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LL480Ⅲ-190型剑杆织机性能和特点,根据苎麻织物织造的特殊要求,结合苎麻织物的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LL480Ⅲ-190型剑杆织机生产苎麻织物的织造工艺设计方案,提高了苎麻织物织造效率和织物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业》2003,25(3):154-154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与崇尚自然风的崛起,人们对于纯天然织物的追求更为强烈。近年来,绍兴中国轻纺城上市面料的品种不断延伸,除大量的化纤布外,全棉织物与亚麻织物也风行起来。最近在北市场一楼又冒出苎麻织物,为人们追求天然织物提供了选择空间。现亮相的苎麻织物既可染色,又可印花。据了解,苎麻织物经纬线采用21S纯苎麻纱为原料,选用平纹变化组织,按21S×21S、60×60的规格,在进口喷气织机上织造,先后经过预缩、定型、烧毛、氧漂、煮炼、轧染与印花等工艺加工而成。工艺精湛、染整一流。以其穿着舒适、透气纳凉、风格粗犷、手感干爽…  相似文献   

3.
利用KES型织物手感仪、YG541B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仪、YG811型织物悬垂仪、Y561型织物透气仪测试天丝苎麻织物的手感风格和服用性能,并与典型的天丝织物、苎麻织物、涤麻织物和棉织物进行了风格对比,为天丝苎麻类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KES型织物手感仪、YG541B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仪、YG811型织物悬垂仪、Y561型织物透气仪测试天丝苎麻织物的手感风格和服用性能,并与典型的天丝织物、苎麻织物、涤麻织物和棉织物进行了风格对比,为天丝苎麻类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纯苎麻纱(20.8 tex)和纯棉纱(18.3 tex)为原料,采用多功能双面大圆机开发了苎麻棉两面效应针织面料,阐述了原料、织物结构设计及主要生产工艺参数等对面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在织造和染整等主要工序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麻业》2003,25(2):101-101
我国是亚麻生产和出口大国。据了解,全国亚麻织造企业达140多家,生产面料出口外贸80%,内销产品比例仅20%。近年来,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亚麻生产企业竞相压价,虽然亚麻产品出口逐年攀升,但织造企业却未因此受益。而入世后,国家麻纺行业协会组织国内亚麻骨干企业制定统一限价保产措施,加强行业价格自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出口产品价格偏低现状,出口亚麻面料价格提升明显,织造企业受益增加。吴江盛泽素有丝绸之府之称,历来一直以真丝绸和仿真丝面料出口为主体。近年来,为了做大做强纺织板块,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喷气、喷水、剑杆等无梭织机,…  相似文献   

7.
稻草对麻田土壤培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沅江是我国苎麻的主要产区,现有壮龄麻园20余万亩,年亩产175-190公斤,随着苎麻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土壤养分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在肥料的施入方面,化肥施用增大,有机肥愈来愈少。为了保持和提高麻田土壤肥力,促进苎麻高产稳产,自1985年以来,我们采取当年早稻草培肥麻土,以期为苎麻生产开辟新的肥源。  相似文献   

8.
依照苎麻纤维的结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对苎麻织物免烫整理剂、抗皱整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苎麻织物最佳的抗皱整理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支苎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苎麻纤维的结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高支苎麻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条件,包括活性染料的选择、碱剂的选择、中性盐的选择、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对织物染色的影响,确定了高支苎麻织物活性染料大生产的最佳工艺及其染色设备.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处理苎麻织物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处理苎麻的实验,测试了苎麻织物的纤维在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形貌特性和X射线衍射分析;用四被质谱计在线检测了射频放电产生的氧等离子体处理苎麻过程中的主要残气质谱,在氧等离子体处理时真空室的残气中有大量的氢、碳、氧及其化合物产生。测试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苎麻织物时等离子中的荷能粒子和活性分子对苎麻纤维有较强改性作用,能有效改善苎麻织物性能。  相似文献   

