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自行研制的钉齿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速摄像设备对脱分空间内稻谷的整体运动过程、断穗的运动和脱粒过程以及自由籽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在线拍摄。通过高速摄像图像慢放分析得出:稻谷进入脱分空间后,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旋转钉齿和导向板的共同作用下,稻谷流沿滚筒轴向螺旋向前涌动。脱分空间内断穗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其运动不平稳,速度容易出现波动。单个自由籽粒在无外界干扰时近似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滚筒轴线方向呈一定夹角。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粳稻在钉齿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中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的状况,以丰原2号粳稻为试验对象,利用高速摄像机在脱粒试验台上进行了脱粒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粳稻籽粒的运动轨迹的投影线近似为斜直线,而断穗运动轨迹近似为抛物线曲线;籽粒和断穗运动方向都是由右下方向左上方运动,不同籽粒和断穗沿滚筒切线方向和轴线方向运动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组合式轴流脱分装置稻谷脱分过程中应力分布规律,以螺旋叶片板齿组合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力原理建立应力模型,通过仿真技术获得了应力分布规律。试验表明:稻谷脱分过程中的应力在轴线方向上有上下波动的趋势,且变化是不均匀的;在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高峰值,分别是在脱离滚筒的前期和中期阶段;脱分过程结束是在稻谷喂入端沿着轴线方向2.35m左右的距离处。  相似文献   

4.
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脱粒过程的高速摄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以螺旋叶片、板齿组合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速摄像技术对稻谷的脱粒过程和脱粒后籽粒的运动方式进行了观察,通过观察分析可知,籽粒在脱粒部件梳刷、冲击、碰撞及物料之间相互搓擦的作用下,从枝梗上分离下来,期间稻穗呈环扣状,籽粒以环扣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稻谷进入脱粒空间后迅速形成薄层.并在脱粒部件和导向叶片的联合作用下,旋转向前涌动.当稻谷层受到冲击和梳刷作用时,瞬间被压缩,随之被抛离,呈蓬松状态,使被脱下的籽粒有机会穿过蓬松茎秆层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5.
不同滚筒转速轴流装置籽粒运动和碰撞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楠  衣淑娟  张昆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Z1):48-51,56
借助高速摄像技术,对钉齿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在不同滚筒转速条件下自由籽粒运动过程和碰撞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得出滚筒转速变化时自由籽粒的运动规律和自由籽粒与钉齿碰撞后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滚筒转速增加,自由籽粒的运动速度随之增大,多数自由籽粒处于中速运动状态,受钉齿碰撞后呈加速运动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纹杆、板齿和钉齿脱粒装置形成小麦断穗的规律,探讨了脱粒装置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脱粒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不同脱粒装置选择合理的参数,控制断穗率、提高脱粒机综合工作指标、减少损失的途径。试验证明:纹杆、板齿和钉齿单滚筒脱粒装置都可达到一次脱净的目的;改变结构与工作参数,可控制总断穗率,并可改变凹板断穗率与夹带断穗率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小麦断穗形成规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也可为清选和分离流程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轴流脱分装置脱出物下落过程的高速摄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螺旋叶片板齿组合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速摄像技术,对稻谷脱下物的下落过程和脱出物中籽粒与轻杂物的运动方式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表明,脱出物从凹板排出后做加速向下的抛物线运动.其中,籽粒的运动规律较好,多数籽粒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并作加速运动;轻杂物的运动不稳定,受气流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多数轻杂物运动轨迹是不规则曲线,运动中速度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8.
板齿-栅格凹板单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板齿-栅格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在试验室内对水稻进行脱粒分离的单因素试验,通过计算和分析,总结出滚筒转速与喂入量的变化对脱粒损失、未脱损失、断穗率、糙米率、功率消耗以及茎秆破碎程度的影响规律和原因,指出该装置具有脱粒分离性能增强、脱不净率低、脱粒损失小、断穗少和脱出物中轻杂物含量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姜楠  衣淑娟  张莉莉  任锋 《农机化研究》2013,35(5):57-59,67
利用自行研制的钉齿式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并借助高速摄像设备对装置脱出物下落过程进行了在线拍摄。通过对高速摄像图像慢放分析得出:脱出物通过凹板排出装置后,在惯性力、离心力和重力等的相互作用下,做加速向下的曲线运动。其中,籽粒的运动规律相对较好,下落过程中多数籽粒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而短茎秆下落时因易受碰撞和气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运动不稳定且速度波动大,下落过程中多数短茎秆的运动轨迹为不规则的曲线。  相似文献   

