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莓营养丰富、种植经济效益高,草莓产业的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贵阳市花溪区地理条件优越,是草莓生产的优良产区,经过多年发展,草莓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极具代表性。为此,该研究系统讨论了贵阳市花溪区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地区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京  刘瑞涵  焦玉英  宗静  祝宁 《北方园艺》2021,(17):150-156
为分析北京市草莓产业在全国中的区位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运用统计数据和评价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指标,系统研究了北京市草莓的产业竞争力.结果 表明:北京当地草莓产业2014-2018年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除了与辽宁省有较大差距之外,均高于其他4个草莓主产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对较高的产业竞争力.影响北京市草莓产业竞争力继续提高的主要因素,一是主栽品种单一且出现种性退化现象,同时种苗质量保障不足、栽培技术有待提高,导致其单产水平低于国内草莓主产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品牌运营和市场开拓能力仍显不足.据此建议实施种苗质量提升工程、丰富草莓主栽品种,注重品牌营销和差异化竞争等,全面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期为持续促进莓农增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的产业贡献.  相似文献   

3.
桂林是广西草莓主要产区之一,种植草莓已有2O多年的历史。通过对草莓种植面积、栽培模式、主栽品种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针对桂林市草莓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草莓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北京和保定地区草莓产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京津冀地区草莓产业现状,依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发放问卷、电话咨询、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和保定地区的草莓生产规模、布局、品种结构、种苗生产情况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草莓种植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草莓种植面积相对较小,集约化程度较低,草莓脱毒苗的应用比例相对较低;主栽品种和种植方式较单一,大部分主栽品种为"红颜",种植方式为设施栽培;草莓栽培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对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是我国设施草莓主产区之一,草莓已发展成浙江省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浙江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提出了规范健康草莓苗繁育等4条浙江省草莓产业高品质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研,对2018—2019年江苏省草莓产业规模、种植结构、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调查,并详细分析了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南京、镇江、苏州等地草莓生产成本收益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对于草莓种植户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农资投入;近几年草莓种植设施化、集约化水平大大提高;江苏省草莓生产的规模效应有限,农业经营规模应与经营方式相匹配。建议政府在科技创新、构建现代销售渠道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户增收和江苏省草莓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我国的草莓主要产区之一,草莓产业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优选项目。为全面了解河南省草莓生产经营现状,更好地为河南省草莓生产和研究服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草莓种植规模、栽培品种、种植模式、育苗情况、病害情况、销售模式、生产成本要素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草莓产业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发展建议,以期为提高草莓种植效益、指导河南省草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张家口坝上错季草莓果实品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坝上9月采摘的品种"卢比"(Ruby)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达14.6,糖酸比达到15.73,风味极佳.  相似文献   

9.
江苏盐城地区的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草莓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存在差异,致使上市时间、种植效益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草莓花芽分化时间有差异。提早花芽分化是实现草莓早熟化栽培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草莓种植效益的重要手段。该文从选用早熟品种、提高种苗质量、改进育苗方式、加强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促进草莓提早花芽分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草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草莓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草莓面积达173 333hm~2,总产量500万t,其中冷凉地区四季草莓面积达5 000 hm~2。共选育品种112个。在野生资源评价,冷凉地区育苗,穴盘苗生产,夜冷育苗,绿色防控技术,贮藏和加工研究方面发展迅速。草莓香气和色泽等品质形成机制和基因组学及抗性分子标记的研究为培育多样化的品种奠定了基础。草莓的观光采摘成为我国现代化都市农业的一大亮点,草莓产业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一带一路’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表明,徐州地区保护地盆栽草莓易发生的优势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归纳总结各病害精准诊断要点,做到适时防控,并制定了以选择抗病品种和加强农艺管理为主、化学防控为辅的综合防控方案,旨在为徐州地区保护地盆栽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草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高端时鲜果品,在全球栽培范围和受欢迎程度仅次于苹果。草莓产业集成了设施农业、籽种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的特点,科技含量高,效益水平好,产业链条长,富民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征,符合首都农业的发展方向。北京市昌平区历届领导都非常注重促进本区草莓产业的发展,发挥草莓资源的优势,尤其是2007午昌平区委、区政府确立“一花三果”农业产业布局,为本区草莓产业的迅速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昌平召开是北京草莓产业发展的新的机遇,为中国草莓更好更快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全面提升中国草莓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近20年引种试验,大樱桃在我国的栽植区已从环渤海地区扩展到渭河、黄河、淮河沿线以北地区,成为一些重点产区的优势果树产业。榆林地处陕西北部,近几年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水果产业,现有设施面积2.35万亩,大樱桃、葡萄、草莓、桃、李、杏等均有栽植。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3~2016年中国草莓主产区种植数据和2018年4~5月江苏省草莓生产调研数据,分析江苏省草莓种植变化情况,并与其他主产区进行比较,测算江苏省草莓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结果表明:江苏省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2016年已位居全国第二,但是单产仅为其他草莓主产省份(山东、辽宁、河北)的65%~75%;专业化程度和集中系数不高,主要是受单产较低的影响;综合比较优势明显,主要得益于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初见成效。制约江苏省草莓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单一,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户繁育脱毒苗比例低,种苗繁育规模化程度低;连作障碍严重;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差,宣传力度不够。据此提出提升江苏省草莓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6,(12):70-71
在浙江宁波等浙东地区,为了提高草莓茬后栽种作物的经济效益,增加种植户收入,近年来通过新品种选择、合理茬口安排、不同田间及空间利用等方面总结出一套越冬草莓接茬耐热甜瓜立体套种丝瓜周年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如皋地区设施草莓连作障碍日趋加重,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发展。在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等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如皋市农技推广中心实施了设施草莓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宝刚  申领艳 《蔬菜》2013,(12):66-67
彩椒是坝上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彩椒种植的发展加快,病害危害的程度也在日趋加重,受影响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对坝上地区种植彩椒的主要病害进行研究,分析了坝上地区彩椒的主要病害的典型症状、发病原因,提出物理及化学防治技术,为坝上地区彩椒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蔬菜和草莓种植技术不规范、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等问题,2018—2020年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当地蔬菜和草莓产业发展趋势和生产实际,开展了蔬菜和草莓绿色生产示范区的建设和推广,有效推动了如皋地区蔬菜和草莓产业的绿色发展。该文介绍了如皋市蔬菜和草莓绿色生产示范区建设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果与成效。  相似文献   

19.
坝上地区是河北省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基地,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市场的开拓和加工业的兴起,马铃薯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水肥不均匀、病虫害等问题限制了马铃薯的高产稳产。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在总结先进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生长习性和河北坝上地区环境特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平衡施肥、深耕浅种高培土种植和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使马铃薯产量提高了10%,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蔬菜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