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门塔尔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三年半的时间,对43头2~8岁的法系西门塔尔母牛选用进口德国弗莱维赫牛及贵州省家畜冷冻精液站法系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察其后代的繁殖率及健康情况,并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显示:人工授精后情期受胎率分别为81.81%和76.19%,产犊率分别为54.55%和61.19%,繁殖成活率分别为83.33%和84.61%,表明弗莱维赫牛和西门塔尔牛的繁殖率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所有后代未发生疾病,健康状况良好,2组均有胎儿过大致犊牛难产死亡情况发生。2个组合后代的初生重较大,母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48.10 kg和42.42 kg,差异显著(P<0.05);公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49.68 kg和47.46 kg,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434.12 kg和431.46 kg,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1 kg和0.72 kg,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公牛平均体重560.68 kg和546.44 kg,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94 kg和0.92 kg,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母牛初生重差异显著外,其他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德系西门塔尔牛在通辽地区的杂交效果,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对科尔沁经产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对其杂交后代牛的外貌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适应性等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德系西门塔尔与科尔沁母牛杂交后代生长较快,体型好,花片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方法]以巴里坤县本地母牛为研究对象,选用西门塔尔牛冻精,通过人工授精(AI)技术开展牛品种改良试验旨在研究西杂牛在当地生长状态和适应性。[结果]通过初生重、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测试与本地牛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西杂牛与本地牛体尺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相比较提高5.28%,11.48%,10.75%,37.63%;分别对育肥牛进行屠宰试验,西本F_1与本地牛胴体重分别为510.24 kg,370.37 kg,屠宰率分别为57.76%,49.1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结果显示:采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生产,西杂F_1表现为抗逆性好、生长速度快,说明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用于舍饲肉牛生产或培育优质肉牛新品系具有明显优势,为今后拓展农区舍饲肉牛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性控冻精在克拉玛依地区后备奶牛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克拉玛依绿成公司奶牛二场从2006年开始对178头满18月龄后备牛进行配种,其中86头使用性控冻精,92头使用普通冻精,统计情期受胎率、母犊率、犊牛初生重、犊牛成活率和胎衣不下的情况,并对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后代的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跟踪观察与对比。性控冻精配种的后备牛比普通冻精配种的后备牛的情期受胎率低8.4个百分点(P〉0.05),母犊率提高44.2个百分点(P〈0.01),犊牛初生重相差1.2kg(P〉0.05),犊牛成活率相差1.4个百分点(P〉0.05),胎衣不下率相差2.8个百分点(P〉0.05)。从后代的生产性能上比较,牛奶产量平均相差1.52kg,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脂率和非脂固形物比较,差异均不显著。通过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在后备牛上的运用效果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情期受胎率、母犊率及后代的生产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凉州区肉牛繁殖的新模式。[方法]选择夏洛莱(XL)、利木辛(LM)、安格斯(AG)成年种公牛生产冻精,在西门塔尔和本地黄牛杂交一代(西本F1)成年母牛上实施人工授精,对杂交犊牛分月龄进行外貌体尺测定。[结果]XL冻精与西本F1代的后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均高于LM和AG后代指标。试验2方法是选择XL、LM、AG成年母牛生产冻胚,在成年母牛上实施胚胎移植,犊牛出生后进行外貌体尺测定。结果是:夏洛莱胚胎移植后代牛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均高于利木辛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P〈0.01)。试验3方法是选择西杂F1和F2代母牛,用引进的XM(西门塔尔)牛X性控冻精实施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是:三组共授配母牛138头,情期妊娠75头,情期平均受胎率为54.1%,平均母犊率为90.3%。[结论]夏洛莱品种改良西杂一代牛后代生长发育比其余品种好;实施胚胎移植后,夏洛莱品种胚胎移植后代牛比其余品种在凉州区生长适应性强,适宜在该环境条件下生长;西门塔尔牛性控冻精的配种试验是成功的,是生产母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了解弗莱维赫后代公牛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繁殖性能,经过2年时间,对8头18月龄以上弗莱维赫×西门塔尔(弗×西)种公牛和6头18月龄以上法系西门塔尔与法系西门塔尔输配所生种公牛(西×西)冷冻精液(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冻精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弗×西组平均初采月龄比西×西组早,且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次平均采精量、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和复苏率比西×西组高,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西×西组鲜精密度比弗×西组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均表现出较强的冻精生产能力,冻精产量较高,质量好,精子耐性较强,复苏率高,冻精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牛冷冻精液GB 4143—2008标准。弗×西组种公牛冻精质量比西×西组好,冻精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9.3%。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遵义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分别为80.00%、78.0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5.00%、71.83%,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3.93%、81.8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4.47%、74.4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选择本地胎次基本相同的母山羊88只,分成两组,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分别用人工授精和本交的方法配种.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冻精配种受胎率为78.5%,本交配种受胎率为89.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F1平均初生重3.15kg,本地山羊平均初生重1.81 kg,F1比本地山羊提高74.03%,差异显著(P<0.05),F1 6月龄平均重35.53 kg,比本地山羊提高93.52%,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利用波尔山羊冻精改良当地山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日本和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膘情和胎次等基本资料相近的西杂、秦杂和本地母牛共200头,随机分成四组.A组50头为日本和牛冻精+西门塔尔+本地黄牛杂交(和西杂组);B组50头为日本和牛冻精+秦川+本地黄牛杂交(和秦杂组);C组50头为日本和牛冻精+本地黄牛(和杂组);D组50头为本地黄牛,对比分析四组牛群的在初生、半年、一年后的体重数据.结果:前两组牛群的受胎率、产犊数以及产犊成活率等与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牛群的受胎率分别是80%、84%、70%以及66%,和西杂牛数值最高,而本地黄牛的牛犊成活率达到了100%;前两组牛群的牛犊在初生、半年后和一年后的体重数据与后两组牛群的牛犊体重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杂牛组数据最优,其三个阶段中结果分别为(43.1±4.2)kg、(203.8±8.3)kg、(300.2±13.1)kg.本地黄牛组数据最差,其三个阶段中结果分别为(21.0±2.3)kg、(161.5±6.5)kg、(224.3±8.7)kg.