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对刺参生长、体成分、免疫能力及氨氮胁迫下免疫酶活力和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影响。试验共配制粗蛋白质含量为20%的试验饲料5种,首先配制不含酶制剂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然后分别以0.04%木聚糖酶、0.10%纤维素酶、0.01%淀粉酶和0.15%复合酶(由0.04%木聚糖酶、0.10%纤维素酶和0.01%淀粉酶组成)等量替代基础饲料配方中的α-淀粉。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体重(4.02±0.04)g的幼参40头。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复合酶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38%(P0.05)、7.63%(P0.05)、1.88%(P0.05)和20.75%(P0.05),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25%/d(P0.05)、0.03%/d(P0.05)、0.01%/d(P0.05)、0.30%/d(P0.05)。2)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壁粗蛋白质的含量(P0.05),添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复合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壁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P0.05)。3)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复合酶显著提高了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P0.05);添加淀粉酶显著提高了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4)在120 h氨氮胁迫过程中,各组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及热休克蛋白70含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除纤维素酶组外,其余加酶组体腔液中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综上,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或其复合酶均能显著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体成分,提高免疫能力,木聚糖酶的促生长作用更明显,而淀粉酶的促免疫作用更明显。氨氮胁迫下,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或其复合酶均能使刺参更迅速和强烈地表现出免疫抵抗反应。  相似文献   

2.
将复合酶制剂按照0、100、200、800 mg/kg的比例分别添加到刺参基础饲料中,制成等能(38.34 kJ/kg)等氮(13.25%±0.5%粗蛋白质)饲料A、B、C、D,分别投喂体重为(0.65±0.02)g的刺参,饲养60 d,研究其对刺参生长、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D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提高了11.52%(P0.05),其余各组间饲料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合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腔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相比对照组提高了40%~200%;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酶后B组和C组的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后,各组间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2%复合酶的C组,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脂肪酶(LPS)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随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脂肪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复合酶可以改善刺参生长性能,提高刺参免疫酶和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选择60头体重约35kg的“长加”二元杂交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2组,分别饲喂不含和含0.2%复合酶制剂(内含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早籼稻型饲粮,进行了为期70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后期进行了消化试验、采样分析。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复合酶制剂使目增重提高了8.78%(P〈0.05),料重比降低了9.42%(P〈0.05);消化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使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2.73个百分点(P〈0.01)、8.84个百分点(P〈0.05)和16.97个百分点(P〈0.01)。添加复合酶制剂使空肠、回肠内容物粘度分别降低了7.08%(P〈0.01)、6.78%(P〈0.01),粪中大肠杆菌数、腹泻频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81.29%(P〈0.01)、37.00%(P〈0.05)。消化性能指标分析显示,添加复合酶制剂组十二指肠内容物总蛋白水解酶、A-淀粉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99.07%(P〈0.01)和18.38%(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0.025%、0.050%、0.100%、0.200%和0.400%的纤维素酶,配制6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1.44±0.01)g的幼刺参49 d,以研究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对幼刺参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头刺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025%~0.100%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幼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 (P<0.05),降低饲料系数(FCR) (P<0.05),其中0.100%组的SGR最高和FCR最低.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对幼刺参的摄食率(FI)和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d)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DCp)随着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其中0.100%组的ADCd和ADCp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00%组的ADCd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AD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后幼刺参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AMS)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0.100%、0.200%和0.400%的纤维素酶分别对前肠、中肠和后肠AMS活性作用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0.100% ~0.200%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幼刺参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促进幼刺参生长,提高其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综合考虑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在幼刺参饲料中纤维素酶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  相似文献   

5.
