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花菇中硒化物的含量,并通过测定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对笔者试验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花菇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为0.025 mg·kg~(-1),检出限为1.2μg·L~(-1),精密度为3.6%,回收率为103.5%.亚硒酸钠含量为0.017 mg·kg~(-1)。检出限为1.4μg·L~(-1),精密度为3.3%,回收率为101.8%,硒代-蛋氨酸含量为0.015 mg·kg~(-1),检出限为2.3μg·L~(-1),精密度为4.3%,回收率为99.6%。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0 ng·m L~(-1),并且成本低、效率高和操作简便,可用于富硒花菇中各硒化物的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酸水解释放出的糖基化产物中氨基葡萄糖,采用Elite C18色谱柱分离,以68%的0.025 mol·L~(-1) pH 3.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32%甲醇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1),进样体积10μL,柱温35℃。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0.1~100μg·m L~(-1)与氨基葡萄糖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以0.3、0.5、1.0 mg 3个添加水平作回收试验,氨基葡萄糖平均回收率为88.05%~1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2.45%~5.92%;氨基葡萄糖检出限为0.02μg·m L~(-1)。糖基化乳清蛋白中氨基葡萄糖含量为2.03 mg·g~(-1)。RP-HPLC测定法用于乳清蛋白-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产物制备条件优化,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蛋白质-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产物中氨基葡萄糖含量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取仙鹤草愈伤组织增殖以及总黄酮含量高的最优土壤条件,为仙鹤草的培育提供有效依据,研究不同土壤条件对仙鹤草愈伤组织增长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选择源于湖南涟源的仙鹤草作为植株样本,实验设3个处理步骤:1、在土壤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2、在土壤中添加碳源;3、处理在土壤中添加蔗糖。35 d后对各仙鹤草植株愈伤组织增长情况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在土壤中添加1 mg·L~(-1)和2 mg·L~(-1)生长调节剂处理后仙鹤草愈伤组织生长情况相对较差,在土壤中加入较低质量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后,仙鹤草愈伤组织生长情况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30 mg·L~(-1)的蔗糖添加至土壤中形成的仙鹤草愈伤组织增殖速度最快,和其余条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2 mg·L~(-1)生长调节剂吸光度更低,添加30 mg·L~(-1)蔗糖土壤吸光度更高,总黄酮量更高。总之,在土壤中加入较低质量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或在土壤中加入浓度是30 mg·L~(-1)的蔗糖,最有助于仙鹤草愈伤组织增长,添加2 mg·L~(-1)生长调节剂总黄酮量比添加30 mg·L~(-1)蔗糖土壤更高。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拟南芥中总黄酮及相关副产品,研究了检测拟南芥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了检测拟南芥中总黄酮含量的HPLC法。HPLC法色谱条件:C18色谱柱、35℃柱温、256nm检测波长、35%甲醇∶65%水(含0.4%磷酸)流动相、10μL进样量及10mL·min-1流速。标准品芦丁在该色谱条件下,峰型良好,在0.05~1.60 mg·mL-1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0%,RSD小于3%(n=6),该方法适用于拟南芥中总黄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中有效成分含量积累的有效培养条件,以金线莲试管苗为材料,MS+6-BA2.0mg·L~(-1)+NAA 0.2mg·L~(-1)+KT 1.5mg·L~(-1)+琼脂7g·L~(-1)+蔗糖25g·L~(-1)为基础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有机添加物、不同活性炭含量、不同光质等对金线莲试管苗生长过程中多糖、总黄酮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金线莲多糖、总黄酮含量的顺序为光质有机添加物活性炭。光质中蓝光的均值最大,并且蓝光与白光和红光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物中香蕉泥的均值最大,并且香蕉泥与苹果汁和胡萝卜汁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性炭中浓度为1.0g·L~(-1)的均值最大,与1.5g·L~(-1)活性炭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3个因素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状况和多糖、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优化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累积的培养条件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KT 1.5mg·L~(-1)+琼脂7g·L~(-1)+蔗糖25g·L~(-1)+100g·L~(-1)香蕉泥+1.0g·L~(-1)活性炭+蓝光。  相似文献   

6.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浸提法对刺芫荽叶进行浸提,进一步测定该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刺芫荽叶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1mg提取物干粉的抗氧化能力相当(23.2±0.01)μg的没食子酸标准品;总黄酮含量为1 mg提取物干粉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0.96±0.02)μg的芦丁纯品;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1mg提取物干粉的还原力相当于0.72 mmol·L~(-1)的七水合硫酸亚铁;DPPH(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清除作用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0.48 g·L~(-1),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半抑制浓度(IC_(50))为0.43 g·L~(-1),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低于对照的药剂(芦丁、特丁基对苯二酚)。  相似文献   

7.
