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次全分布区种源试验证明,杉木种源千粒重、发芽率、苗期及幼林期生长差异显著;生长性状与产地纬度呈现纬向渐变的趋势。根据种源主要性状变异,利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把广西参试的29个种源划成桂东源、桂北、桂西北和桂东南三个地理种群和种源区。以生长指标为主,选出广西各杉木造林区优良种源,如融水、融安、三江、那坡、金秀、隆林、贺县、锦屏、三都、从江、大田等,平均材积实际增益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2.
《江西林业科技》1994,(3):69-74
两次全分布区种源试验证明,杉木种源千粒重,发芽率、苗期及幼林期生长差异显著;生长性状与产地纬度呈现纬向渐变的趋势,根据种源主要性状变异,利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把广西参试的29个种源划成桂东北、桂北、桂西北和桂东南三个地理种群和种源区,以生长指标为主,选出广西各杉木造林区优良种源,如融水,融安,三江,那坡,金秀,隆林,贺县,锦屏,三都,从江、大田等,平均材积实际增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实践中可发现到,不同种源营造的杉木林分,生长差别悬殊;一些小规模的杉木种源试验结果也显示出进行杉木种源选择的增产潜力。我县在1973年冬便开始进行了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初步确定了几个适于本县生长的优良杉木种源,乐昌杉种是其中之一。1976年以来,我县杉种又作为试验种之一,参加了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该试验经过几年较系统的试验比较,已于1985年底初步综合评选出了一批我国南岭山地的杉木优良种源,其中我县的杉种也是有较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之一。一、九省杉木种源在乐昌的生长评定(一)试验情况1973年冬,搜集了湖南江华、会同,广东乐昌(大源茅坪),贵州天柱,浙江丽水,广西融水,福建莱州,江苏宜兴、江西赣州,四川德昌等九省十个产地的杉木种子,在乐昌县大源区进行了地理种源试验。试验点位于北纬25°,东经113°,海拔高700m,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0—  相似文献   

4.
《江西林业科技》1994,(3):53-60
介绍了1977年和1980年在湖北省13个试验点进行的杉木地理种源选择试验结果,通过9年生和6年生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侧枝、冠幅、结实与抗寒性等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种源生长与环境与作明显,杉木种源生长幼龄阶段的失次相关性强,采用多变量座标综合评定法,为湖北省五大杉木造林区分别选出了相应的优良种源,其中绵屏,邻水,江华、那坡四个种源在湖北大多数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1977年和1980年在湖北省13个试验点进行的杉木地理种源选择试验结果。通过9年生和6年生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侧枝、冠幅、结实与抗寒性等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种源生长与环境互作明显,杉木种源生长幼龄阶段与速生阶段的秩次相关性强。采用多变量痤标综合评定法,为湖北省五大杉木造林区分别选出了相应的优良种源,其中锦屏、邻水、江华、那坡四个种源在湖北大多数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较宽。优良种源材积的选择效益为39.7%-134.5%。  相似文献   

6.
杉木(Cunni ghamia lanceolataHook.)为我区最主要的商品用材之一。分布很广,北至湘桂边界,南达中越边界,东至贺县、苍梧,西达隆林、西林等县,几乎全区各地均有栽培。由于生态境域的分割,群体遗传变异的结果,形成繁多的品种、类型和生态型。例如融水糠杉、融水油杉是已发掘和利用的优良杉木类型。又如一九八六年通过鉴定的苍梧县念水糠杉,是在杉木边缘产区的低丘生境里形成的优良地理种群。杉木种源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  相似文献   

7.
《江西林业科技》1994,(3):1-8,17
自1976年开始,通过三次全分布区和一次集中分布区(中间)试验,历时11-15年,证明在福建杉木造林区杉木优良高产种源是: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邵武,南平,将乐、沙县、三明、建瓯、大田、永春,广东乐昌,江西安福,四川洪雅,邻水,广西那坡等种源,其材积遗传增益为9.05%-33.06%,福建省杉木优良源区的范围,包括以武夷山杉岭的东南,玳瑁山以北,戴云山的西北,鹫峰山以西为界的北部分区和以华安新圩  相似文献   

8.
<正> “古蓬种源马尾松天然分布在我区忻城县古蓬镇一带,现有成林面积3万多亩。其地理位置是东径108°31′,北纬24°03′,海拔高138—220米,位于我区大明山东部的丘陵地,属南亚热带区域,由于长期的环境条件影响,使其形成了稳定的地理生态类型。我们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及种源对比试验,证明古蓬马尾松是一个较优良的种源。  相似文献   

