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菜绿60是从青麻叶材料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1-4-2和从国外引进的早熟一代杂种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3-5-60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球近似直筒形,花心,球高30 cm,横径12 cm,单球质量1.2 kg,一般产量35 496 kg·hm~(-2),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耐热,早熟,生育期52 d(天)。  相似文献   

2.
中甘21是以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1-216为母本,自交亲和系87-534-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春季种植早熟性好,定植到收获50~55 d(天),叶球圆球形,球高14.8 cm,宽14.5cm,中心柱长6.3 cm,单球质量1.0~1.5kg,球色绿,不易裂球,品质优,外观美观.每667 m2产量3 800~4 000kg.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等地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3.
秋甘4号是以CMS95100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自交系98017-3-5-6-5-2-2为父本配制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属中早熟秋甘蓝,从定植到收获70~75d(天)。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60cm,外叶15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多,叶缘无缺刻。叶球圆球形,色绿,紧实,不易裂球,球高18.5cm,宽17.5cm,中心柱长5.8cm;平均单球质量2kg,质地脆嫩,品质佳;抗病毒病,中抗黑腐病。一般每667m2产量为3500kg左右,适于华北、华南、西北、西南等地区作中早熟越夏甘蓝或秋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4.
白黄瓜新品种蔬研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研2号是以白黄瓜97-17强雌性系为母本,白黄瓜2016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极早熟强雌性白黄瓜杂交种。该品种极早熟,瓜条圆筒形,白色或绿白色,白刺,瘤小而稀,心腔小,果肉厚,耐贮运,瓜长约28em,单瓜质量约280g。耐低温,抗枯萎病、疫病和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适宜早春大棚早熟促成栽培或春季早熟栽培。每667m^2前期产量约1644.15kg,总产量约4286.52kg。  相似文献   

5.
 ‘赣苦瓜4 号’是以强雌系Q0702-10 为母本,高代自交系BK0703-1 为父本配制的苦瓜一 代杂种。早熟,主蔓第一雌花节位8 ~ 10 节,雌花率高。果实长棒形,绿白色,果面瘤粒饱满,光泽度 好,商品性极佳。果长30 ~ 35 cm,横径6 cm,肉厚1 cm,单瓜质量400 g。肉质脆嫩,品质优良。一般 产量45 ~ 60 t · hm-2。  相似文献   

6.
赣优1号是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苦瓜强雌系Q11-2为母本,早熟高代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绿白色苦瓜一代杂种,具有特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是春季早熟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目前已在江西各地区示范推广,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早杂5号大白菜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早5-4和011W-8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其中011W-8是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从庆农601中培育出的一个纯系;早5-4是从台湾引进的耐热2号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该品种中桩类型、早熟耐热,叶淡绿色,叶面光滑无毛,叶柄宽,绿白色,生长势强,整齐度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夏秋作小白菜栽培,播后30天收获,每667 m2产量2 000 kg,秋季作半结球栽培,生育期22天,667 m2产量2 200 kg.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方品种———杨行黄瓜属南华系春性早熟种 ,是上海地区早熟黄瓜的当家品种 ,栽培历史悠久 ,曾以早熟优质著称于世。但由于长期的生产性种植 ,种性混杂退化 ,抗性、商品性差 ,产量低 ,已不适应当时的生产、消费需求。如何改良和培育新品种成为当时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 ,我们于 1986年开始从杨行黄瓜生产种混杂群体中通过 4年的系统选择 ,获得了遗传性变异的早熟单株材料 ,代号为 87-杨 2 9- 3S(2 ) 5S ,简称杨 5。通过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 ,其前期产量比杨行黄瓜增产 33 3%~ 4 3 8% ,总产量增产 19 6 %~2 1%。其商品性、品质…  相似文献   

9.
攀杂苦瓜7号是以强雌系回一7-3-2为母本,以自交系B15-1-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早熟、丰产、生长势中等、主蔓长3.5 m左右,分枝性中等,侧枝3~5个,第一雌花节位9节左右,果实长纺锤形,果皮绿白色,平均瓜长29.4 cm,平均瓜粗5.6 cm,平均肉厚0.8 cm,平均单瓜质量269.0 g,味甘苦,质脆,口感好,田间抗白粉病,在四川省4 a多点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820.5 kg,比对照蓝山大白苦瓜增产11.49%,适宜长江以南海拔1 400 m以下区域越冬保护地栽培及夏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长绿二号是青岛市农科院育成的强雌性、早熟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特高产、特早熟、特抗病,丰产潜力大,适合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 1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瓜蔓较细,叶中等大小,侧枝少,一般从第2或第3节起节节有瓜,并且多数有2个瓜。瓜为圆筒形,皮色绿,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瘤深褐色、小而稀少。瓜长24cm左右,横径2.4cm,单瓜重110g左右,肉厚味浓质优,商品性好。特别早熟,瓜的膨大速度特快,早期产量和总产均  相似文献   

11.
番茄新品种扬粉93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粉 931的母本是由美国品种OregonSpring和从北京引进的早霞杂交后代经多代单株选择出的优良株系 88 6 5 9 4,父本是从美国引进的PGY90 91多代自交后代与江苏的矮黄粉杂交后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 88 1 1 1 2 1。该一代杂种适于保护地早熟栽培 ,抗TMV ,中抗CMV。植株为有限生长类型 ,低温下单性结实 ,果实粉红色 ,可溶性固形物 4 .5%以上 ,品质优良。早熟高产 ,每6 6 7m2 产量 4 0 0 0kg左右 ,已在江苏地区推广种植 2 0 0hm2 。  相似文献   

