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尝试提取鲫(Carassiusauratus)肠道菌群总DNA,为研究鱼类肠道菌群结构提供依据。以鲫肠道内容物为样本,用PBS多次洗涤,离心样品,沉淀菌体。使用试剂盒法提取肠道菌群总DNA,电泳结果显示,样品DNA条带明亮,无降解现象,可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通过设计的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得到较清晰的图谱,条带整齐;表明采用该方法提取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的DNA较为简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
9种鱼类非放射性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DIG标记Jeffreys人源小卫星33.6和33.15为探针,与青鱼、草于、鲢、鳙、鲤、团头鲂、鳜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基团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获得多态性丰富的个体特异性DNA指纹图谱,建立了9种鱼类的非放射性DNA指纹图谱。用DIG标记小卫星探针制作鱼类DNA指纹图谱安全可靠,克服了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探针制作鱼类DNA指纹图谱的限制和不足,拓宽了鱼类DNA方图谱的应用范围9  相似文献   

3.
动物线粒体DNA研究及在鱼类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夏德全 《水产学报》1998,22(4):364-370
mtDNA是核外遗传物质,呈母系遗传[Bresch1984]。由于其结构简单,易于分离,进化较快等特点[Brown1974],在动植物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物种及品系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线粒体DNA酶切技术在国外已被遗传学家用于鱼类种群遗传结构及品...  相似文献   

4.
乙醇固定中华绒螯蟹组织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RAPD技术简单、灵敏度高、设备要求不高、工作成本低和研究周期短等优点,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地使用。张德春等[1]曾提出可用于RAPD分析的鱼类血样乙醇保存方法。考虑到乙醇固定标本应用范围广,且乙醇对DNA的保护作用明显、时间长等优点,笔者直接采用75%的乙醇固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河蟹)肌肉组织,初步研究了如何经乙醇固定的河蟹肌肉组织中提取DNA的方法,作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研究河蟹基因的基本参考。以往未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收稿日期:20000425基金项目:江苏省教委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5.
鲇鱼线粒体DNA的酶切图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差速离心法及DNaseⅠ、RNase消化法制备并纯化了鲇(Silurusasotus)肝脏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mtDNA进行了分析。BgⅡ、EcorⅠ、PstⅠ、BglⅠ、BamHⅠ、XbaⅠ、HindⅢ、XhoⅠ在鲇mtDNA分子上分别具1、1、1、2、2、7、7和0个切点。mtDNA分子量约10.84×10 ̄6道尔顿,大小为17.54kilobasepairs。根据单酶和双酶解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建立了鲇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6.
鱼类线粒体DNA多态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自80年代以来,线粒体DNA(mtDNA)分析在动物进化遗传学、分子生态学、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对鱼类mtDN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的构建和分子大小的估算[1~5,8~15]。为了提高mtDNA在...  相似文献   

7.
对多齿蛇鲻(Sauridatumbil)、蓝圆(Decapterusmaruadsi)、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bathybius)和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macracanthus)4种经济鱼类优势种群进行食性分析,根据其胃含物中饵料生物的重量组成和出现频率,可分为3种食性类型。多齿蛇鲻以摄食小型鱼类为主,兼食底栖生物;短尾大眼鲷和蓝圆以摄食浮游动物和小型鱼类(包括幼鱼)为主,兼食底栖生物;深水金线鱼以摄食底栖生物和小型鱼类为主,兼食浮游动物的食性类型。还分析了4种鱼类的食物关系和营养级。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改造鲑鱼(Oncorhynchustschawytscha)生长激素cDNA。改造后的cDNA去除了编码生长激素成熟肽cDNA以外的信号肽序列及5′端和3′端的非翻译序列,加入一起始密码,并在改造后的基因两端引入BamHI识别序列各1个。亚克隆后对改造过的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鱼生长激素所谓GH生长激素,是从鱼类的脑下垂体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活性蛋白质,它能够促进鱼类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目的。但从鱼脑中提取生长激素,难度大,数量少,价格也十分昂贵。从80年代起,人们把产生GH的逆转录DNA,即GHDNA,用化学手...  相似文献   

10.
十三种淡水养殖鱼类的DNA含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范兆廷 《水产学报》1995,19(4):322-326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了青鱼等十三种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外周血红铁DNA含量。其中青鱼、草鱼、鲢和鳙的DNA含量比较接近,其2C值 2.20、2.18、2.18、2.15pg,四种鱼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