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玉兰笋竹的埋节段育苗技术。通过几种不同的试验,初步认为:(1)二龄和三龄竹秆最适宜选作埋节段育苗的材料;(2)一龄和上龄的竹杆用于埋节段育苗材料不理想;(3)玉兰笋竹埋节段育苗应用400ppm速效生根粉快浸处理效果好;(4)为了尽可能提高玉米兰笋竹育苗繁殖系数,宜采用单节段育苗。  相似文献   

2.
长22.5m×宽5.7m×高2.2m规格的钢架中棚和相应的烤烟育苗技术在福建及周边烟区得到全面普及应用。为研究试验出此棚是否能更适合本地规模繁育烟蚜茧蜂技术,利用该烤烟育苗中棚作为繁蜂棚,采用成株幼苗法进行规模繁育烟蚜茧蜂,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和验证,从育苗中棚的改建、育苗、烟蚜繁育、烟蚜茧蜂繁育等方面总结出低成本、简易、有效可行的育苗中棚规模繁蜂技术。结果表明,可以在龙岩、福建等烟区推广使用该中棚繁蜂技术。  相似文献   

3.
利用盆栽成株法、漂浮盘育苗法两种繁蚜方法,研究了挑接法、抹接法、碎片法3种接蚜方式对烟蚜繁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成株法繁蚜3种接蚜方式繁蚜速度(繁蚜量)表现为抹接法碎片法挑接法;漂浮盘育苗法繁蚜以碎片法接蚜繁蚜效率最好,其次是挑接法,抹接法效果最差。在相同的繁蚜时间里,采用成株法繁蚜的繁蚜量是漂浮盘育苗法的7.85~18.6倍。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马铃薯的生产及品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产概况云南省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226万hm2左右,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优良品种,又无专门的种薯繁育体系,原有品种带毒退化,单产水平较低。影响我省马铃薯产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老品种因感染病毒种性严重退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八五”期间及近几年来,由于脱毒良种大面积推广,使我省的马铃薯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1年云南省实施“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及应用”科技攻关项目,对马铃薯脱毒快繁,脱毒良种繁育及推广应用,丰产栽培等技术进行攻关,建立了包括优良品种资源的引进、保存、评价,组培脱毒快繁,病毒…  相似文献   

5.
莲雾组培苗幼态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莲雾组培和快速繁殖取得成功基础上,利用组培苗的幼态的顶梢和萌芽条作插穗扦插育苗培育苗木,作为组培快繁的配套技术,降低了成本。本文对幼态扦插育苗技术中的采穗圃的建立、插穗条采集和处理、扦插方法、扦插环境调控、扦插苗护理等主要环节关键技术作较系统地介绍。  相似文献   

6.
1前言在温室内将优良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苗适当密植,以蛭石为基质无土栽培,浇灌营养液,生产1~5g重的脱毒小薯(Minituber),是目前各种薯繁育中心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为了降低成本满足需要,我们采用了组织培养室切段快繁与育苗盘内剪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快繁,来大量生产小薯。对不同浓度诱导激素和不同营养液对小薯数量和重量的影响进行了二年多的试验,找出了合适的激素浓度和营养液配方。2试验材料和方法2.1试验材料马铃薯脱毒苗品种为紫花白,基质以蛭石为主/配以适当的过筛炉渣和高温消毒后的森林土,育苗盘尺寸为60cm×24cm…  相似文献   

7.
组织培养对于椰子快速繁殖以及全球椰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40年来国内外在椰子组培快繁技术,包括椰子组培技术的重要性,不同外植体如胚芽、花序、子房等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与优劣,不同培养基和培育环境对组培效果的影响等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讨论。同时总结了椰子组培快繁技术的进展,分析了目前限制椰子组培快繁技术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与具体建议。本文对椰子快繁技术及椰子种质资源保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据刘文伟报道;垃*在山东省昌乐县召开的全国脱毒大蒜观摩会上,展出一种蒜头如拳头大小,鲜嫩的蒜苔象笔杆粗细的大蒜,受到与会者称赞。这种大蒜是由山东省科委于1989年下达“大蒜脱毒快繁技术与诉变研究”课题,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利用“克隆”技术提取大蒜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而育成的。蒜头平均增产32.3~78.2%,蒜苔增产65.9%~137.5%,且品质明显提高。1995年至目前,已推广良种250kg。大蒜脱毒技术的成功,推进了蔬菜脱毒快繁技术的发展。“克隆”技术育蒜获成功  相似文献   

