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不同含硫水平棉田土壤上硫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硫肥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缺硫土壤上施用硫肥 ,能显著提高棉花干物质产量和棉花产量 ,促进棉花根系和花、蕾、铃的生长发育 ;在硫含量水平丰富 (处于丰富的低限 )的土壤上施用硫肥 ,也能较好地提高棉花干物质产量 ;而在硫含量水平极丰富的土壤上施用硫肥 ,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试验结果还表明 ,在北疆棉田缺硫土壤上施用硫酸钙 ,其增产效果较好 ,而在南疆棉田缺硫土壤上施用硫酸钾的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作物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慧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70-170,172
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富硒增产剂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根据丽水地区土壤硒含量水平.一般施用作物富硒增产剂1.5kg/hm2为宜,在水稻齐穗期至灌浆期均可施用。  相似文献   

3.
新昌小京生花生是特有的传统名优特产,是全国稀有的炒食花生优质品种,色、香、味俱佳。市场价值高。但大面积产量一直很低,低产限制了该品种的大规模生产。为发挥该品种的质量优势,开展了小京生花生地膜栽培研究,每666.7m^2产量水平达到200kg比露地栽培增产一倍以上。地膜栽培增产原因:一是调节地温;二是保湿保肥,抗旱防涝;三是个体发育良好,增荚、增果、增重,提高产量。本文还总结了小京生花生的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4.
在海南香蕉生产上应用微喷灌系统进行加肥灌溉对比传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加肥灌溉技术,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可达30.4kg,比应用传统施肥技术增产15.6%,且可降低成本,达到增产增收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小麦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在四川省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达到68.8亿千克。四川省小麦生产相对较稳定,但单产在地域上差异悬特殊,生产效益不高,说明增产潜力大。为了完成1997至2000年产量分别达到68,70.3,71.7和73.6亿千克的目标,提出了包括促进平衡增产,稳定面积,改土,限制,改种,增施肥料和提高效益等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pH值黄泥土施用磷石膏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97-1999年在不同pH值黄泥土上施用磷石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50、100、150kg/667m^2,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pH4.30增产7.8%-22.9%,pH5.01增产8.5%-17.1%,pH5.65增产7.5%-11.5%,pH6.07增产5.9%-8.3%;投产比在1:2.7以上,随磷石膏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提高,土壤水解酸含量降低;磷石膏适宜用量为50-100kg/667m^2.可以认为磷石膏是一种改良酸性黄泥土的新型调 理剂。  相似文献   

