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的迅猛发展,本着降耗增效的目的,我们经过几年试验,总结出塑料大棚西瓜套种茄子高效栽培模式,这种模式亩(1亩=1/15公顷)产西瓜4000公斤、茄子6000公斤,亩效益在1万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更加适合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玉米生产的栽培模式,第五管理区进行了玉米1.1米垄上宽窄行密植栽培与1.3米垄上双行栽培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1.1米垄上宽窄行密植栽培比13米垄上双行栽行栽培增产1.94吨/公顷,效益增加2820元/公顷。玉米11米垄上宽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不同农药配比对当归麻12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毒死蜱30公斤/公顷、10%噻唑磷24公斤/公顷或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分别加入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均能防治当归成药期麻口病的危害,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佳,且鲜根产量较高,是较好的防治当归麻13'病的农药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4.
苏吴 《今日农村》2004,(11):29-29
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的秋冬茬芹菜采用擗叶收获的方法,可大大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据试验研究,擗叶产量可占总产晕的70%~80%,产值占总产值的60%~75%,卣(1亩=1/15公顷)产量可达1.2万~1.5万公斤,比常规法栽培的秋冬芹菜和越冬芹菜两茬的产量相加还增加40%以上。其主要栽培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提出蓖麻公顷产量2000公斤的栽培技术模式.根据不同的生育阶段,提出了指标化管理的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顾春荣 《农业与技术》2004,24(3):115-116,120
本文主要对啤麦新品种港啤一号(KA-4B)的施肥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其基本做法为采用不同的肥料配比和不同的肥料用量为处理,观察对啤麦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合理施肥处理,为指导沿海地区啤酒大麦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港啤生长氮、磷、钾配合施用效果显著优于单施氮肥,建议该区港啤总用肥量22.60-31.57千克/0.067公顷,其中N:10.80-16.10千克/0.067公顷,P2O5:5.56-6.07千克/0.067公顷,K2O:6.30-9.40千克/0.067公顷.N:P2O5:K2O为1:0.5:0.6或1:0.4:0.6,目标产量可达每0067公顷400千克。  相似文献   

7.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越冬茬黄瓜,春季在黄瓜畦中套种豇豆是近几年我县推广的一项高效复种模式。黄瓜作为主栽品种,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1.5万~2万公斤,套种豇豆一般年份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具体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0年~2003年,我们进行稻田种植春马铃薯-春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2003年种植面积为15.3公顷,经分季现场测产,春马铃薯667平方米产量1326公斤,产值928元;春糯玉米667平方米鲜棒产量67213公斤,产值1075.7元;大白菜(夏阳包)667平方米产量3325公斤,产值1662.5元。全年667平方米产值3666.2元,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吉林省表现优良的春小麦品种主要有:“丰强1号”、“丰强7号”、“小冰麦33号”、“吉春12号”等几个品种,它们均由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在一般旱地条件下栽培,产量均可达到4000公斤/公顷左右,在高水肥条件下,产量可达5000-6000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吉89-45新品系栽培上四个主要可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吉89-45新品种确实早熟,高产,其平均产量效应为每公顷8640.25公斤,若栽培技术得当,公顷产量最高可达11183.9公斤。2主要栽培因素对吉89-45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是:施氮量>插秧苗数>穗肥所占比例>插秧方式,尤其是施氮量,对吉89-45的产量起决定性作用。3预测吉89-45公顷产量在9000公斤  相似文献   

11.
选择影响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即种植密度、氮肥和磷肥施用量进行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果表明:在辽西北半干旱区旱地条件下,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高产农艺措施优化组合为,玉米品种为丹玉13,种植密度3450~3550株/亩,纯氮施用量为7.5~8公斤/亩,磷肥(P_2O_5)施用量5~9公斤/亩,可获得每亩500公斤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几年通过对越冬花椰菜——早熟白菜——超甜玉米栽培模式的试验,每亩(1亩=1/15公顷)获纯利35彻元以上。现将这一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3种类型水稻早熟品种在5种栽培条件下,公顷9000公斤产量群体的生殖生长期的叶/穗、叶面积指数、干重、粒重、千粒重、饱满粒率等性状的生育指标、生育模式、性状差异以及各种栽培方式的产量性状指标和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4.
种植脱毒马铃薯和杂交玉米,进行不同套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马铃薯”双套双宽窄行栽培模式效果最优,其复合产量854.96kg/667m2,比对照(玉米——马铃薯单套单栽培模式)增收42.77%,收入为127912元/667m2,每667m2增收513.32元,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陈爱山 《当代农业》2010,(24):33-33
大棚春萝卜套种冬瓜、青蒜栽培模式.亩产萝卜2500公斤、冬瓜1.2万公斤、青蒜3500公斤,亩产值达1万~1.3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6.
1999~2002年,我们针对出口创汇蔬菜的种类及各自栽培特点,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高产、高效间作试验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三种最佳模式,平均每亩(1亩=1/15公顷)收益4000余元。  相似文献   

17.
杂交中稻“汕优63”模式栽培,是黔东南州科委“七五”期间攻关项目。它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以叶龄模式的理论为指导,通过一系列小区试验,用电子计算机模拟选优,再到生产上示范,获得反馈信息,形成定性、定量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和相应的生长发育指标体系。经1987~1989年三年实践结果,增产效果显著。三年来,示范推广面积达77467亩,净增稻谷655.365万公斤,平均增产17.2%,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青饲甜高梁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9.1万株/公顷的栽培密度比6.1万株/公顷的疏植增产17.69%,差异极显著,而12.1万株/公顷的密度植反比6.1万株/公顷的疏植减产5.06%,差异显著,甜高梁在南亚热带地区的较佳播期是3月中旬至7月中旬,最佳播期在4月中旬;最理想的收获期为乳熟期。  相似文献   

19.
甜瓜在意大利主要作为饭后水果食用,也可与生火腿一起,成为餐桌上的第2道菜。甜瓜是意大利的重要经济作物,2004年栽培面积达42万亩(1亩=1/15公顷),总产量6.2亿公斤,其中保护地栽培约5.25万亩。西西里岛是第一大产区,甜瓜种植面积约占全岛蔬菜面积的19%,产量将近2亿公斤,占全国甜瓜产量的1/3,销售收入约1800万欧元(1欧元=9.8609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采用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低脂肪、高纤维、高蛋白的草鱼膨化饲料养殖草鱼,经138天养殖,草鱼成活率达96.5%。饵料系数为1.19,平均亩产量达610.7公斤,平均亩净产量达560公斤,按当地现行批发价草鱼8.8元/公斤,鲢鱼3.0元/公斤计,平均亩产值为5618.3元,平均亩纯收入为1677.7元,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1.4,养殖经济回报率为42.6%。按此模式养殖草鱼,不仅生长快速,饲料利用和转化率高,饲料系数低,养成的草鱼品质可与传统喂草养成的草鱼相媲美,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