10.
1.故障原因 脱粒不净是指经脱粒后穗上仍有较多的籽粒未脱落,而且断穗较多,籽粒也未被脱下来。主要原因是; 滚筒转速过低;脱粒间隙太大或滚筒轴向两端的间隙不一致;纹杆、钉齿、脱粒叶片、排  相似文献   

11.
油菜轴流脱粒滚筒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自行研制的轴流式脱粒分离试验装置上,对钉齿、短纹杆和纹杆-板齿3种不同结构的轴流脱粒滚筒进行了油菜脱粒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结构轴流滚筒的脱粒损失率、功耗、脱出物沿滚筒轴向的分布、脱分特性、脱出物各成分比例以及对后续清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子脱粒过程高速摄影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优化差速式玉米种子脱粒机脱粒系统的有关参数,进而降低玉米种子在脱粒过程中的损伤,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对单个玉米果穗喂入与脱粒过程进行了观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果穗在开始喂入阶段,籽粒破碎大;在脱粒起始阶段,果穗撞击强烈,越到后段,撞击越弱;果穗在正常脱粒情况下,脱下籽粒多,籽粒运动轨迹可近似为沿直辊与果穗接触点的切线方向;而果穗非正常脱粒情况下,脱下籽粒少,籽粒运动规律呈杂乱状态,没有一定飞行方向;螺旋辊的转速偏大造成果穗的非正常脱粒加大,果穗的非正常脱粒会影响果穗的脱粒质量和脱粒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半喂入作物传感器进行作物载荷电测的情况,提出了弓齿有规则变齿迹距排列滚筒和无规则排列滚筒冲击作物次数的计算方法,对单株喂入作物的冲击次数以及激振频率和激振力幅进行了电子计算机计算和分析并以电测做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单株喂入作物的两种振动响应,指出滚筒结构设计、运动参数选择及其匹配应使脱粒时激振频率始终接近作物有穗系统的固有频率而避开无穗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加籽粒“一次脱粒”和低周“疲劳脱粒”的可能性,同时减少脱下断穗和茎叶的机会,从而为提高半喂入脱粒分离工效和性能的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4LZ―1.0Q型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为例,系统分析了稻麦联合收获中脱分性能与装置部件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指出该类收获机的脱分机构设计要点为:合理选定脱粒滚筒、凹板筛、上盖板的结构形式和组配关系能保证脱分作业顺畅性;合理设计钉齿滚筒结构参数和线速度能有效控制脱净率与破碎率;优化栅条凹板筛的筛孔大小、筛分面积等参数选择以提高脱分效率;优化上盖板升角、重叠量等参数以降低脱分功耗等。  相似文献   