作者综述了3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60、吐温80和SOLFA-850)在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添加0.05%和0.10%的吐温80.显著提高了体外混合瘤胃微生物培养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大麦葡聚糖酶等胞外酶的总产量(P〈0.05),胞外和胞内果胶酶的总产量不受影响。吐温60也能促进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不过需要较高的浓度水平。SOLFA-850能极显著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P〈0.01)。添加吐温80显著促进瘤胃内非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而对纤维分解菌的生长影响不大。添加SOLFA-850能增加总可计数菌的数量,但不影响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吐温80也能显著增加瘤胃内真菌和原虫的数量。瘤胃灌注吐温80或SOLFA-850能增加瘤胃pH、氨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干物质降解率和奶牛产奶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至少可归结为:①增加酶的释放量和/或增强酶的活性;②促进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今后可能成为一种新型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使按饲料行业常规的推荐水平加入饲料中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及α-淀粉酶更容易进行定量测定。这些方法必需借助缓冲液通过搅动提取饲料中的酶,随后利用径向扩散技术对提取物活性进行定量分析。在一个很大的活性范围内,可观察到水解底物圈的直径和所测定酶活性的对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对按1kg/t的浓度添加纤维素酶、蛋白酶和仪一淀粉酶的饲料进行酶活性分析后,分别获得了(104±11.7)%、(91.3±6.74)%和(126±29.5)%的净添加酶活性回收率。在常规的添加水平下,相似的方法并不能充分证明对木聚糖酶的敏感性。在未添加酶的饲料中,测得的内源性纤维素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活性分别相于于按1kg/t水平添加酶后所添加酶活性的(6.4±0.47)%、(6.6±0.82)%和(29.0±14.1)%。这些方法在技术上易懂,并且将使得测定饲料加工过程(如饲料的高温制粒)酶稳定性变得更容易,同时能够对添加酶的动物饲料进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1.酶制剂饲用酶制剂的种类主要有植酸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葡聚糖酶等,而商品酶制剂大多是复合酶制剂。如溢多酶等。(1)据报道:植酸酶在蛋鸡中应用时,具有分解蛋鸡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盐;减少无机磷的用量,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可提高产蛋率、产蛋量和经济效益。适量添加植酸酶还可提高饲料能值和营养浓度。(2)复合酶制剂主要由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组成。使用酶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在蛋鸡中使用复合酶可提高产蛋率2.23%,提高饲料转化率11%,…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纤维类型和酶添加水平对鹌鹑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080只平均体重一致的1日龄鹌鹑随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纤维类型(麸皮和统糠),酶添加水平为0和50 mg/kg,试验期为28 d。结果:统糠组鹌鹑的末重及饲料效率较麸皮组分别显著提高0.29%和3.13%(P<0.05),而50 mg/kg酶组鹌鹑的末重及饲料效率较0 mg/kg酶组分别显著提高0.26%和3.13%(P<0.05)。无论日粮添加酶与否,统糠组鹌鹑十二指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及空肠相对重量均显著高于麸皮组(P<0.05),而日粮添加50 mg/kg复合酶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及十二指肠和回肠相对重量(P<0.05)。统糠组鹌鹑血清尿酸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低于麸皮组(P<0.05),无论日粮纤维类型如何,添加50 mg/kg复合酶显著降低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P<0.05)。结论:日粮添加统糠作为不溶性纤维可以提高鹌鹑的体重、饲料效率、十二指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同时无论纤维类型如何,补充50 mg/kg复合酶均可降低鹌鹑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 [关键词]纤维|酶|鹌鹑|消化酶|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9.
复合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2周龄健康无病商品代办罗斯蛋鸡60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只。两组基础日粮及饲养管理相同,试验组日粮添加复合酶—8681kg/t,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6周。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9.15%(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8.3%(P<0.05),破软蛋率降低0.99%(P>0.05),蛋壳厚度增加5.7%(P<0.05),经济效益提高7.46%,而蛋比重和哈夫单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868,对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效果明显,同时对改善蛋壳品质,降低破软蛋率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瘦肉型猪杂交组合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菊英  金韶军 《养猪》2001,(1):22-23
本试验研究了早籼稻饲粮中添加NSP酶对生长猪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早灿稻饲粮中添加NSP酶制剂使生长猪日增重提高了11.18%(P<0.05),料重比降低了9.42%(P<0.05);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8.76%(P<0.01)、16.04%(P<0.05)、108.57%(P<0.05);腹泻率、粪便大肠杆菌数分别下降了37.00%(P<0.05)、81.29%(P<0.05)。  相似文献   

11.
12.
本试验旨在评价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84头初始体重为(7.22±0.22)kg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复合酶组仔猪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复合酶制剂(包含4 000 U/g纤维素酶、1 500 U/gα-淀粉酶、150 U/gβ-葡聚糖酶和3 000 U/g中性蛋白酶)的试验饲粮。饲养期为35 d,分为前期(1~14 d)和后期(15~35 d)2个阶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全期的料重比(F/G)(P<0.05),并有降低前期(P=0.09)及后期F/G(P=0.05)的趋势;复合酶组断奶仔猪前期及后期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前期有机物(OM)(P=0.07)、粗蛋白质(CP)(P=0.09)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8)以及后期CP(P=0.07)和GE的表观消化率(P=0.09)有提高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14天,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趋于增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6);在试验第35天,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对血清其余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增强了空肠和回肠黏膜蔗糖酶以及回肠黏膜乳糖酶和胰脏胰脂肪酶活性(P<0.05),趋于增加空肠黏膜麦芽糖酶活性(P=0.07)。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复合酶制剂能通过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以及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来改善断奶仔猪机体健康水平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越冬饲料对蜜蜂中肠消化酶活性、组织发育状态以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便为广大蜂农选择越冬饲料提供参考。