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以1995年为例,河北省棉田该病发生面积即达23.3万公顷,重病区面积达8.5万公顷,分别比1994年上升59%和137.4%。为了改进和提高生化黄腐酸制剂—克黄枯的防治效果,经多次试验研究,筛选出配方较合理的两种...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迅速蔓延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扩展快,危害重,已开始严重影响新疆的棉花生产。1995年自治区统计发生面积扩展到4.7万公顷,绝产面积为2.7万公顷。1996年和田地区枯萎病大发生,重病和绝收棉田达3333.3公顷。兵团也一样,每年枯黄萎病都以几倍几十倍的速度扩展,不少重病区棉株死亡率达30%以上,导致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1 迅速蔓延的原因1.1 引种时忽视了检疫工作。从外地调运棉种时缺乏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没有严格检疫,也未在本地做试验,便大量引进种植,不仅造成一些品种适应性差,而且使病菌随种子传带进来…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黄萎病预防措施谢远清(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农科中心433321)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抗枯品种有:中棉12、鄂棉20(即8933)、泗棉3号等。对黄萎病目前尚无高抗品种,一般为耐病品种,如中棉12、湘棉16号等。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花最主要病害.洞庭湖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发病面积、病原菌种类增加.发病程度加重,枯黄萎病混合发生是当前枯黄萎病的发展趋势.病害仍是制的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防治棉花枯黄萎痛的最佳对策是配套综合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农业、化学、物理),达到重痛区病害减轻、轻病区得到控制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棉花枯黄萎重病圃上连续种植抗病品种,其枯萎病指对皮棉产量的影响,当病指x平均为13.34,皮棉产量y平均为903.75kkg/hm2时,回归方程y=1329.6-31.95X,回归系数为-31.95,t测验极显著。相关系数r=-0.89,极显著。决定系数r2=0.79,相关密切。黄萎病指与皮棉产量,当病指x平均为34.41,皮棉产量y为903.75kg/hm2时,回归方程y=1042.95-4.061x,回归系数-4.061,t测验不显著,相关系数r=-0.12,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棉花枯、黄萎病种子带菌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棉花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检验方法的探讨,较广泛地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省24个县市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新疆自治区莎车县的种子外部未发现枯萎病菌外,其它单位的种子外部均携带枯、黄萎病菌,枯、黄萎病菌孢子负荷量分别为0.8×105~31.8×105个·g-1和2.19×107~102.11×107个·g-1;通过对四川省仁寿县和新疆阿克苏市种子内部带菌量的检测,均未发现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7.
70年代以来,棉花黄、枯萎病已成为称国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克黄枯”是我国近年新开发的一种新型生物农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药效,1997年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棉花专用9.5%生化克黄枯悬浮剂(河北深州市特种化厂提供)...  相似文献   

8.
夏志明  陈蓬勃 《中国棉花》2007,34(11):18-19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呈现出逐年加重蔓延扩大的趋势,成为新形势下影响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据调查,2004年以来大荔县连续3年发病面积每年都在0.8万公顷以上,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35%左右,全县年平均减产皮棉105kg.hm-2,三年累计损失皮棉1.6万t。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2005-2006年进行了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旨在为指导棉农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大荔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连续多年种植棉花,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都发生较重的棉田进行。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  相似文献   

