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淡水养殖迅速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从建国以来到1978年,池塘面积一直保持在100万亩上下,三中全会后的四年,扩大了30万亩,其中1982年就增加了10万亩.1982年,全省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9.59万吨,比1978年的18.29万吨增长61.7%;全省池塘养鱼平均亩产达到394斤,其中佛山、汕头两地区72.18万亩池塘(占全省池塘面积55%)平均亩产达到504斤,亩产千斤以上的池塘达到10多万亩,占池塘总面积的8%左右,还有一批亩产3,000斤以上的高产塘.  相似文献   

2.
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完善,促进了淡水养鱼生产专业户和重点户的蓬勃发展.丹东市淡水养鱼“两户”1980年还屈指可数,1981年就有457户,水面841亩,产鱼35吨.1982年达到940户,水面6,144亩,产量达到336吨,占当年全市池塘成鱼产量的38.5%.1983年有了更大发展,达到1,722户,水面6,741.8亩,占全市池塘面积的25.4%.“两户”养鱼的平均单产1981年为83.2斤,比全市池塘养鱼平均单产61.7斤多20余斤;1982年上升到109.4斤,比全市池塘平均单产高40多斤.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淡水分所试养革胡子鲶,取得初步成果,将为该省养殖生产提供一个高产品种。去年,该所在一口133平方米的池塘单养,产革胡子鲶1,075斤,折合亩产5,375斤,盈利2,272.9元;一口946平方米的池塘混养,总产鱼3,029.25斤,其中革胡子鲶2,155.2斤,占总产的71.45%,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4.
最近15年来成鱼养殖发展很快。1955年苏联池塘鱼产量力240万斤,占淡水鱼产量的7.6%,到1970年池塘鱼产量1164万斤,占淡水鱼产量26.9%。第十个五年计划将达到3400万斤。1973年在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预计鱼产量增加9.5%,而池塘产量增加20%。池塘养殖迅速的发展说明很多问题: 1.池塘养殖可以提供人们味美而营养价  相似文献   

5.
1983年9月下旬,中国水产学会在长沙举行了“为水产翻两番做贡献讨论会”.60多位专家、学者和热心水产工作的同志聚集一堂,为在本世纪末实现水产总产值翻两番献计献策,展纸绘图. 主攻池塘提高科学养鱼水平池塘是我国淡水渔业产量的主要来源.1982年,全国的池塘只占已养水面的30.1%,但其产量却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2.2%;全国池塘平均亩产只有126.4斤,而1,000多斤的高产塘已经大量涌现.为此,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淡水渔业的主攻方向,应当仍是池塘,但在具体做法上需要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又缺乏养鱼经验,鱼产量不高。为了探索北方高寒地带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在总结本省群众养鱼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佳木斯市永安公社养鱼场,经过三年(1979-1981)试验,使池塘单产提高。1979年271亩池塘,总产88,460斤,亩毛产326.4斤,亩净产304.8斤;1980年320亩池塘,总产149,750斤,亩毛产468斤,亩净产430.7斤,1981年316亩池塘,总产160,212斤,其中上市160,212斤,亩毛产507斤,亩净产462.28斤。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最近15年来成鱼养殖发展很快。1955年苏联池塘鱼产量为240万斤,占淡水鱼产量的7.6%,到1970年池塘鱼产量1164万斤,占淡水鱼产量26.9%。第十个五年计划将达到3400万斤。1973年在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预计鱼产量增加9.5%,而池塘产量增加20%。  相似文献   

8.
活水清新、溶氧充足,适宜放养粗鳞鱼种.湖南临澧县国营同欢鱼苗鱼种繁殖场,从1978年春开始,连续8年耒利用同欢水库坝下的一股自然流水,在1.8亩面积的池塘里投放以草、鲤、鲫、鳊鱼为主的粗鳞鱼种,通过人工投饵进行高密度的养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1984年,共计产鱼7,650斤,亩平均产鱼4,250斤,其中草鱼占60.7%;鲤鲫鱼占34.1%;青鳊鱼占3.7%;鲢鳙及小杂鱼仅占1.5%.鲜鱼按1.2元一斤上市,共获产值9,180元,除去鱼种、饲料等成本4,330元,实得纯利4,850元,亩平均达到2,695元.该场获这样高的产量,原因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狠抓了以下四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78年开始,我们连续四年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高产试验。鱼种最高亩净产量分别达到491.2斤,861.6斤,885斤和1181.8斤。现将1981年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1.池塘条件与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池塘两个(九号与十号),九号池面积  相似文献   