15.
低损伤组合式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籽粒直收型玉米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在收获高含水率玉米时存在籽粒破碎率高、脱净率低、籽粒夹带损失大、玉米苞叶易堵塞凹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损伤圆头钉齿与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相配合的脱粒分离装置。分析了脱粒元件与果穗、果穗与凹板之间的接触模型,确定了玉米脱粒装置最优脱粒元件的结构参数、最佳的凹板组合形式。以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为试验指标,以脱粒元件排布方式和不同凹板组合形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台架试验,确定了较优组合为:圆头钉齿等高排布且最优球头半径为12. 5 mm,凹板最佳组合形式为圆管右向+直圆管(前疏后密型),并与常规梯形杆齿和栅格式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由13. 73%降低至8. 64%,未脱净率由0. 6%降低至0. 2%;未出现玉米苞叶堵塞凹板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组合式轴流装置谷物流运动分析——基于高速摄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对组合式轴流装置脱分空间的自由籽粒、短茎秆和中长茎秆的运动状况进行了观察与数据采集,得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图,并进行分析.通过对谷物流的整体运动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建模与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大多是全喂入方式,采用先切割后脱粒,易造成堵塞、脱粒不净及谷粒难以分离等现象,使收获的工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且存在机器体积大、制造成本高、功率消耗大等缺点。自吸式复合滚筒稻麦割前脱粒装置采用先脱粒后切割方式,在喂入口产生大气负压力,将稻麦穗头吸入脱粒装置内对吸入的穗头进行梳刷摘穗,摘下的穗头经过弓齿、钩齿与栅格式凹板筛进行2次梳刷与揉搓脱粒,同时穗头在随脱粒滚筒旋转时与脱粒滚筒筛表面纹理发生摩擦,进行辅助脱粒。  相似文献   

18.
籽粒收获是我国玉米收获发展方向,但黄淮海地区高含水率夏玉米脱粒收获时籽粒破碎率、损失率和含杂率高。为推动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进程,研制一种智能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设计一种低损摘穗与秸秆处理一体化割台,通过摘穗板间隙、拉茎辊转速、割台高度等主要参数调整,实现割台高效低损摘穗;设计一种适于高含水率玉米的纵轴流脱粒滚筒结构,通过优化脱粒滚筒、分离凹板和顶盖结构,调整脱粒系统工作参数,提高脱净率,降低破碎率;开发玉米收获机精准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导航定位、基准行自动引导作业、割台高度自动仿形、关键部件转速实时监测、故障报警等技术。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生产率0.73 hm~2/h,总损失率1.32%,籽粒破碎率4.47%,籽粒含杂率2.1%,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玉米联合收获机纹杆式脱粒元件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高,采用钉齿式及杆齿式脱粒元件进行籽粒直收时,籽粒破碎率较高,为降低脱粒过程中籽粒破碎率,设计了一种纹杆式脱粒元件,分析其前倾角变化对果穗受力的影响规律,以籽粒破碎时压缩量为依据,对纹杆块顶端弧面形状进行设计。基于EDEM研究纹杆元件顶端参数对果穗受力的影响,采用拟水平法设计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纹杆参数组合为前倾角75°、凸棱倾角25°、凸棱宽度6mm、凸棱高度10mm;通过台架试验探究滚筒转速、凹板间隙等工作参数对纹杆式滚筒脱粒效果的影响规律,当籽粒含水率为28.5%时,最优滚筒转速为300r/min,凹板间隙为50mm,此时籽粒破碎率为5.34%。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对比不同脱粒元件脱粒效果,发现籽粒破碎率分别由杆齿式元件的9.91%、钉齿式元件的7.83%下降至纹杆式脱粒元件的5.34%,证明所设计的纹杆式脱粒元件能够有效降低脱粒过程中籽粒破碎率。  相似文献   

20.
脱粒装置类型及工作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脱粒装置是收获机、脱粒机的重要工作部件。脱粒装置的共同特点是由高速旋转的滚筒和固定的弧型凹板配合 ,使谷物从滚筒与凹板之间通过 ,经脱粒元件的打击、揉搓、碾压和梳刷进行脱粒。脱粒装置的种类和型式很多 ,按谷物流向可分为轴流式和切流式。谷物从滚筒一端喂入 ,顺滚筒轴线方面运动 ,从滚筒另一端被抛出 ,称轴流式 ;谷物顺滚筒圆周方向运动的 ,称为切流式。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两种型式。谷物全部进入脱粒装置的称全喂入式 ;谷物的穗部进入 ,茎杆部分不进入脱粒装置的称半喂入式。按脱粒部件的形状及结构又分为纹杆式、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