9.
我区种植红麻只有9年历史。虽是新麻区,但历年种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已成为我区农民喜爱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红麻枯腐病(又名茎枯病)发生逐渐严重,大部分麻田均有发病,有的麻株成片枯死,严重影响了红麻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振兴中国茶业——开发茶饮料时不我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茶业概况1.茶园面积及产量据农业部资料,1996年全国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可来面积87.15万公顷,10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云南省(茶园面积1645万公顷,可来面积13.47万公顷)、浙江省(1346,11.88)、福建省(13.0,1095)、安徽省(12.14,1028)、湖北省(11.26,7.69)。1990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06万公顷,6年中茶园面积增加4万公顷,增幅为3.77%。茶叶产量1996年为59.3万吨,其中红茶4.93万吨、绿茶42.2万吨、乌龙茶5.4万吨、紧压茶原料1.87万吨及其它条4.9万吨。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省份有福建、浙江、云南、四}ID…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6月24日至7月10日,对新疆棉区枯、黄萎病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考察。近年来两病在新疆为害日趋严重,南北疆均有因枯萎为害、大片绝产的严重病田。1995年仅莎车县因枯萎绝产棉田近万亩,枯、黄萎病有成为新疆棉花高产主要障碍的趋势。为此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防治意见和建议:(1)新疆黄萎病菌致病力复杂多变,可能存在新的生理型或小种,急需进行深入研究。(2)枯、黄萎病流行规律与内地不完全相同,此项研究不可忽视。(3)从内地引进抗病品种,是当前防治两病的捷径,但要重视检疫。(4)新疆棉花育种力量薄弱,设备简陋,需加大对育种各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12.
2002~2003年制糖期,全国预计产糖950万t,比上制糖期产糖850万吨增加约100万t,增幅11.76%。增幅较大的省区有:广西增加57万t,增幅12.86%;云南增加16.5万t,增幅11.5%;广东增加11.6万t,增幅11.11%;内蒙古增加6.5万t,增幅17.7%;海南增加5.5万t,增幅18%,各省(区)估计产量如下:甘蔗糖产区有广西500万t,云南160万t,广东115万t,海南36万t,福建8.8万t,四川8.7万t,湖南8.5万t,江西2万t,湖北、贵州2万t;甜菜糖产区有新疆50万t,…  相似文献   

13.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14.
百泰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市是江苏省农业大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更是植棉历史悠久的全国重点产棉大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绝佳的土壤气候条件,建国后数十年来盐城市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一直以一年麦棉两季轮作,全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173.3khm2左右,棉花成了全市东部沿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5.
余双 《茶报》2004,(1):15-15
2002年,全市茶农25万户,茶园50万亩,其中采摘茶园42万亩,茶叶产量4.3万吨,产值11亿元,平均每公斤25.58元。其中名茶1.27万吨。产值9.24亿元,平均每公斤72.75元。名优茶产量、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29.64%和84%。无性系良种茶园13万亩,复盖率27%。主要名茶有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会稽龙井、绿剑茶、觉农舜毫。全市拥有无公害茶园33万亩,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NCC植棉意愿调查:2010年美国陆地棉播种面积约为401.3万hm2,比上年增10.1%。其中,东南部、中南部、西南部、西部陆地棉面积分别为85.9万、71.4万、231.4万、12.6万hm2,分别比上年增加12.2%、8.4%、9.1%、26.6%。  相似文献   

17.
2001/02年制糖期生产已于5月下旬全部结束。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这个制糖期全国共产食糖849.7万t(上制糖期为620万t),其中,甘蔗糖746.99万t(上制糖期为550.6万t),甜菜糖102.71万t(上制糖期为69.4万t),各省(区)产糖量如下:甘蔗糖广西443万t,云南143.5万t,广东104.42万t,海南30.4万t,湖南7.9万t,四川7.34万t,福建6.43万t,江西2万t,其他2万t;甜菜糖新疆48.6万t,黑龙江31.2万t,内蒙古11.5万t,甘肃3.11万t,辽宁2.8万t,吉林…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91.81万吨,同比增85.1%,比进口量最大的2005/2006年度同期减少39.2%,比近曩个年度的同期均值高1.2%。其中,2010年1—5月棉花进口量分别为30.13万、22.10万、32.38万、32.38万、19.79万t,同比分别增长286.5%、137.5%、227.9%、122.5%、30.6%;比2006-2010年1—5月均值分别增56.8%、20.3%、16.4%、12.6%、-21.1%。  相似文献   

19.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12,39(5):40-40
据巴基斯坦棉花加工协会1月3日数据:截至2012年1月1日,巴基斯坦到厂棉花共计1203.22万包,比上年同期的1024.07万包增长17.5%;共已销售1033.59万包,比上年同期的906.49万包增14.0%,其中售给出口商和纺织厂分别为51.80万包、981.79万包,同比分别增加21.0%和13.7%;尚有未售出棉花131.77万包,库存未加工棉花37.86万包,同比分别高46.7%和36.6%。  相似文献   

20.
余双 《茶报》2000,(4):28-29
1999年世界茶叶产量289.12万吨,较上年减产2.69%,出口和进口也有减少。肯尼亚茶叶产量降至23.50万吨,减少5.91万吨,减幅高达20.11%。出口24.17万吨,减少8.2%;印度茶叶产量82.00万吨,减少5.79%。出口19.01万吨,减少9.6%;中国茶叶产量68.04万吨,增长2.31%.出口19.96万吨,减少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