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相继出现菇粮争地,林菇矛盾.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林地栽培食用菌重要意义,林下栽培菇菌基本条件,林下菇菌生产方式与对应品种,林下栽培菇菌产品前景进行论述,为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北方地区林下栽培香菇时间为3~11月,全年有9个月可栽培;通过试验可得出北方地区林下栽培香菇的品种为高温品种武香1号9、31,低温品种939、庆科20,667 m2纯收入83 3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4.
唐璇 《花卉》2020,(10):275-276
食用菌林下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的空气湿度大,低光照强度和昼夜温差小,以及氧气含量高的环境十分适合食用菌的种植。本文介绍了林下栽培食用菌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食用菌林下种植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灵川县林下食用菌种植现状及产业发展前景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林下食用菌生产的对策与建议,为今后灵川县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形势和相关产业政策,以金乡县为例,联系该县的具体实际如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等,提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并提出食用菌林下栽培是当地产业调整的一个方向,它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发展林下食用菌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增加林地效益,使农民的利益长短期相结合,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课题组进行了优质香菇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配套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廊坊、[JP4]北京通州建立了林下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林下栽培香菇每667 m2每年纯收益可达万元以上,现将林下香菇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展林下食用菌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增加林地效益,使农民的利益长短期相结合,实现林、菌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是发展高效生态立体栽培创汇农林产业的一种模式。林下栽培平菇,需要搭建棚室,以及购买棚膜、制作菌棒的原料等准备工作。现将必需的投资和经济效益估算如下,以供参考(以667m2放一万棒估算)。  相似文献   

9.
林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多态经营模式,使农林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目的.充分利用竹林空间资源,栽培姬松茸等珍稀食用菌品种,形成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林菌循环协同发展技术体系,对促进食用菌产业、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林下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针对林下食用菌发展的必要性、现状、问题、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国食用菌栽培产业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的生态、经济价值,认为发展秸秆栽培食用菌对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助力"2030年达到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天然绿色的林下经济产品,食用菌越来越受到市场宠爱。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许多林区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现利用Shapley值法公式,分析了黑龙江省食用菌供应链中各节点的效益值及贡献度,继而提出了在保护现有农户利益下的供应链组建方案,以期对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则必须按照特色化、产业化、多样化的方式,逐步增加产品种类、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产业之间的交流、协作。由于野生食用菌具有较大的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促进食用菌产业与农村旅游业的结合,可促进两者共同发展。通过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从打造食用菌栽培基地景观、开发采摘体验项目、提升主题食用菌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制定出能够通过食用菌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方法,以推动食用菌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迅速。山东省金乡县通过对林下产业的探索,先后发展了林下种植食用菌、林下采摘、林下餐饮,林下养殖畜禽、林下农作体验等,拉长了林业产业链,挖掘了林业发展的潜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盛永贵 《花卉》2022,(8):138-140
概述汇川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研究建议汇川区适宜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总结林下经济发展措施,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要求,得出要实现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因地制宜选择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适度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林下香菇生料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华北地区大面积的林地趋于郁闭,林下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林地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香菇生产已成为林下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的首选模式。鉴于以往的熟料栽培成本高,收益低、污染率高等原因,生产中逐渐摸索出适于华北地区生产的香菇生料地栽栽培技术。1、选地建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南北向的林地。做深10—15厘米,宽60—90厘米,长10米左右的畦床(长度也可视情况而定)。床面修成龟背形,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林业部门一直倡导并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诸多倾斜政策发展林下经济,但是,截至目前,国内的林下经济也多限于在速生树林、果树等林地进行林草、林药、林畜、林菌等生产。笔者自2008年9月份开始,相继在山东的历城区、河北的平泉县等地的高海拔林场内进行了林下栽培仿野生侧耳试验,结果证明:较之传统大棚或菇房设施化栽培,林下栽培无需占用耕地,可免除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60%左右,提高生物学效率40%左右,降低人工管理费用80%;产出的食用菌子实体明显具有野生菇的口感和品味,菌糠废料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同时也降低了人工处理菌糠废料的  相似文献   

18.
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林下栽培灵芝不仅可发展灵芝生产,保护生态,还可发展当地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但灵芝林下栽培过程中常受到一些害虫的为害。为此,阐述林下栽培灵芝主要害虫白蚁、蛞蝓和夜蛾的为害特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害虫方法,实现害虫的安全控制,为灵芝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樱桃采摘进行了地栽食用菌实现果菇同步采摘的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在春天和初夏,地栽灰树花、鸡腿菇、双孢菇、粉红平菇、榆黄蘑、杏鲍菇可以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菇,实现了与樱桃同时采摘,香菇不太适合于樱桃林下栽培。樱桃林地4月中旬至6月中旬10cm地温和最低气温维持在10℃~23℃范围,对于地栽食用菌子实体的发生非常有利。对促进食用菌在观光休闲产业的定位与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成都地区有超过1.87万hm2的花木种植基地。近年来,受国际国内花木产业发展诸多因素影响,花木市场较为疲软,产业面临严峻挑战。2014-2015年,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探索出了花木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等食用菌模式,实现了林、菌在光、温、水、气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2016年该模式在花木主产区温江、郫县等地推广应用,成为当地花木林下经济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根据成都地区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