9.
棉花两段育苗技术及其增产效应王伯龄,刘永棣,李玉巧江苏铜山县棉办2210091989~1992年对棉花两段育苗进行了反复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棉花两段育苗是棉花育苗技术的又一次革新,是把传统的营养钵育苗分两段进行。1育苗方法与技术第一段育苗。在农闲时...  相似文献   

10.
脱毒马铃薯的带根多次掰芽快繁法及播前催芽晒种技术张希近,庞万福,高占旺,韩宗舜(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076450)“九五”期间随着国家“两个转变”战略举措的实施,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地方产业特色,相继调整和优化了省内各区域间的支柱型...  相似文献   

11.
激素在茶树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育苗常用无性的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由于具有快速繁殖、去除病毒等优点,所以在茶树繁殖上得以利用.植物激素在茶树组织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比例组成为茶树良种组培快繁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金32A南繁应科学选择基地和扬花授粉最佳期段,以及保证父、母本扬花授粉高峰期与扬花授粉最佳期段“三期”相遇等高产稳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合茶树“二段法”育苗的生根剂和水培处理方案,提高生根效果,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生根剂处理、水培时间对槠叶齐茶树插穗生根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茶树插穗生根成苗效果以处理2(150 mg/L的NAA浸泡插穗2 h,水培时间1 d)最佳,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为优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两段式育苗的意义和用种量少、秧苗素质好、分蘖进程快、抗逆性强、高产高效等优点,并重点阐述了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第一段育苗和第二段育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盘锦从1963年推广聚氯乙烯薄膜保温育苗(即俗称农膜育秧-下同)。由于农膜具有增温、保湿、防止返盐和保护地栽培等特殊效应,因而也推动了育苗技术从水育苗、半旱育苗到全旱营养钵育苗技术发展。在育苗场地上也由大地育苗,高台育苗,转向庭院育苗,并牵动了育苗技术的多项改革,实现了育苗技术的规范化,从而起到了壮秧增产的显著效应。 但农膜昼间床内温度上升快而高,昼夜温差大,通风练苗费工且不易掌握,往往因通风练苗掌握不当引发秧苗徒长导致青枯、立枯死苗。为解决农膜保温育苗存在的问题,70年代曾试图用农膜打孔法以解…  相似文献   

16.
水稻大棚两段式育秧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段式育苗的意义和用种量少、秧苗素质好、分蘖进程快、抗逆性强、高产高效等优点,并重点阐述了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第一段育苗和第二段育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从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甘蔗苗的材料与方法,论述了幼苗向大田移植的操作要点,并简述了甘蔗组培快繁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利用3种不同规格的漂浮育苗盘育苗繁蚜繁蜂,以研究烟蚜和烟蚜茧蜂的繁殖效果。结果表明:以108孔的育苗盘育苗108株烟苗生长最好,相对其他处理能形成更好的温湿小环境,繁蚜繁蜂效率最高,在扩繁烟蚜和烟蚜茧蜂生产中可考虑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9.
甜菜纸筒育苗技术一直是黑龙江省庆安县甜菜生产的主要措施,但育苗营养土的配制比较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于1998年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研制的“中甜一号”甜菜育苗专用肥,落实到民乐镇农技站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设两个处理:A.用“中甜一号”  相似文献   

20.
《江西棉花》2006,28(4):41-41
一直被视为“禁区”的棉花水浮育苗技术被成功突破。由湖南农业大学主持研发的国家“十五”重点攻关和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日前通过了专家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