以槲皮素为标准品,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药材菟丝子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51×10-7 g/L,线性回归方程为y=531.84048x-3.54448,R2=0.99903,线性范围在6.7×10-6~6×10-4 g/L之间;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0.4727 mg/g,样品测定的RSD为1.9514%,平均回收率为89.24%。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用于中药材菟丝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刘珊珊  马先梅  杨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65-17866
[目的]建立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角果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19~0.102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226%,平均回收率为99.36%。测得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为10.12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科学准确,适合用于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李慕春  王飞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110-111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奶花芸豆中的总黄酮含量,标准品为芦丁,测定波长510 nm,参比波长580 nm。结果表明,在0.0025~0.025 mg/mL范围内,标准品的量与吸光度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加标回收率96.33%,RSD为2.67%,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理想。奶花芸豆的总黄酮含量为2.79 mg/g,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泰山女儿茶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测定最佳检测波长510 nm,芦丁质量浓度在8~48 μ·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6),平均回收率99.03%(RSD=1.72%,n=5);多糖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490 nm,葡萄糖质量浓度在5~50 μ·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4),平均回收率99.26%(RSD=1.57%,n=4).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泰山女儿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莲子心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选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化方法,测试其抑菌活性,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莲子心总黄酮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并利用杯碟法,以芦丁为对照,研究了莲子心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莲子心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含量为5.1 mg·mL-1,上样液pH为6,上样量为2 BV,洗脱剂为4 BV 50%乙醇,洗脱剂流速为2 BV·h-1.纯化后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度达50%.莲子心总黄酮对霉菌(青霉、根霉)无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并获得最低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12.
红树莓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醇法提取红树莓总黄酮并建立红树莓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树莓中的总黄酮.芦丁在0.011~0.066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2.2%.红树莓总黄酮含量为21.93%.此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用于测定红树莓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V-17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蜂胶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蜂胶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198mg.g-1,同一样品重复进样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的平均值为1.83%,三个浓度加样回收率的平均值为99.6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分光光度法是检测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一种有效、可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发酵土鳖虫含水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Na NO2-Al Cl3-Na OH比色法在510 nm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与显色剂所形成的络合物吸光度。[结果]所测定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 0,线性范围在0.02~0.10 mg/m L,试验方法的精密度RSD=1.92%,重现性RSD=1.23%,样品回收率95.00%±10.00%,RSD=2.09%。样品重复测定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4.630 8 mg/g。[结论]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土鳖虫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等项内容都符合相关规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卷丹百合、兰州百合为材料,测定D-101大孔树脂纯化处理前后的总黄酮含量,并比较卷丹百合、芦丁和兰州百合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用D-101大孔树脂纯化处理前后卷丹百合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87 9和1.723 4 mg/g,兰州百合在纯化前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650 6和1.326 3 mg/g。卷丹百合总黄酮对O2-.、.OH和DPPH都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且清除效果强于芦丁及兰州百合,表现为:①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4.00 g/L时,对O2-.的清除率达到89.64%,比同质量浓度芦丁与兰州百合分别高出70.58%和2.57%;②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2.40 g/L时,对.OH的清除率为62.83%,而同质量浓度芦丁与兰州百合分别为35.68%和25.35%;③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1.00 g/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47.45%,在同质量浓度下分别比芦丁与兰州百合高出6.82和7.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HPLC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斑蟊素在0.05~1.0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其平均回收率为97.7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斑蝥中斑蝥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醇水提取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在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0.02~0.10 mg/m L时,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精密度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光度为0.420 5,RSD=0.740 7%;在重现性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比为9.091 mg/g,RSD=2.007%;在加样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568%。[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来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以“长富2号”、“玉华早富”苹果树为试材,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研究了枝(梢)秋剪、冬剪后剪口自然暴露空气不同时长后枝(梢)皮层组织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修剪处理后与未修剪情况下枝(梢)皮层组织总黄酮含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2)秋季修剪后,果树秋梢皮层组织总黄酮含量在24 h内均呈波动变化,0~3 h逐渐升高,3~24 h逐渐下降; 修剪处理24 h后秋梢皮层组织总黄酮含量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净增加率达50%以上。3)冬季修剪后,果树1年生枝条皮层组织总黄酮含量24 h以内的变化特征与秋季相同; 24 h后呈现波动变化,表现为24~48 h逐渐升高,48~168 h逐渐下降至初始值左右。修剪能够改变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影响枝(梢)总黄酮含量,可为指导苹果树修剪及枝条剪口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韦玉  高雅  张可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65-3266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火炭母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火炭母总黄酮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3.65x-0.0045,在0.008 64~0.06912 m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2.01%,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1.60%~3.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