11.
苎麻/黄(红)麻织物服用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泽光  郁崇文 《中国麻业》2004,26(6):286-289
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了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与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比较,结论表明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咸宁市纺织工业计划突出苎麻资源和加工基础优势,加强优质苎麻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集团,发展深加工业,力争将其建成湖北省麻纺加工中心。咸宁市纺织行业管理部门认为,该市现有苎麻种植面积8380hm2,占全省总面积的58.7%;苎麻年产量达13427吨,占全省总产量的50.4%;拥有苎麻长纺锭2.9万枚,占全省长纺锭总量的54.6%;纺制苎麻纱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麻布织机和针织大圆机等织造设备以及印染后整理设备;纺制的苎麻系列纱线品种齐全,质量稳定,价格合理,“温泉”、“泉宇”、“白练”等品牌纱线有较高知名度,已经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苎麻品质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栽培苎麻的历史悠久,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苎麻生产国和输出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随着麻纺工业的发展,苎麻不仅能纺高支纱纯麻布,还能与化纤、毛、丝、棉混纺成多种人们喜爱的中、高档织物;不仅能长纺,还能中长纺、短纺多种花色品种,扩大了苎麻的衣着范围,增加了外贸出口,给苎麻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宜县苎麻夏布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以来,分宜县瞄准本县传统的苎麻夏布特色,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苎麻夏布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实施推广苎麻良种、改善麻园生态、农民培训、高产示范、做大龙头企业等措施,使全县苎麻夏布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增大,产品创新创名牌,种麻大户涌现,夏布织造业稳步发展,苎麻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升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贴身穿着某些织物时引起的刺痒感以及其他皮肤反应的机理,分析了苎麻织物引起的刺痒感的影响因素,对几种减轻苎麻织物刺痒感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总结出了几个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麻业》2003,25(2):103-103
四川成都纺织学院对酶洗和砂洗结合改善苎麻织物进行了研究,使织物手感柔软,刺痒感得到改善。苎麻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散热性,穿着舒适凉爽。但作内衣穿着时,刺痒感使它的应用范围、服用性能等方面受到限制。利用纤维素酶及结合砂洗剂处理苎麻织物,能消除织物表面暴露的纱线头,使织物表面光滑。酶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一种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蛋白质,它具有催化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纤维素纤维中的β~1-4甙键水解。由于纤维素分子的部分水解使结晶区变小,纤维的抗弯力降低,刚度降低,使织物变得柔软,因此可以改善苎麻织物刺痒…  相似文献   

17.
《中国麻业》2003,25(3):152-153
四川成都纺织学院对酶洗和砂洗结合改善苎麻织物性能进行了研究,使织物手感柔软,刺痒感得到改善。苎麻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散热性、穿着舒适凉爽。但作内衣穿着时,刺痒感使它的应用范围、服用性能等方面受到限制。利用纤维素酶及结合砂洗剂处理苎麻织物,能消除织物表面暴露的纱线头,使织物表面光滑。酶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一种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蛋白质,它具有催化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纤维素纤维中的β~1-4甙键水解。由于纤维素分子的部分水解使结晶区变小,纤维的抗弯力降低,刚度降低,使织物变得柔软,因此可以改善苎麻织…  相似文献   

18.
高档超高支苎麻面料纺织工艺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选高支优质苎麻原料,采用快速脱胶技术、高品质麻球生产技术、超细旦可溶性维纶提高纺纱支数技术,解决了超高支苎麻面料加工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320Nmx400Nm纯苎麻面料,为目前国际上纺纱支数最高、最细薄苎麻织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处理苎麻的实验,测试了苎麻织物的纤维在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形貌特性和 X射线衍射分析;用四极质谱计在线检测了射频放电产生的氧等离子体处理苎麻过程中的主要残气质谱,在氧等离子体处理时真空室的残气中有大量的氢、碳、氧及其化合物产生.测试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苎麻织物时等离子中的荷能粒子和活性分子对苎麻纤维有较强改性作用,能有效改善苎麻织物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了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与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比较,结论表明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