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肉仔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白介素-2(IL-2)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浓度的EGB分别加入到体外培养的由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肉仔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再分别采用MTT法、ELISA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和IL-2的分泌量。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3.33、6.67、13.33、20.00、26.67和33.33 mg.mL-1的EGB能显著促进由ConA诱导的肉仔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2(P0.05),其中质量浓度为20.00 mg.mL-1的EGB作用效果较好,表明EGB在体外能促进由ConA诱导的肉仔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2。  相似文献   

2.
用MTS比色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板蓝根多糖对体外培养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板蓝根多糖对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FN-γ和NO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多糖能显著促进猪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同时又能协同ConA或LPS诱导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5);能显著促进由ConA诱导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抑制IL-2的分泌,对IL-4分泌的影响不明显;低剂量板蓝根多糖能显著促进NO的分泌(P<0.01).  相似文献   

3.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polysaccharide,SP)对正常猪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其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后培养活性的影响,并用Griess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试验结果表明:25~400μg.mL-1的SP能协同伴刀豆球蛋白(ConA)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400μg.mL-1的SP显著促进脂多糖(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SP提高正常猪脾细胞体外培养不同时间段的NO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SP提高PRRSV感染的猪脾细胞体外培养分泌NO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培养8 h时200μg.mL-1SP、12 h时100~400μg.mL-1SP、24 h时100μg.mL-1和400μg.mL-1SP均能显著地促进NO分泌(P<0.05)。400μg.mL-1SP极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猪脾细胞分泌IL-2(P<0.01),100μg.mL-1和400μg.mL-1SP显著促进PRRSV感染猪脾细胞IL-2和IFN-γ的分泌。结论:马尾藻多糖通过促进猪脾细胞增殖和分泌NO、IL-2和IFN-γ来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和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磺酰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选用SRB法对淋巴细胞含量(1×105,1×106,2.5×106,5×106,7.5×106和1×107 mL-1)、ConA质量浓度(5.0,7.5,10.0,12.5和15.0μg/mL)、培养时间(36,48,60h)3个因素进行组合设计培养T淋巴细胞,每个组合设3个重复,SRB显色后用酶标仪在492nm波长处测量OD492值,计算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筛选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淋巴细胞含量1×106 mL-1,ConA质量浓度5.0μg/mL,培养时间48h。【结论】确定了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ConA质量浓度、培养时间及淋巴细胞含量,证实用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可靠,是切实可行的淋巴细胞数量与活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 6(IL - 6)、白细胞介素 - 8(IL - 8)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囊虫病 9例治疗前后的血清 TNFα、IL - 6、IL - 8和 s IL - 2 R的含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 5个疗程治疗 ,9例治疗后的血清 TNFα(0 .2 3± 0 .35) μg· L- 1、IL- 6(0 .0 7± 0 .0 9) μg· L- 1、IL- 8(0 .1 0± 0 .0 1 ) μg· L- 1和 s IL- 2R(1 52 .62± 56.34) U/ m L的水平与治疗前比呈显著下降 (P<0 .0 5)。结论 :囊虫病患者血清 TNFα、IL- 6、IL - 8和 s IL- 2 R水平的变化与囊虫病患者体内囊虫的多少存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雏鸡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后IL-2及IL-2R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鸡经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免疫后,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活性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显著升高(P < 0.01,P < 0.01和P < 0.01,P < 0.05),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 < 0.01,P < 0.01和P < 0.01,P < 0.01);雏鸡经HVT疫苗免疫后,脾脏T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显著增加(P < 0.05),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导活性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虽见升高和增加,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免疫后攻毒的方法研究了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免疫后对不同免疫组仔猪机体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各免疫组仔猪的IL-2、IL-4、IFN-γ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E/SA组IL-2、IL-4和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含量分别由免疫前的105.05、105.33、67.50pg.mL-1升高到免疫后的194.03、342.50、296.50pg.mL-1;TNF-α水平变化不显著.试验证实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疫苗能够促进仔猪IL-2、IL-4、IFN-γ的分泌,并引起宿主抗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脾脏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进而探讨亚硒酸钠调节机体免疫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从BALB/c小鼠脾脏中分离淋巴细胞,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0、10~(-8)、10~(-7)、10~(-6)和10~(-5) mol/L)的亚硒酸钠培养基培养48 h后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筛选出最适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最后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48 h后培养液中IFN-γ、IL-1β、IL-4和IL-6的分泌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7) mol/L亚硒酸钠处理使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提高,且培养液中IFN-γ、IL-1β、IL-4和IL-6的分泌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0.34、2.15、1.06和6.68倍(P<0.05)。[结论]亚硒酸钠可能通过调节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地龙注射液免疫活性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英姿  周铁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14-17515
[目的]探讨地龙注射液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地龙注射液体外培养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MTT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地龙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IL-2的影响。[结果]地龙注射液能显著地直接或协同ConA或LPS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也能极显著地增加IL-2的分泌量。[结论]该研究表明地龙注射液具有较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1日龄AA肉用仔鸡为实验动物,以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白细胞介素 2(IL 2)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同健康雏鸡相比,脾T淋巴细胞IL 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P>0 05)和显著降低(P<0 05)。MD发病率35 0%,死亡率12 5%。  相似文献   

