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建立能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A群轮状病毒(GAR)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PEDVM基因、TGEVN基因、GARVP7基因,利用软件Pri mer 5.0设计合成能分别特异性扩增PEDV、TGEV、GAR相应基因的引物。利用这3对引物,作者建立了一种新的能够同时检测PEDV、TGEV和GAR的多重RT-PCR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和常规的RT-PCR进行了比较。实验室检测中,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35 pg的TGEV-PEDV-GAR三联苗的混合RNA。应用该方法检测了华中地区75份腹泻猪粪样,同时利用常规RT-PCR检测方法对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PEDV、TGEV、GAR的敏感性分别为92%、100%、100%,特异性均为100%。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一种新的检测PEDV、TGEV和GAR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啮齿类动物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感染迅速,并且隐性感染率高,一旦感染较难从鼠群中清除,从而影响动物健康。为满足对入境噬齿类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仙台病毒快速检测的需要,本研究针对SeV编码基质蛋白和融合糖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了仙台病毒RT-PCR和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仙台病毒感染鼠不同临床样品和组织培养物的检测,证实两种核酸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适合应用于出入境口岸实验和野生噬齿类动物仙台病毒疫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细胞苗中污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考GenBank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猪瘟兔化弱毒病毒(HCLV)序列,设计和建立了一种PCR检测方法,通过试验证明,所建方法能够对HCLV和BVDV进行鉴别诊断;用此方法对23个批次的猪瘟细胞苗进行检测,发现有5批疫苗污染BVDV,均为BVDV I型,污染率为21.74%。测定序列与BVDV Oregon C24V株(AF091605)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3.2%~83.5%,与NADL株(M3118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4%~86.7%。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口岸对进境野生及实验用啮齿类动物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建立了RT-PCR和Real-time RT-PCR快速高通量检测LCMV的方法,证实两种核酸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适于快速检测LCMV。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至12月,收集福州周边猪场送检的71份病料,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PCV2检测。结果表明,7~9月份送检病料的PCV2阳性率为34.37%,而10~12月份送检病料的PCV2阳性率高达94.87%,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冬天寒冷季节PCV2感染率明显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dexx公司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对新疆部分地区160份牛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有6份样品为阳性,对该6份血清用BVDV阴性血清进行了系列稀释后,分别用抗原捕获ELISA、RT-PCR和荧光RT-PCR进行检测,发现RT-PCR方法比ELISA检测灵敏度高10-100倍,荧光RT-PCR比RT-PCR灵敏度高约10-100倍。  相似文献   

7.
用3对分别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ORF7、ORF5和ORF5的PCR引物N1/N2、AdGP5.1/AdGP5.2和RFLP5.1/RFLP5.2进行RT-PCR,检测PRRSV,从其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出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3对引物对PRRSV均有很高的特异性;应用N1/N2引物病毒最低检测量为7.9 TC ID50,而AdGP5.1/AdGP5.2引物和RFLP5.1/RFLP5.2引物PCR最低检测量为79 TC ID50;运用N1/N2、AdGP5.1/AdGP5.2和RFLP5.1/RFLP5.2引物分别进行RT-PCR扩增检测临床样品,PRRSV检出率分别为28/48、27/48和25/48,且用AdGP5.1/AdGP5.2和RFLP5.1/RFLP5.2引物检测的阳性样品,用N1/N2引物检测也都呈阳性。运用N1/N2引物,通过一步法RT-PCR成功地从PRRSV S1株中扩增出374 bp的目的基因片段。结果表明,用N1/N2引物扩增PRRSV目的基因,其敏感性和临床样品检出率更高,更适合临床样品PRRSV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用于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的RT-PCR技术。该技术可从狂犬病病毒CVS株、8202株和SRV9株的含毒细胞培养物及鼠脑组织中,扩增出443bp的核酸片段,检出核酸的敏感性约为3pg。对30份不同种动物脑组织的检测结果与小鼠脑内接种试验(MIT)的测定结果完全吻合,但前者可在3h内直接对组织匀浆进行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和敏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PPRV引起的主要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热性病毒病。我们合成了PPRVN基因。连接到pGEM—T载体中,线性化处理后用T7转录酶启动体外转录,获取类PPRV的RNA作为阳性对照,参考国外文献设计一对合适的引物NP3和NP4,经PCR条件的优化,获得了预期的350bp目的片断,初步建立了检测PPRVN基因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相似文献   

