还需要在造林的各个环节上采取综合抗旱的配套措施,充分利用生物和生态规律,才能保持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