12.
银玉苦瓜系湖北省农科院和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早熟,生长势强,始花节位8~10节;坐瓜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每节或隔节一瓜;瓜长35~40 cm,横径4~5 cm,长棱形,单瓜质量约350 g,皮玉白色,瘤状明显,瓜肉厚1.2-1.4cm;肉质绿白色、脆嫩、苦味适中;抗病、耐热、耐贮运。一般667m2产量4000kg,高产田4500kg。适宜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大棚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中早熟甘蓝新品种惠丰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秋甘蓝种质资源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和从黑叶小平头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 9117-7为亲本育成了一代杂种惠丰3号。该品种中早熟;外叶深绿色,叶球呈扁圆形略鼓,结球紧实,球叶脆嫩,风味好;耐热性较强,高抗病毒病、黑腐病;667 m2平均产量秋季5000 kg左右,春季7000 kg左右。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蓝山苦瓜中变异后代自交系G02-1为母本,以衡阳早白苦瓜G01-1为父本选育成的早熟苦瓜一代杂种春华苦瓜,从播种至始收75天左右,果实表皮绿白色,长圆筒形,突瘤,瓜形美观,单瓜质量380 g左右,平均每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抗白粉病和疫病.适宜长江流域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胶白 6号是由胶州市胶白蔬菜育种中心用自交不亲和系 90 2 12和自交不亲和系 91 10 8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母本是从日本夏阳 30 3杂交种中选育出的优良单株 ,经过 4a(年 ) 7代的单株分离选育出叠抱、深绿、植株矮小、生长势强、特早熟〔4 0d(天 )〕的自交不亲和系 90 2 12 ,据 1992年测定 ,其系内异交亲和指数大棚内为 0 ,露地的为 0 .19。父本 91 10 8是 1991年从大连 6 0天中选出无毛、抗病性强的优良单株 ,通过 4a(年 ) 5代的选育 ,育出具有生长势强、叶色绿、生长速度快、花期晚、不易抽薹的自交不亲和系。其系内异交亲和指数大棚内…  相似文献   

16.
‘劲绿60’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1C63-1-1和02C54-1-2配制而成的适用于春秋两季露地栽培的两用型甘蓝一代杂交种,表现为中早熟,从定植到收获55~60 d。叶球圆球形,绿色,单球质量约1.6 kg;质地脆嫩,品质优良,商品性佳。极耐裂球和未熟抽薹,高抗枯萎病和霜霉病,中抗黑腐病。适合在北京、河北、甘肃和陕西等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平均产量分别为77.53和76.69 t·hm-2。  相似文献   

17.
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省豇豆主栽品种春季栽培雨水较多,易出现徒长的问题,选择较耐肥、不易徒长的长豇3号为母本,齐尾青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10代的系统选育,育成不易徒长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该品种早熟,春季栽培全生育期100~110 d(天),播种至始花65~75 d(天)|夏秋栽培全生育期90~100 d(天),播种至始收45~50 d(天)。植株蔓生,3~5个分枝,主蔓长约3 m,第1花序节位3~5节,每1花序结荚2~4根。主侧枝均能开花结荚,花淡紫色,豆荚绿白色,荚长约59 cm,横径约0.84 cm,单荚质量约28 g,单荚种子数18粒,田间调查对煤霉病和锈病的抗性与对照之豇28-2相当,比较耐肥。每667 m2豆荚产量2 500 kg左右,适合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8.
台选一号豇豆系1994年从我国台湾省引进.通过春季品比试验,表现较好,并于当年秋季进行警种。1995年春经生产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良好的商品性和较高的前期产量。几年来,经我县科技人员的精心选育,对孩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选择出优良的单株、单荚。该品种表现为早熟,丰产,优质。近两年,台选一号豇豆在我县已形成一定的栽培面积,1996年该品种的亩产值已达到4800-5000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蔓生型,生长势强.早熟,以主蔓结荚为主,植株下部测蔓1-3个不等。主蔓第4节着生第一花序,总状花序,着生4朵以上单花,花白色带紫,花柄特长,每花间隔1-2叶。主蔓第4节第一  相似文献   

19.
苹果新品种-绿帅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伊凯  刘志  张景娥  杨锋 《果树学报》2005,22(3):294-295,F002
通过17年的系统调查和观察,果实理化性状分析,综合性状评定,区域试验.抗寒能力鉴定等试验研究,从金冠实生后代中选育出中早熟苹果新品种一绿帅(初选系代号7-8,复选系编号384-8,决选系编号384-8)。其果实单果重245g,果面黄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8%,酸含量0.34%,果实生育期为90d,室温可存放15d,对苹果腐烂病、粗皮轮纹病抗性较强,可在金冠品种适栽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绿芦笋大棚早熟栽培,可在已培育2-4年的根株上于1-3月扣棚,比露地生产提早采收20-30天,增产增效显著。1土壤选择芦笋为多年生深根作物,喜阳光,有肉质贮藏根,故种植土壤必须地下水位低,阳光充足。如果在土层深厚、排灌好的沙质土壤上种植,有利于高产、稳产。2培育壮苗2.1育苗时间:5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