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多酚的提取与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物质,具有独特的活性功能。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并对未来植物多酚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由石碧、狄莹合著的《植物多酚》是国内有关植物多酚这一重要的天然产物的最新的综论性专著。内容除绪论外共分 4章 :(1 )植物多酚化学 ;(2 )植物多酚的性质 ;(3 )植物多酚的应用及其原理 ;(4 )植物多酚研究领域的几个前沿性问题。每章后附参考文献。该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由科学出版社于 2 0 0 0年 7月出版 ,1 6开精装本 ,48万字 ,每本定价 48元 ,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售。该书从植物多酚的化学结构出发 ,论述其化学、物理及生物化学性质。重点阐述这类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反应、对微生物的抑制、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抗氧化、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花茶组植物花朵及不同花器官中多酚组分的组成和含量,为多酚组分在金花茶植物分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PLC方法测定金花茶组22种植物全开期花朵的花瓣、雄蕊、萼片3类器官中9种多酚组分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解析其与金花茶组植物分类的关系。[结果 ]在所测的9种多酚组分中,GCG、ECG、CG在全部样品中均检测到,而GA、GC、EGC、C、EC、EGCG在不等数量的样品中未被检测到。多酚含量最高的组分为EC,其次是EGC、GCG和ECG,剩余5种组分含量很低,前4种组分是花朵多酚总量的主要成分。在3类器官中,多酚总量及EGC、C、EC、EGCG、GCG、ECG 6种组分含量的排序为:萼片雄蕊花瓣;CG组分含量的排序为:花瓣雄蕊萼片;GA和GC组分含量的排序为:雄蕊萼片花瓣。聚类分析发现,雄蕊多酚组分聚类结果与各分类系统的相似率最高,达80.00%~90.00%,萼片多酚分类结果相似率为75.00%~88.89%,花瓣多酚分类结果相似率为58.33%~81.82%。[结论 ]金花茶花朵中多酚组分含量最高的为EC,主要多酚组分为EC、EGC、GCG和ECG,在3类器官中多酚含量的排序为:萼片雄蕊花瓣。雄蕊多酚组分的聚类结果可以作为金花茶组植物系统分类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酚类物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代谢物质。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的功能活性,已经成为当今研究开发的热点,并在现实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就其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功能活性及应用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5.
葡多酚是从葡萄籽中制取的一种天然植物多酚物质。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科技局赞助下,建立了研究GPC制取和分析测定方法,运用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ESR波谱仪、PCR扩增等先进设备和DNA损伤、mRNA表达、细胞凋亡等技术指标,对GPC的抗氧化、抗血凝作用、抗辐射损伤作用及其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同企业合作进行了GPC产品研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晓娟 《广东园林》2006,28(Z1):60-64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注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从普遍存在的绿原酸到分子量在500—20000范围之间的多酚组分(即植物单宁)植物多酚的变化是很复杂的。从广义上讲,多酚主要可分为两类,即原花色素和以倍酸和(或)六羟基联苯甲酸和它们的衍生物为基础的聚酯化合物。如早期文献报道的,前者相当于凝缩类单宁,而后者则是水解单宁。作为植物的二次代谢物它们具有一些不同的分子特性。它们不仅具有多种多样酚基,而且还有一种和各种天然大分子即蛋白、多糖和核酸以及代谢物如生物碱结合成可逆复合物的倾向。根据这些性质,历史上按“伞”命名法称之为植物单宁。文中还讨论了植物多酚结构的变化因素,以及它们与其它物质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以金叶莸、圆柏和忍冬为材料,分析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在干旱处理下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绿化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在处理的第1~10天酶活性缓慢下降,处理的第10~20天酶活性变化剧烈,第10~14天,3种绿化植物酶活性急速上升,并在14d时达到最大值,14~20d酶活性又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也大致相同,从第1~14天都呈现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14~20天,3种植物的酶活性都急速上升,圆柏的酶活性最高。3种植物在活性氧防御系统中,3种酶协同作用,但前期起主要作用的是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起互补作用,在重度胁迫下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植物多酚的主要特点,包括在木材中的分布、与木材组分之间的作用以及与金属的络合作用;分析植物多酚对木材加工性能的影响,总结植物多酚及其络合物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萜类杀虫剂的拒食、趋避、毒杀和生长调节等活性,萜类抗菌剂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以及萜类除草剂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除草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等角度出发,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活性研究进展,对萜类植物源农用活性物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基于目前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对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深入探讨萜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有望为新型高活性植物源农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Neuroinflammatory processes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any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Microglial cells, the main immune cell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present a target of interest to search for naturally occurring anti-inflammatory products.