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着重探讨了草地生态水文物理过程、草地水文化学过程和草地生态效应等草地生态水文过程主要内容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分析了草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新疆阜康市草地生态赤字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法研究了新疆阜康市总体生态安全以及草地生态安全状况,剖析了阜康市草地生态赤字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981年到2004年,阜康市总的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降低了13%,而总的人均生态足迹升高了180%,生态赤字逐年加大,总体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中,草地生态赤字问题特别突出,草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81年的0.2486 hm2减少到2004年的0.1374 hm2,减少44.8%,而草地人均生态足迹则从1981年的0.2456 hm2增加到2004年的1.2186 hm2,增加500%,草地生态严重赤字,已成为最主要的生态不安全因素.造成草地生态严重赤字的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必须通过提高草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草地生产用地的面积、提高草地的质量、控制人口数量等措施最终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康定县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策略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笔者结合十几年来参加草地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阐述了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草地生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草地生态保护建设直接影响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巍山县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巍山县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草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生态系风险评价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草地生态系统中风险受体、风险源、暴露和危害的分析,从系统的危险性和脆弱性两方面构建了草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危险性和生态脆弱性;为科学反映草地生态风险变化特征,进一步科学合理进行草地生态风险评价奠定基础,也为提高草地生态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草地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草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元 《草业科学》2012,29(2):306-313
草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随着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深入认识,通过生态补偿使草地生态服务的受益者支付消费成本,以促进草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生态服务价值增值。在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草地生态补偿的内涵、理论基础、生态补偿机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前草地生态补偿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0,他引:9  
探讨了草地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的概念与内涵,认为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判断与度量准则应该是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风险与管理的科学统一。同时尝试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健康-服务功能-风险与管理(health-service-risk and management,HSRM)"模型,构建了HSRM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提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中草地生态安全度计算公式和安全状态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总被引:45,自引:14,他引:31  
通过分析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方略。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西部草地退化的自然内营力,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是西部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变干是加速西部草地退化的辅助外营力;草地改良是轻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草地封育是中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人工草地建植是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望谟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望谟县把建设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作为发展畜牧大县的重大举措,并积极推进深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对望谟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做了探索性的论述,以期为望谟县加快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草地生态质量涵义出发,分析草地生态质量研究的范畴、内容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草地生态质量、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草地生态健康及草地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然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导致草地日趋退化,严重削弱了其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遏制草地退化趋势,维护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草地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现状、生态屏障重要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因子对草地进行功能分区,将其划分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生产功能区和适度利用功能区,建立以政府部门、评估机构、监督机构和牧民四位一体的草地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和技术流程,设计针对不同功能区特点的生态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新左旗草地生态现状,分析了全旗草地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草地生态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草地生态质量涵义出发,分析草地生态质量研究的范畴、内容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草地生态质量、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草地生态健康及草地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草地生态质量涵义出发,分析草地生态质量研究的范畴、内容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草地生态质量、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草地生态健康及草地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徐太敏 《畜牧市场》2008,(12):35-37
根据《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操作手册》的要求,奉节县组织技术人员于2005、2006、2007、2008年6~7月对不同生态条件的20个样地的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草地生态状况、草地植被状况、草地生产力状况、草地利用情况等。通过四年的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基本了解了奉节县低、中、高山地区的草原资源与生态情况和草地利用现状,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与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莳蒂  钱勇 《青海草业》2011,20(2):28-29,33
研究了放牧对草地植被特征、草地土壤的影响,文章认为放牧改变了草地植被生态特征,进而影响了草地植物群落的种群配置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理化性质的改变,过度放牧会加速草地生态演替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孜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和草地生态恶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强调草地管理原则,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强化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意识,依法保护草地生态;提高科技含量,加大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等建议,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从牧民草地生态观念这一微观视角,分析了西藏北部牧民生态观与草地退化的关系,并提出了现如今藏北牧民的生态观特点及影响因素。以藏北地区6个县为调查地点,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形式,研究了当地牧民的草地生态观特点,并从草地资源使用者的角度对藏北的草地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影响全球生态安全,因此探索便捷有效的草地生态恢复技术刻不容缓。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2000–2018年有关草地生态修复的文献为数据源,对国内外草地恢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整理分析,同时整理分析了不同生态恢复技术在我国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在草地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的草地生态恢复技术共有20种,主要为免耕补播、草地翻耕和减畜。相较于国外,我国利用围栏封育发表的文章相对较多,而利用火烧、刈割和控制杂草发表的文章相对较少。此外,我国缺少在干草覆盖和草皮移植技术方面的研究报道,而草方格沙障和草地灭鼠是我国特有的草地生态恢复技术。从实施效果来看,不同生态恢复技术对退化草地均具有积极的恢复效果,但对不同生态恢复目标产生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对我国退化草地的恢复研究提出了合理建议,为我国未来退化草地的恢复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田富强 《草地学报》2018,26(5):1235-1240
为评价草地面积与生态能值占补平衡对占补两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服务的影响,构建并利用系统性生态功能放大系数、有效生态功能与有效生态服务占补平衡分析法,对四川若尔盖与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西藏札达县与当雄县、内蒙古察右中旗和甘肃阿克塞县占用草地后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服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实现草地面积与生态能值占补平衡,也很难实现质的维度的占补平衡。单位面积草地生态能值相等条件下,要实现质的维度的占补平衡,新建草地面积必须大于占用草地面积。考虑系统性生态功能放大系数的占补两地生态功能平衡所需新建草地面积最小,占补两地生态服务水平加权平均值平衡与占补两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平衡所需新建草地面积较大,占用地有效生态功能平衡与占用地有效生态服务水平平衡所需新建草地面积最大。系统性生态功能放大系数、有效生态功能与有效生态服务占补平衡分析方法,是评价面积与生态能值占补平衡下草地生态功能与生态服务是否平衡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