10.
甘肃某养鸡场饲养的鸡群突然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解剖观察,初步分析诊断为鸡新城疫。然后采集病死鸡脑组织,提取总RNA,针对新城疫F基因全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诊断,结果为新城疫阳性,对F0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符合新城疫强毒序列特点,确定鸡场为新城疫感染。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猪群的大幅度减少。这种疾病在亚洲和中南美的大部分地区、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都有发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国家已经根除了这种疾病,但南非、德国、荷兰、英国等国还有零星复发。引发猪瘟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对于猪瘟的首次诊断是根据兽医对临床症状和尸体剖解后作出判定的,但许多症状也不完全与猪瘟有关,它们可能会随着病毒株的不同、猪的年龄与健康状况的差异而改变。由于临床症状可能会与其他猪传染病混淆,因此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国际兽疫局和欧盟已经批准了猪瘟诊断手册,为本病的确诊建立取样方法和诊断程序。本文对目前诊断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补充一些新的发展,重点在于介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索GDNF mRNA的表达与精液品质、精液量甚至精子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GDNF在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一些新线索,并且可能为治疗男性不育提供新的思路,研究采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GDNF)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公猪睾丸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仔猪出生后2周,睾丸中即存在GD-NF mRNA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加,GDNF mRNA水平持续升高,其中第6月龄达到高峰。说明GD-NF mRNA在公猪睾丸的支持细胞中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GDNF表达量增加,可能以旁分泌的形式调节精子发生;GDNF可能参与了仔猪睾丸的发育和精子发生的调控,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光辉 《畜牧与兽医》2004,36(10):34-35
应用RT PCR方法对弱毒疫苗免疫 7d后的鸡群进行NDV强毒的感染监测。每 7天采一批样品 ,共采 3批样品 ,从每一批样品中都检测到NDV强毒株的存在 ,证实免疫鸡群感染了NDV强毒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多株猪流感病毒(SIV)序列,在保守区域设计1对引物,并对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可检测出多种亚型猪源流感病毒的RT-PCR方法。通过对反应产物测序分析,与预期结果相符,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出约1个TCID50的猪流感病毒,显示较高的敏感性。通过对1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该方法和其他两种方法分离病毒符合率相当。本研究建立的猪流感RT-PCR诊断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SIV的诊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贵州某猪场猪发病死亡的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猪瘟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检测和RT-PCR检测核酸确诊等方法,对该猪场发病猪进行了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和猪瘟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检测初步诊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猪瘟病毒感染,RT-PCR检测核酸确诊为猪瘟病毒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解剖和实验性治疗以及细菌学检验、RT-PCR检验,确诊2004年2月份在永德县永康地区发生和流行的不明犬病为犬瘟热。  相似文献   

17.
前期已利用高通量测序鉴定了侵染贵州百香果的3种病毒,尚不了解其分布情况。本研究采集贵州百香果主产区105份疑似感病样品,利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分布情况。该方法获得的扩增产物清晰,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结果显示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 TeMV)的检出率最高为100%,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 EAPV)和西番莲潜隐病毒(Passiflora latent carlavirus, PLV)检出率分别为81.9%和74.3%。3 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其中TeMV+EAP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2.5%,TeMV+EAPV+PLV病毒阳性检出率为76.3%。应用RT-PCR方法对贵州省百香果种植地内植株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多为2~3种病毒复合侵染,侵染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1月,贵州省某养猪场有20%左右的猪发病.通过临床病理变化、涂片镜检和实验室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合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判定为猪瘟感染.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上登录的家兔H-FABP基因CDS序列设计保守引物,建立了基于SYBRGreen Ⅰ染料技术的real-time PCR方法。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tH-FABP=-3.151x+39.647,相关系数(r2)为0.999,批内、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13%和7.64%,说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这一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H-FABP基因在不同品种家兔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RT-PCR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A片断cDNA结构的基础上,用Primer  Design引物设计软件,在VP_5和VP_2的重叠基因区设计了一对引物,使用该引物对6种IBDV的标准毒株,10例自然发病病鸡组织标本,8例IBDV J_1C_7F_3种毒株攻毒病理法氏囊组织标本,进行了RT-PCR检测均得到了阳性的扩增结果。2种参考鸡病病毒和8例健康鸡的法氏囊组织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扩增均为阴性结果。本法具有扩增方法简单,对各种病毒株的适应性广,特异性高,检测成本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