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polyphenols obtained from the stems of Morus alba. This edible species, known as white mulberry, is frequently studied because of its traditional use in Asian medicine and its richness in different types of polyphenols, some of which are known to be phytoalexins. One new coumarin glycoside, isoscopoletin 6-(6-O-β-apiofuranosyl-β-glucopyranoside) (1) was mainly isolated by CPC (centrifugal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from this plant, together with seven known polyphenols (28).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es including extensive 2D NMR studies. The eight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ies on nitric oxide (NO) production 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BV-2 microglial cells. The absence of cell toxicity is checked by a MTT assay.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中国智能家具的产业现状、技术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查阅、企业实地调研方法,对中国智能家具产业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包括中国智能家具的发展经历和智能家具特征:中国智能家具迎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等多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智能家具产业和技术发展情况:技术体系尚未完全成熟,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加入,技术上必将会进入新的高度,智能家具产品也必将更智能;中国智能家具产品和控制方式逐渐由人为到系统自动控制的方向转变;通过中国智能家具市场和产业情况,对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智能家具单品的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智能家居互联平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交互技术等;最后对中国智能家具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进行了解读。为传统家具产业向智能家具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创新和占领家具市场起到借鉴作用,为世界了解中国智能家具的发展情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给板栗功能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以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得率为考核指标,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板栗仁中多酚物质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  相似文献   

14.
介绍江西森林中药资源概况,以栀子等代表性森林中药为例阐述了江西主要森林中药的研发现状,简述江西林药结合生产经营模式,分析森林中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江西森林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伊春林区生态产业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产业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从伊春林区现有状况入手,简要论述了该地区进行生态产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用新的举措发展生态产业及开发生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伊春林区如何进行生态产业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s aimed at relating the colour of Tabebuia serratifolia (Bignoniaceae family) wood to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ardness and gluing, importan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wood flooring. Samples with standard wood colour and evident chromatic anomalies were subjected to CIELAB colorimetric and gas-chromatography analyses. Red and yellow wood colour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lapachol and dehydro-α-lapachone, respectively, whereas large amounts of polyphenols were found in black parts, together with other quinone compounds. Wood is hardest where lapachol gives rise to a yellow chromatic zone (L1). Delamination tests have shown that polyphenols affect lamella bonding strength. The results may be used by the wood flooring industry to identif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 serratifolia according to its colour and foresee possible problems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张毓雄  汤跃跃 《森林工程》2012,28(1):73-76,89
将调查数据以性别、年龄等自然特征进行匹配分析,发现广东农村民间潜藏着丰富的非物质层面的花文化,女性对花文化的传承具有明显优势,花卉在广东农村社会交往中已经融入民间的精神世界而成为表情达意的沟通媒介。发挥女性对花文化的传承优势,凭借比邻港澳地缘空间,结合民间非物质层面的花文化宣传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花卉,吸纳世界的优秀礼仪文化,将有利于促进广东花卉产业的发展。民间花文化理应为广东花卉产业的新发展增添持续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8.
四川长宁县竹食品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子种类丰富,竹笋加工等竹食品产业是长宁县传统优势产业,但以传统作坊式加工为主,存在笋竹资源利用率低,竹食品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文章在全面分析长宁县竹资源和竹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竹食品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列解决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ASEB栅格分析法为研究方法,评析园区现状。在对枣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农联动、农商联动、农工联动、农旅联动4方面的布局规划。其布局规划的方式具有普适性,对我国省级农高区总体规划制定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