11.
为选择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中药多糖及其最佳作用剂量,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紫锥菊多糖(EPPS)、板蓝根多糖(IRPS)、黄芪多糖(APS)、山药多糖(CYPS)和牛膝多糖(ABPS)等5种中药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PS,IRPS,APS,CYPS,ABPS均能显著地直接或协同LPS,ConA诱导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5);5种多糖促进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多糖浓度密切相关,且不同多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小鼠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的转化及分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研究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ndometrial Epithelial Cells,EECs)和基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s)培养上清液,对离体培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Cells,PBMC)的增殖转化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分泌活性的影响。【结果】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均可无种属差异地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山羊PBMC的增殖转化,同时抑制植物血球凝素(Plant hemaggluti min PHA-P)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和山羊PBMC分泌IL-2的活性,但对PHA-P诱导的IL-4分泌有促进或协同作用。【结论】EECs和ESCs通过影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山羊PB-MC的增殖转化与分泌活性,优势活化Th2型淋巴细胞,在子宫局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体外试验观察雌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重组蛋白(rHco-gal-m/f)对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多种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用2岁健康山羊5只,分别从颈静脉无菌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以ConA或LPS刺激的同时分别加入0 μg•ml-1,10 μg•ml-1、20 μg•ml-1和40μg•ml-1的rHco-gal-m/f,进行体外培养。用RT-PCR方法,以肌动蛋白基因(β-actin)作内标,定量分析单核淋巴细胞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丰度。【结果】重组雄性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rHco-gal-m)可以抑制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重组雌性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rHco-gal-f)可抑制IL-1β、IL-4、IFN-γ and TNF-α的转录,也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重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能降低多种细胞因子在体外的转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免疫应激对断奶仔猪脾脏、胸腺和外周血白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头健康断奶仔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组注射100 μg•kg-1 BW的脂多糖(LPS)建立免疫应激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分离血浆和白细胞待测,然后立即屠宰仔猪,取脾脏和胸腺,通过Western blot 测定脾脏、胸腺和白细胞中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仔猪,导致血浆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皮质醇和前列腺素E2含量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含量显著降低(P<0.05);LPS刺激导致血浆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LPS刺激导致脾脏(P<0.05)、胸腺(P<0.1)和白细胞(P<0.05)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脂多糖剌激可提高仔猪脾脏、胸腺和外周血白细胞PPARγ蛋白的表达,显示PPARγ可能参与仔猪免疫应激的调控,可能成为缓解仔猪免疫应激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日粮添加精氨酸对肥育猪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大×长)三元杂种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精氨酸日粮.测定试验猪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脾脏IL-2、TNF-α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日粮添加精氨酸对肥育猪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精氨酸可显著增加单核细胞数和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增殖活性及血清IgG和IL-2水平,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数和百分比及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加脾脏IL-2和IFN-γ表达水平,降低TNF-α表达水平.结果提示,精氨酸可通过调节肥育猪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马尾藻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分离提取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polysaccharides,SP),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马尾藻多糖对氧化应激态鸡脾脏淋巴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分泌水平及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提取率为152.8 g/L;马尾藻多糖浓度为100、200、400 mg/L时,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H2O2浓度为50 μmol/L时,能诱导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马尾藻多糖浓度为400 mg/L,与细胞共孵育4h或12h,能显著增加氧化应激态细胞内GSH含量;共孵育培养8h,能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态细胞的NO水平.马尾藻多糖能促进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并通过调节细胞内GSH和NO水平,提高免疫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桔梗皂苷D对小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制备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悬液。分别培养这2类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旋咪唑处理细胞)及25,50,75 和100 μg/mL桔梗皂苷D组,采用MTT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淋巴细胞IL-2、IL-4和巨噬细胞TNF-α、IL-12分泌的影响。【结果】桔梗皂苷D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可刺激淋巴细胞IL-2、IL-4和巨噬细胞TNF-α、IL-12的分泌,其中以50 μg/mL组效果最佳。【结论】桔梗皂苷D能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8.
运输应激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细胞因子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运输应激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不同运输时间的猪血清稀释后单独或与植物血凝素A(PHA)和脂多糖(LPS)混合后分别刺激正常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另用ELISA方法检测试验猪血清中IL-1β、IL-2、IL-4、IL-6、IL-10及TNF-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与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1 h、2 h、4 h的运输应激后,1﹕32稀释的受试猪血清对T、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有影响,都是先升高,并以1 h运输猪血清的刺激能力最强(P<0.05),随后开始下降,到4 h时降到最低。血清IL-2、IL-6、IL-10的含量变化均是在运输后1 h时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并在4 h时降到最低。其中IL-6、IL-10在4 h时和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的下降(P<0.01),IL-24 h和1 h相比也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IL-1β、IL-4及TNF-a等3种细胞因子含量运输前后和运输过程中均没有显著性的变化。【结论】运输应激可引起猪免疫机能的变化,且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存在时效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IL-6的水平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猪应激性免疫机能变化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筛选出具有增强鸡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硫酸化多糖复方。以前期筛选出的硫酸化黄芪多糖sAPS60、硫酸化淫羊藿多糖sEPS5和硫酸化香菇多糖sLNT2组成4个复方sPSP1、sPSP2、sPSP3和sPSP4,测定它们对鸡脾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后,取安全浓度范围内的各复方分别单独或与植物血凝素(PHA)、细菌脂多糖(LPS)或伴刀豆素球蛋白(ConA)加入到培养的鸡脾脏或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4种硫酸化多糖复方可以单独或协同PHA、LPS显著刺激鸡脾淋巴细胞增殖、协同ConA显著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综合评价以sPSP1、sPSP2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0.
牛磺酸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牛磺酸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本实验体外设计了终浓度为0.5、5、50、和500μg/mL四个浓度梯度。开展了Tau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Tau对LPS刺激的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β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对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反应无显著作用。Tau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无显著作用,但当浓度较高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au对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具有极显著的增强和调节作用;Tau在较高浓度时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gG也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牛磺酸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