在2015年10月底选取群势相当的本地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越冬蜂群(群内无储备越冬饲料脾)9群(5框蜂/群),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3群/组),从11月2号开始分别以蜂蜜(蜂蜜组)、果葡糖浆(果葡糖浆组)和白砂糖水(白砂糖∶水=2∶1,蔗糖组)为越冬饲料进行饲喂,饲喂至11月下旬蜂群进入越冬期。整个试验期为2015年10月底至2016年3月初。分别于越冬前(11月初)、越冬中期(1月初)和越冬后(3月初)采集蜜蜂中肠,测定中肠消化酶(淀粉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在越冬中期采集蜜蜂中肠用于中肠组织发育状态和抗氧化酶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过氧化氢酶(CAT)]相对表达量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越冬中期,果葡糖浆组和蜂蜜组的蜜蜂中肠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蔗糖组(P0.05)。在越冬中期和越冬后,饲喂不同越冬饲料的蜜蜂中肠内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越冬中期,果葡糖浆组的蜜蜂中肠内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蔗糖组和蜂蜜组(P0.05)。蜂蜜组和蔗糖组的蜜蜂中肠肠壁厚度极显著大于果葡糖浆组(P0.01),且蜂蜜组和蔗糖组的蜜蜂中肠隐窝深度也极显著大于果葡糖浆组(P0.01)。在越冬中期,蔗糖组的蜜蜂中肠So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蜂蜜组和果葡糖浆组(P0.05)。由此得出,蜂蜜能够提高越冬蜂中肠消化酶活性,蜂蜜和白砂糖有利于越冬蜂中肠组织的发育,而且白砂糖能够提高越冬蜂中肠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因此,蜂蜜和白砂糖比果葡糖浆更适合作为蜜蜂的越冬饲料。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或发酵苜蓿草粉对鹅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62只狮头鹅,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5%、10%、15%和20%的苜蓿草粉或发酵苜蓿草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苜蓿草粉或发酵苜蓿草粉对鹅的平均日增重产生显著二次和交互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的线性和交互无显著影响(P0.05),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10%发酵苜蓿草粉组,鹅的平均日增重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9.48%(P0.05)。2)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有显著交互影响(P0.05),5%、10%苜蓿草粉组及5%发酵苜蓿草粉组血清GSH-Px、SOD和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胃蛋白酶、胰脂肪酶、十二指肠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或发酵苜蓿草粉对胰蛋白酶、胰淀粉酶活性产生显著二次和交互影响(P0.05)。10%苜蓿草粉组胃蛋白酶、胰淀粉酶、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5%苜蓿草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鹅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苜蓿草粉或发酵苜蓿草粉可以促进其生长,提高血清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添加发酵苜蓿草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厌气肉肝胃酶消化汤澄清度,在生产中进行了一些试验,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消化酶活性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明海  高峰 《中国家禽》2008,30(11):23-26
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小肠消化酶活性和代谢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添加0.1%复合酶组,结果表明:酶制剂对玉米-豆粕型饲料的能量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净蛋白利用率较对照组提高8.56%(P<0.05);试验组20日龄肉鸡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35日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日龄肉鸡血糖浓度、20日龄和35日龄肉鸡血清尿素氮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米糠日粮添加酶制剂对雏鹅胰腺和食糜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 16只 7日龄雏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饲以米糠 (占 30 % )基础日粮 ,试验组添加 0 .2 %的浙江产品粗酶制剂。试验期为 2周 ,2 1日龄扑杀 ,采取胰腺组织和小肠食糜 ,测定其中的消化酶活性和pH值。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较 ,酶制剂使雏鹅 :①胰腺组织中蛋白酶活性低 7.4 3% (P <0 .0 5 ) ,空肠中高 14 .0 6 % (P <0 .0 5 ) ;②胰腺组织中脂肪酶活性低 2 7.2 0 % (P <0 .0 1) ,空肠和回肠食糜脂肪酶活性分别低 2 8.5 7% (P <0 .0 5 )和 13.6 4 % (P <0 .0 5 ) ;③胰腺组织中淀粉酶活性变化不大 ,十二指肠活性高 17.2 9% (P <0 .0 5 ) ,回肠低 14 .0 8% (P >0 .0 5 ) ;④各段小肠食糜pH值变化不大 (P >0 .0 5 )。以上结果表明 :酶制剂通过作用于米糠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 ,解除了抗营养效应 ,提高了十二指肠食糜中淀粉酶和空肠食糜中蛋白酶的活性 ,加强了对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 ,促进了雏鹅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王斌  刘建军 《猪业科学》2003,20(8):51-52
选用3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仔猪40头,研究了硫酸粘杆菌素、活菌制剂及酶制剂在基础日粮中单独使用与配合使用对促进仔猪生长及防治腹泻的效果。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其中以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mg/kg与添加活菌制剂200mg/kg配合使用效果最明显,比对照组提高了16.7%(P<0.05)。在饲料转化率方面,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mg/kg不明显,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mg/kg 活菌制剂200mg/kg和硫酸粘杆菌素20mg/kg 酶制剂1g/kg两组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从防治腹泻情况看,对照组仔猪腹泻率28%,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mg/kg腹泻率8.5%,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mg/kg 活菌制剂200mg/kg和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mg/kg 酶制剂1g/kg两组未见腹泻。利用硫酸粘杆菌素,特别是将其分别与活菌制剂和酶制剂配合使用,对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以及防止仔猪腹泻发生都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粕型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264只健康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鸭.1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1(由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葡聚糖酶组成)100 mg/kg,3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2(由聚...  相似文献   

20.
蚯蚓纤溶酶是从蚯蚓中分离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有抗凝溶血栓、抗癌抗肿瘤、抗炎、神经修复等作用,在临床上是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的有效药物。本文对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与药理作用加以概述,为临床蚯蚓溶栓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