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使用Soleris仪器,建立了一种将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用于细菌总数快速测定的方法。实验得到了生乳细菌总数标准曲线Log CFU=7.634-0.472×DT(R2=-0.93);并用国标平板计数法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oleris法测得的结果与平板计数结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复性实验结果RSD值均小于5%。与平板计数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使检测时间缩短至少38 h,是一种可行的生乳细菌总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冰淇淋中大肠菌群的传统检测方法繁琐且费时费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食品企业检测工作的需求。本研究将Soleris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引入到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冰淇淋中大肠菌群检测标准曲线LogCFU=9.5175-0.854×DT(R2=0.9717);并用国标平板法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oleris法测得的结果与平板计数结果偏差在±0.5范围以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复性验证结果RSD值在0.443%~0.501%之间。而与平板计数法相比,Soleris法具有快速的优点,可使冰淇淋产品放行时间缩短13~62h。本研究建立的大肠菌群Soleris检测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的优势,为冰淇淋产品的微生物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料乳中嗜冷菌数的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使用标准平板计数法与3M细菌总数测试纸片法检测原料乳中嗜冷菌数的比较实验,确定3M细菌总数测试纸片法为快速、精确的检测嗜冷菌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副鸡禽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本研究选取副鸡禽杆菌血清A、B、C型代表性菌株(CVCC254株、CVCC257株和CVCC256株),培养制备菌液,分别在450nm、540nm、600nm、650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值(OD值),同时测定活菌计数值。回归分析两组数据,获取回归方程及标准曲线,分析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R2)和标准曲线的点线离散度,确定最适测定波长。再选取不同培养时间点(10h、12h、14h、16h、18h、20h)的菌液,在最适波长下测定其OD值并代入回归方程获取活菌数,同时采用活菌计数法获取活菌计数值,将两组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分光光度法与活菌计数法测定菌液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株菌液在600nm波长测定的OD值与活菌计数值之间均呈最佳的线性关系,确定其菌液浓度最适测定波长均为600nm,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14.302x-0.1441(R2=0.9962)、y=14.464x-0.2746(R2=0.995)和y=14.681x-0.01326(R2=0.9989),y为活菌计数值(×108 CFU/mL),x为OD600值。3株培养至衰退期前的菌液在600nm波长测定的OD值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获得的活菌数值与其活菌计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衰退期前副鸡禽杆菌菌液的分光光度法与活菌计数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该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快速测定衰退期前副鸡禽杆菌菌液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验证Soleris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对巴氏杀菌乳中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的时效性,以提高公司巴氏杀菌乳产品的出货时效。[方法]对Soleris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和传统国标平板计数法检验巴氏杀菌乳中的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通过实验得出Soleris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只需要13.5 h即可出结果,比传统国标方法检出时间大大缩短。[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当产品中含有大肠菌群阳性样时,Soleris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检出,产品中大肠菌群含菌量越大,检测时间越短,并且与传统国标平板计数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是一种可行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建立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菌群qPCR检测方法。试验以玉米皮为发酵底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为发酵菌剂制备玉米皮菌体蛋白饲料,采用qPCR法定量测定固态发酵玉米皮菌体蛋白饲料中的菌群数量变化,并与平板计数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建立的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的标准曲线符合SYBR Green qPCR的检测要求,两种方式检测玉米皮固态发酵菌种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出两者间的线性关系y=1.301x-5.139、y=2.257x-8.431和y=2.941x-12.940,任取3批玉米皮菌体蛋白饲料进行验证试验,两者之间相似度达94%以上,表明本方法可以用于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中菌群的定量检测。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qPCR技术在玉米皮固态发酵菌种数量变化监测应用中,克服了平板计数法时间滞后和两种酵母菌不好区分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一种通过吸光度测定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奶牛乳房炎疫苗中无乳链球菌抗原浓度的方法,本试验将血平板培养的无乳链球菌用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浮液,然后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菌液的活菌数,同时测定其相应的吸光度,进而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的活菌数与其吸光度呈直线线性相关,无乳链球菌菌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7.5861x-0.0805,R2=0.9735,通过测定细菌悬浮液的吸光度,可以快速计算出该菌的菌液浓度。笔者对发酵罐培养的5批无乳链球菌菌液进行了吸光度测定和传统平板计数方法的比较及验证,证明了吸光度测定法优于平板计数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就畜禽常见腹泻病原菌的生长特性、细菌悬液浊度和细菌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对常见畜禽腹泻病原菌大肠杆菌(O8型和O139型)、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不同培养时间段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的测定,结合平板活菌计数法来确定这5种细菌的生长曲线,并对细菌浊度和细菌计数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极显著相关(P <0.01),建立了5种细菌在生长期和稳定期的OD值-细菌数对数的曲线回归方程,O8型大肠杆菌:y=2.55x+6.72(r2=0.96);O139型大肠杆菌:y=1.45x+8.77(r2=0.95);鸡伤寒沙门菌:y=4.50x+7.02(r2=0.95);鼠伤寒沙门菌:y=5.59x+7.67(r2=0.97);鸡白痢沙门菌:y=9.72x+6.60(r2=0.98)。利用该回归方程可快速准确地确定菌液浓度,为探讨细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机制及动物实验中攻毒剂量的确定等相关实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对鲜豆浆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有3种菌落产生,菌落总数为8.3×108CFU/mL。取刚煮沸的鲜豆浆进行测定,菌落总数达610CFU/mL;保持沸腾至少2min,然后再进行测定,发现菌落总数为0CFU/mL。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多残留酶免疫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制备的多抗血清为基础,建立了氧氟沙星(OFL)、二氟沙星(DIF)和诺氟沙星(NOR)的多残留间接竞争酶免疫吸附测定法(Ci ELISA法)。OFL、 DIF和NOR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1984x+0.9687 (r=0.9885)、y=-0.1738x+0.9150 (r=0.9985)、y=-0.2004x+0.9572(r=0.9954);中值(IC50)分别为231.57、245.32 、186.14 ng/ml ;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1.62、1.86、1.07 ng/ml;标准曲线在2~10000 ng/ml之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85)。方法的批内CV≤5.44%,批间CV≤12.45%。当OFL、DIF或NOR以浓度15~10000 ng/ml在牛奶中添加时,药物能较好地被回收,回收率均在71.70%~94.53%之间。  相似文献   