9.
白榆(Ulmus pumila L.)分布在我同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内,栽培历史悠久。它适应性强、速生、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不仅被用作“四旁”绿化,而且也是用材林、防护林和轻盐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探讨白榆地理种源间的生长差异,为我区选择最佳种源和种子调拨区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79年参加了全国白榆种源试验协作。现将雁北区五年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1976年开始,通过三次全分布区和一次集中分布区(中间)试验,历时11一15年,证明在福建杉木造林区杉木优良高产种源是: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邵武、南平、将乐、沙县、三明、建瓯、大田、永春,广东乐昌,江西安福,四川洪雅、邻水,广西那坡等种源,其材积遗传增益为9.05%——33.06%。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区的范围,包括以武夷山杉岭的东南、玳瑁山以北、戴云山的西北、鹫峰山以西为界的北部分区和以华安新圩以上的玳瑁山东南、博平岭北端、戴云山南端为界的南部分区。其中,尤以闽江上游富屯溪、沙溪、建溪三流域中下游,海拔400m以下谷地丘陵地带的种源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广西马尾松优良种源的现状及其保护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马尾松优良地理种源桐棉、古蓬和浪水松如今已面临濒于灭绝的危险,保护和发展我区现马尾松优良种源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要结合宣传教育,建立法规,管理结合生产等多管齐下的策略方能保护好现存的我区马尾松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2.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不同生态条件的影响及地理、生殖隔离等原因,致使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遗传差异的种群.为了发掘利用杉木地理生态遗传差异,以便为当地栽杉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并科学地划定调种范围提供依据,近年来,我们对南方10省、区20个产地杉木种源进行了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来自南方10省、区重点产杉区20个产地母树林中一般正常结实的种子.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22°10′—31°55′,东经102°08′—118°21′.海拔高变幅为190—1900米.其中有4个南亚热带种源,11个中亚热带种源,4个北亚热带种源,1个西南高原季风亚热带特殊气候生态型种源.对照为句容种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我区不同产地杉木种源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为我区杉木基地造林,选择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的优良种源和确定我区合理的杉木种子调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一九八○年春,我们承担了广西杉木地理种源试理协作任务。通过六年的育苗和造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大规模收集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种质资源在桂西地区进行种源家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西南桦不适宜在海拔1 000 m以上以及典型干热河谷立地发展;3年生时其树高和胸径在种源间、家系间均差异显著(P<0.05),初步选择出一批优良的种源和家系。研究结果为桂西及其周边地区西南桦发展提供了初选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家系、无性系、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龄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胸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变异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杉木多层次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是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收集福建和江西闽楠自然分布区20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其地理种源试验。2013年11月,调查9年生闽楠幼林的生长量指标,以选择闽楠的优良地理种源,进行其子代林遗传增益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综合树高、地径、冠幅等3个性状,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决选出:福建明溪为最优种源,福建永安、福建浦城与江西上饶为优良地理种源;4个优良地理种源的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23.73%,地径为27.77%,冠幅为26.11%。  相似文献   

18.
秃杉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开展地理种源试验是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与遗传特性,保护和发掘优良种质基因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概述种源试验历史进程及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种源生态适应性、苗期及幼林生长、种源变异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以及栽培区划等4个方面对秃杉种源试验进展情况作了综合评述,并对湖北省秃杉种源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黑云杉、白云杉苗期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对引进加拿大的黑云杉3个种源和白云杉4个种源及当地的红皮云杉进行了苗期生长性状的研究,通过对1年生苗期的高生长和径生长的数据整理分析,结果表明,3种云杉以苗期高生长差异显著,但径生长不显著。3种云杉以苗期高生长排序为白云杉>黑云杉>红皮云杉。同时对黑云杉、白云杉的种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杉的7号种源和黑云杉的3号种源分别在高生长和径生长上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本引种试验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10年的大网格种源定点试验,揭示了大青杨地理种源不同生长差异的显著性,初选出适宜辉南森林经营局四岔林场及相适应气候、立地条件的首批优良种源及株系。并对该树种优良种源的生态适应范围,种源早期选择的可靠性及适宜起始年限,以及在种源试验基础上的优良个体选择方法和适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在我省实现大青杨良种化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