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野苋菜多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苋菜总多酚的提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野苋菜总多酚提取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野苋菜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液料比为15:1、浸提时间为0.5h、乙醇浓度为60%,这种提取工艺可使野苋菜总多酚的提取率达到96.3%。  相似文献   

2.
黄小红  邓开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75-11775,11805
[目的]对香蕉皮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考查提取溶剂浓度、时间、温度、料液比等影响提取率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影响香蕉皮中多酚提取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提取时间2.5h,浸提温度70℃。[结论]香蕉皮多酚提取最佳条件的确定,为更好地利用香蕉资源以及香蕉皮多酚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响应曲面法设计优化牛蒡叶提取绿原酸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牛蒡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因素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牛蒡叶中的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6 ℃、乙醇浓度31%、料液比29倍.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桔梗茎叶中多酚的提取条件,以乙醇作为提取剂,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桔梗茎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8。经验证实验,桔梗茎叶多酚得率为2.857mg/g,RSD为1.84%,表明回归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桔梗茎叶多酚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开发利用川牛膝多糖提供依据。[方法]以川牛膝为材料,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多糖得率和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川牛膝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川牛膝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 ℃,提取时间8 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5%。[结论]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液中川牛膝多糖的含量高达68.8 μg/μl。  相似文献   

6.
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淑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09-13411
[目的]探讨从芹菜叶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芹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式抽提法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黄酮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47.85mg/g。[结论]索式抽提法提取芹菜叶中的黄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求杉木叶片多酚提取工艺,进一步开发利用杉木资源,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杉木叶片多酚,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杉木叶片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根据响应面Box-Benhnken原理,构建预测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预测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5 min,液料比110∶1,乙醇浓度61.50%,提取温度50℃,实测多酚提取量62.72 mg·g~(-1);最终优化工艺为提取时间35 min,液料比110∶1,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62.92 mg·g~(-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杨桃果实多酚的浸提条件。[方法]采用Folin-Denis改良法对杨桃果实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条件对含量的影响。[结果]影响杨桃多酚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杨桃果实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60%乙醇、料液比1∶2、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min,此时的提取量大于3.9mg/g。[结论]该杨桃多酚的提取方法简便、提取量大。  相似文献   

9.
以山竹果壳为原料,对山竹果壳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进行探索。各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用乙醇溶液提取山竹果壳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rain。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猴头菇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三个影响因素,通过Box-Be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以猴头菇多酚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温度55 ℃,料液比1∶15 (g∶mL),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显示,猴头菇多酚得率为16.701 mg·g-1,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能合理优化猴头菇多酚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以土家山区野葛块根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野葛块根异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4因素4水平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提取过程中工艺参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异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1.0%,超声时间41.2 min,提取温度61.2 ℃,料液比(m/V)1∶9.5,原料粒径4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野葛块根异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3.43%。所提取的野葛块根异黄酮的抗氧化效果低于Vc,但能与其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林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14-1017
【目的】研究超高压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山茱萸中熊果酸提取的适宜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熊果酸得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g∶mL)、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加压时间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同时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浓度70%、超高压压力320 MPa, 保压时间4 min,该条件下熊果酸提取得率可达0.322%。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相比,其提取得率高、时间短。【结论】超高压提取熊果酸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一种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海 《广西农业科学》2013,(6):1014-1017
【目的】研究超高压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山茱萸中熊果酸提取的适宜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熊果酸得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g∶mL)、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加压时间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同时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浓度70%、超高压压力320MPa,保压时间4min,该条件下熊果酸提取得率可达0.322%。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相比,其提取得率高、时间短。【结论】超高压提取熊果酸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一种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媛洁  张良  刘芳兰  肖文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85-12887
[目的]优化脚板薯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脚板薯皂苷提取率的单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脚板薯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脚板薯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5h、乙醇浓度90%、料液比1:30(m/v),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脚板薯皂苷提取率达0.291%.[结论]该研究可为脚板薯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微波法提取油茶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建良  李姣娟  陈丛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2-11374
[目的]为油茶资源的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微波法提取油茶叶中的总黄酮,探讨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油茶叶总黄酮得率随微波作用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过高温度会使得率降低。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微波法提取油茶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50%乙醇,固液比1∶20,在80℃条件下提取8min,连续提取2次,总黄酮得率为48.53mg/g。[结论]微波提取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杨梅疏果核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方法,采用丁岙种杨梅的疏果为原料,以苦杏仁苷提取率为响应值,在超声波提取单因素试验和二水平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作为试验因子,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并建立二次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试验确定了杨梅疏果核仁中苦杏仁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乙醇浓度27%,料液比1∶45 (m/V),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44℃,超声功率250 W。在该条件下苦杏仁苷理论提取率为9403%,实际提取率为9380%,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茼蒿为原料,以西瓜枯萎病病菌为指示菌种,采用超声波提取茼蒿活性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茼蒿抑菌物质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固定乙醇浓度为95%,各自变量对茼蒿抑菌物质提取率的主次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X3(温度)、X2(料液比)、X1(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的响应面最佳优化工艺为:提取时间103 min,液料比26 m L/g,温度35℃,模型预测值为46.28%,实际平均值为45.56%,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吻合度达到98.44%。  相似文献   

18.
柚皮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酮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提取过程中影响得率的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酮得率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0,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所得柚皮黄酮得率为0.536%。  相似文献   

19.
荷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荷叶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浴浸提对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顺序为:B(料液比)>D(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C(提取时间),从而得到乙醇提取荷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90 min、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40℃。正交试验表明,重现性和稳定性试验与正交试验所得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为荷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与依据,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合欢花多酚的提取及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梅  汪应灵  李万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56-3058,306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欢花多酚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合欢花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及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 (m/V,g∶mL),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合欢花多酚提取率为2.59%;当多酚浓度达到6.0 μg/mL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7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