11.
对牛乳样品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依据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牛乳样品的菌落总数,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该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对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分别利用Peelplate3M测试片法和国标法对采集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的生鲜乳样品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法对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利用Peelplate3M测试片法,分别将样品培养24h和48h,采用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培养时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elplate3M测试片法对3个地区生鲜乳样品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Peelplate3M测试片法测定生鲜乳样品菌落总数时,样品培养24h的测定结果与培养48h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进行生鲜乳样品菌落总数测定时,Peelplate3M测试片法可以替代国标法,且采用测试片法测定时,样品培养24h即可完成菌落总数测定。  相似文献   

13.
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牛奶品质和奶牛健康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牛奶体细胞数检测方法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本文对牛奶体细胞数常用及几种新型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原料奶生产良好卫生规范(GMP)的实施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乳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长效奶、学生奶等的兴起,乳品企业对原料奶的卫生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原料奶中的细菌数和体细胞数的含量又取决于牧场的卫生条件、牛体的健康状况、挤奶方式、储藏条件、储藏时间以及运输条件。本试验对实施牧场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前后原料奶的卫生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GMP规范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原料奶中的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料乳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的方法。在原料乳中羟脯氨酸测定过程中各种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获得了较好的测定条件。结果发现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4.7%~98.6%之间,在1.0~16.0 μg/mL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286.5x+87.943,R2=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6%;最低检出限为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色谱分离速度快、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原料乳中羟脯氨酸的定量测定,从而判定是否在原料乳中添加动物水解蛋白。  相似文献   

16.
原料奶中体细胞是间接反应奶牛乳房是否健康的一个有力数据。同时过高的体细胞也将直接影响到原料奶的质量和价格。因此,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80头,探讨日粮添加34g生物抗氧化剂对原料奶中体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抗氧化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研究表明,生物抗氧化剂能够有效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提高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DHI检测方法对云南高原饲养的萨能奶山羊进行体细胞数统计和相关分析,探讨奶山羊体细胞数对羊奶主要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乳体细胞数与乳脂率呈正相关(P=0.141),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尿素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汁体细胞数的增加对羊乳的品质产生很大影响,造成羊乳蛋白、脂肪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上升;乳糖和非蛋白氮含量降低。从多种因素考虑,6月份所测得的体细胞数和乳成分含量可作为萨能奶山羊乳品质质量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