7.
海涂棉花施用磷钾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杭州湾海涂棉花(中棉12)进行不同磷肥用量试验表明,由于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施用磷肥能增加皮棉产量,增产效果以每亩施过磷酸钙40kg最高,达12.5%,但经济效益则以施10kg过磷酸钙最好,投入产出比为1:11.16。由于海涂土壤有效钾含量高,因此棉花施用氯化钾无增产效果,而且增加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十二五”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作物,是完成国家及自治区粮食增产任务的主力军。文章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十一五”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确定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玉米增产规划,预计至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能实现增产玉米25.1亿kg,并提出不同产区产量限制瓶颈及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
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及叶面增效剂对烤烟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烤烟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及叶面增效剂田间试验得出:单独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比ck增产14.2%,增值34.2%;单独施用微生物叶面增效剂比ck增产12.05%,增值28.51%;两种混合施用比ck增产19.84%,增值42.25%。单独施用土壤接种剂及叶面增效剂,病毒病、叶斑病、虫害(蚜虫)发生率均比ck低;两种混合施用效果最佳,防治效果病毒病达81.5%,叶斑病达73.1%,虫害(蚜虫)达68.8%。试验结果证明施用微生物土壤接种剂及微生物叶面增效剂增产、增值效果均明显。在烤烟生产中应用可降低投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金蜜李品种特性及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于1992-1994年在四川大邑和邛崃县对金蜜李的品种特性及其增产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该品种具有果实大、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通过树盘管理,产量提高46%;合理施肥使单果重增加4.6-6.4g,产量增加81.4-151.2%;在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喷布20ppm的2,4-D与0.2%KH2PO4混合液,使产量提高62.1%.因此,良好的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是提高金蜜李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增产原因白瓜籽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地温,保蓄土壤水份生态效应,能大幅度提高其产量。黑龙江很多地方采用此法,改善土壤物理条件,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抑制杂草等良好技术产量达每亩90公斤,可较常规栽培增产25公斤左右,增产幅度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土壤养分的变化,化肥的增产效应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化肥增产率在玉米作物上由1986-1987年的35.3%,上升到2000年的47.9%,由于土壤养分的变化,在施肥技术上我们采用了施肥,参数试验和分匹配方的办法,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谷子是环县的主要杂粮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0.7万hm^2,其产量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县农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品种退化、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县谷子产量低而不稳,其平均产量只有1432.5kg/hm^2严重影响了我县谷子生产的发展。因此,认真分析环县谷子低产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对进行全县谷子产业化开发、商品化生产和繁荣经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稻“超产1号”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水稻农业丰收计划大面积调查结果分析,超产1号新品种增产潜力很大,其产量水平在7500~12000kg/hm2之间,其中产量在10500~12000kg/hm2的田块共22个点次,占调查田块总数的一半以上。平均理论产量为10294.5kg/hm2,比对照品种秋光和通35增产14.8%。同时提出了超产1号提高单产水平的最佳产量构成模式及其主要配套技术,对我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和提高栽培研究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小麦生活中三大要素之一,它在细胞的能量转出、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磷肥的施用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受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但施磷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就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一简单综述,供各位同仁参考。1、单施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1单施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缺磷的土壤中,施磷对小麦产量有良好的增产作用。早在50年代,有关磷肥在我国南方酸性和中性土壤上的肥效就已肯定,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也呈现出增产效果。60年代我国化肥试验网汇总全国25个省…  相似文献   

16.
四川稻麦双免耕固定厢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定位试验、同田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固定厢沟双免耕技术(PBDZ)对稻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年际变化趋势,并对稻麦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DZ栽培能显著提高稻麦产量。与传统栽培方法(TCT)相比,小麦增产6.7%-9.8%,水稻增产5.1%~6.7%;小麦增产幅度大于水稻,且小麦增产幅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水稻则呈下降趋势。PBDZ栽培的物质成本比TCT栽培方式减少1290元/hm^2,劳动力成本减少645元/hm^2,总成本降低19%,全年实现节本增收2782元/hm^2(76%)。本文还分析了PBDZ技术突破稻麦单产的土壤学、农艺学和生理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富硒增产剂对单季晚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晚稻使用富硒增产剂具有增产、富硒效果。使用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5%-3.9%,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比对照增产5.6%~7.4%。使用富硒增产剂处理的稻米硒含量比清水对照高0~0.42mg/kg,供试的2个单季晚稻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生产上如要通过使用富硒增产剂来达到预定的稻米硒含量指标,宜预先做试验,以确定具体的使用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晓辉 《云南农业》2006,(12):18-19
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作为鱼的生育环境,让其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其生长、发育、觅食、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鱼互惠互利,实现水稻无公害生产。目前.翠云区的稻田养鱼整体水平正处在从粗放经营、平板式向集约化、高标准方向发展,稻田养鱼的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开发的水平越来越高,增产、增收、富民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水稻单位面积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目前生产水平,设计了3个水稻品种3个播期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的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产量结构因素的分析,发现在目前生产水平条件下,水稻仍有较大的产量潜力未被挖掘,杂交稻不仅产量比常规稻高,而且增产潜力也比常规稻大。提出对于退耕(田)还湖,还林(草)地区,其粮食生产应首先发展杂交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平衡施肥配套技术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索平衡施肥配套技术的增产效应,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94-1996年,在毕节地区6种作物上,采用目标产量法,开展了平衡施肥用量,种类,品种,方式和深度的多点试验研究。结果;优化平衡施肥配套技术的平均目标产量达标率为110.8%,比不施肥对照新增粮食204.9kg/667^2,增产71.7%,投入1kg养分增产粮食7.8kg;新增油菜58.kg/667m^2增产59.2%,投入1kg养分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