10.
<正> 洪湖县新堤渔场有160亩成鱼精养塘,成鱼养殖在1982年亩产96.3斤的基础上,1983年达到亩产1208斤,增产245斤,增长39%。最近我们对这个场高产池塘生产条件、高产指标、经济效益、主要措施等几个问题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河埒公社是一个粮、菜、猪、鱼、蚕并举的单位。全公社有11个渔业专业队和一个水产养殖场。原老鱼池1,490亩,其中成鱼池1,099亩。1973年以来新挖鱼池836亩;去冬以来又正在挖鱼池600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公社的养鱼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1975年,我们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促进了池塘养鱼高产更高产。全公社池鱼亩产连续第五年增产超百斤,达到了1,528斤,比1974年增长7.1%;产量最高的河埒大队渔业一队达到1,781.5斤。1975年全公社亩上市量达1,088斤,比1974年增加87斤;总上市量达119.6万多斤,比1974年增加了8%。广大干部群众高兴地说:阶级斗争抓得紧,池塘养鱼面貌新。  相似文献   

12.
丹东市养鱼联营户和重点户(俗称“两户”)近年来发展很快。1980年“两户”只有不多几家,1981年发展到457户,1982年增加到940户,1983年达到了1,743户。1983年“两户”养鱼的池塘面积13,670亩,占全市的52%,平均亩产127斤,比全市平均亩产量高26斤。池塘养鱼产量占全市65.9%。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配合饲料养鱼,具有效率高,饲料来源广,利用率高,营养较全面等优点,因而能促进鱼类快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提高产量.上海市郊区部分社队,采用了我所研制的配合饲料养鱼后,能使青、草、鲤、鳊等鱼类亩产量增加到占总产量的60%;养青鱼1斤原需螺蚬50斤左右,现在只需配合饲料2.5斤.一般池塘亩产量可达千斤,盈利150元~300元,比过去提高3~5倍.现将配合饲料养鱼生产中(池塘养殖为例)几项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58年我省水产产量达21.2万吨,较1957年增长2.6倍强,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产量总和的88%;鱼苗生产完成26.4亿尾较1957年增长了1.6倍,培育鱼种6.25亿尾;放养面积已由1957年的434,235亩,扩大到149万亩,增长了2.43倍。此外在养殖和捕捞生产上都出现了许多高产“卫星”。池塘养鱼最高的余干县团结人民公社已达亩产82,651斤,亩产一万多斤、二万余斤和大面积养鱼1,500亩平均2,000斤,河道养鱼22,000斤,水库养鱼6,000斤,稻田养鱼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池塘养鱼面积少(1981年底全省池塘养鱼面积48,000亩),单产低,1981年平均亩产48.7斤,远远落后于全国池塘单产110斤的水平。因此,在我省开展池塘养鱼综合技术措施的研究很有必要。现将1982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条件 1.池塘条件试验池为北院4号西,面积1.18亩,一般水深2.2米,最深可达2.6米。周围水泥衬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市城郊养鱼事业有了较快发展.1972年到1981年的十年间,鱼产量由14万多斤增长到66万多斤.其中养鱼基地建设是从1973年开始的,1974年,基地水面360亩,占全市养鱼水面的9.3%,产鱼4万多斤,占全市鱼产量的10.6%;1982年,基地水面占全市的31%,产量占全市的76%.  相似文献   

17.
<正> 菱湖地处太湖之滨,鱼塘星罗棋布,河港交织如网,池塘养鱼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渔区。全区有水田118,500亩,桑地54,650亩,鱼塘36,100亩,是我国江南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鱼产量大幅度提高,1980年池塘成色产量达17.6万担,比1979年增长10.5%,平均每亩成鱼塘净产611斤,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时涌现出15个亩产超800斤的  相似文献   

18.
汉寿县水产研究所坚持科学养鱼,商品鱼池连续三年创高产。这个所一九七八年一百亩商品鱼池塘,平均亩产502斤;一九七九年一百五十一亩鱼池,亩产558.1斤;一九八○年一百五十四亩鱼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市地处塞外,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仅八点七度,鱼的生长期不足一百五十天,鱼的产量低,当年达不到商品鱼规格。为了提高池塘鱼产量,缩短养鱼周期,摸索适合我市养鱼高产的技术措施,最近几年我们在市郊区几个社队池塘进行了高产试验。根据当地条件,利用不同水源(滦河水、武烈河水、山泉水、生活污水)不同类型池塘(老塘、新建、改建池)放养不同规格、数量鱼种,采取科学管理方法,连续四年试验、均获得了高产。八二年四个队试验水面15.67亩,产鱼14903斤,平均亩产951斤,亩净产857斤,最高亩产1055斤,平均亩收入845元。其他三年试验情况是:七九年五个队,试验水面21.3亩,产鱼18807斤。  相似文献   

20.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