结论:应用日本和牛冻精+秦川/西门塔尔+本地黄牛方式能够有效的达到黄牛改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野血牦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3/4野血牦牛细管冻精和1/2野血公牦牛与甘南母牦牛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群公母牦牛犊牛(含3/8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08%和15.93%;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含1/4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1.31%、9.40%,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30.31%和27.17%,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牦牛犊提高14.59%、13.13%,差异显著(P<0.05);而且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27.56%和23.28%,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12%、13.88%,差异极显著(P<0.01);而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12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德系西门塔尔牛(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与本地改良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优势,提高康乐县核心群母牛的生产性能,降低母牛饲养成本,增加养殖综合效益。[方法]德系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冻精和政府采购的普通西门塔尔冻精与康乐西杂母牛杂交繁育,比较F1犊牛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牛(弗莱维赫)受胎率、生长性能,都优于普通西门塔尔牛,显示出较好的杂交优势。[结论]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其后代适应性、抗病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表现较好,在康乐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肉乳兼用型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MD)冻精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DM)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杂交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体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4~6月龄时DM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MD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MD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MD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DM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DM杂交后代。[结论]本研究中肉乳兼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下德系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门塔尔杂种牛的杂交改良效果。通过引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冻精,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开展杂交改良试验,测定放牧与舍饲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F1代母牛各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结果表明,两种饲喂方式的犊牛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性能,杂种优势非常明显,后代生长速度加快,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试验证明德系西门塔尔是适宜作为父系杂交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检验使用超低剂量牛性控分选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效果.将180头牛分为3组进行人工授精,常规冷冻精液组(C,n=60)和经流式细胞分离的两种剂型(X1,n=60;X2,n=60)的X冷冻精液组,常规冻精有效精子数(1 125.1±109.4)×104,X1型和X2型冻精有效精子数分别为(102.3±9.6)×104和(51.9±4.8)×104.结果显示:X1型冻精和X2型冻精的90 d受胎率分别为53.3%和47.7%,低于常规冻精组的66.7%(P<0.05);X1型冻精和X2型冻精组母犊率分别为93.8%和100%,明显高于常规冻精组的43.9%(P<0.05).两种剂型X冻精和常规冻精配种所产犊牛出生重分别为33.7 kg±5.2 kg和34.4 kg±4.5 kg,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妊娠期均在270~300 d的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河西地区黄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P<0.05)。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5.
53头青年母牦牛和42头当年产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及定时授精处理,其中青年母牦牛人工授精31头,当年产母牦牛人工授精28头,人工授精精液采用大通牦牛冻精和西门塔尔牛冻精,输精一次后母牦牛与公牦牛合群放牧。结果青年母牦牛产犊率为84.91%,产大通牦牛后代10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1头,采用大通牦牛精液和西门塔尔精液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58.82%(10/17)和7.14%(1/14);当年产母牦牛产犊率为52.38%(28/42),产大通牦牛后代11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2头,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45.83%(11/24)和50%(2/4);2组平均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42.37%,其中用大通牦牛冻精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51.22%,西门塔尔牛冻精的情期受胎率为16.67%。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选择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和安格斯牛4个引进品种的20头种公牛作为供试牛,测定不同品种种公牛的精液品质、精液及基础日粮中微量元素Fe、Cu、Zn、Se的含量.结果表明:精液中Cu含量夏洛莱牛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P<0.01);Fe含量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均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5);Zn含量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分别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Se含量供试肉牛品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伶0.05);射精量安格斯牛极显著高于利木赞牛(P<0.01),西门塔尔牛与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和夏洛莱牛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原精密度夏洛莱牛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原精活力西门塔尔牛与利木赞牛之间差异显著(P<0.05);细管印刷量安格斯牛极显著高于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分别与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冻后活力西门塔尔牛显著高于利木赞牛和安格斯牛(P<0.05);冻精数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分别极显著高于夏洛莱牛和利木赞牛(P<0.01).因此,精液中铜含量与原精密度呈正相关,铁含量与射精量、原精密度、细管印刷量及冻精数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精液中锌含量与射精量、原精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日本和牛冻精与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胎次、膘情和年龄接近,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秦杂、奶杂和本地母牛150头,随分为工、Ⅱ、Ⅲ、Ⅳ和V5组,每组30头.Ⅰ、Ⅱ、Ⅲ、Ⅳ组的120头基础母牛选用日本和牛冻精授配改良,即:日本和牛冻精x;西门塔尔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西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秦川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秦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荷斯坦奶牛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奶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本地黄牛(简称和杂组),V组为本地黄牛.测量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结果]表明:在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数据中,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和和杂牛组与本地黄牛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与和杂牛组差异显著(P<0.05),与本地黄牛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和秦杂牛、和西杂牛组合可作为本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娟姗牛细管冻精,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色达草地型牦牛,结果显示:杂交一代(犏牛)公、母牛初生重平均达15.35kg,比本地牦牛初生重提高39%,2岁零3个月的公、母牛平均体重达166.7kg,比本地相同年龄的牦牛体重高60%;杂交一代母牛1.5岁初配,比本地牦牛提前2~3年;杂交一代母牛2岁零3个月产犊,第一胎年产奶量达1280kg,是本地成年牦牛产奶量的4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