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桑椹菌核病发病区田间自然感病及相对抗病程度评价的方法,调查21个果桑品种资源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能力。21个果桑品种资源基于相对抗病指数的田间抗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有1个品种(台湾长果桑)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表现出免疫性,相对抗病指数为1.00;有8个品种表现出抗病性,其中红果1号、12-1的相对抗病指数均为0.94;有7个品种属于易感病品种,相对抗病指数0.16;有5个品种为中感品种,相对抗病指数在0.24~0.35之间。另在调查中发现,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发病率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桑树开花期及开花期前1个月的多湿条件会导致发病率上升,环境气温也会影响到果桑的开花期,特别是中感、易感病的早生果桑品种花期延长,会使发病率明显上升。初步鉴定筛选出的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能力强的果桑品种,可在桑椹肥大性菌核病高发地区种植,亦可作为抗病果桑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桑椹菌核病属真菌类病害,在我国果桑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果桑产业的发展。为了给果桑生产上综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提供技术参考,本文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综述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其中,农业防治包括实施清除病椹、深耕土壤、覆盖地膜、通风透光和控制栽植密度、避免在桑园周边栽植易感病作物、栽植抵抗力强的果桑品种等技术措施;化学防治包括合理选择适合桑树喷施灭菌和土壤灭菌的药剂以及适时用药等关键技术与方法;生物防治包括研发及使用对桑椹菌核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  相似文献   

3.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是果桑生产中常见的桑椹菌核病之一。采用多年、多地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根据调查点的土壤病原菌留存、气象条件(降雨及湿度)、果桑品种及栽植密度和树型养成等分析与病害发生有关的因素;选择常用的6种农用杀菌剂,通过对桑树喷雾和土壤灭菌2种施药方法,调查供试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具有群体发病的特点,当桑园土壤存在的大量越冬病原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的子囊孢子萌发期与桑树开花期一致时,病原菌的孢子能很快侵染传播;种植易感病果桑品种和桑树开花前后2个月田间适温(逐渐升温)多湿(RH80%),会明显增加病害的发生及传播机率;栽植密度大及低干养成果桑的发病率较高。在始花期连续3次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腐霉利、菌核净等杀菌剂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大田防治效果为53.26%~64.24%,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配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在3月上旬采取土壤施药(40%五氯硝基苯或80%多菌灵)杀菌的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结合近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就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桑椹菌核病是果桑生产中的重要病害.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调查15个桑品种对桑椹菌核病的抗病能力,结果表明:15个桑品种基于相对抗病指数的田间抗病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9个品种对桑椹菌核病表现为高抗,其中叶用桑品种剑持的相对抗病指数最高,为0.95;有3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它们是红果1号、试2号、嘉陵30号,抗病指数在0.62~0.79之间;有2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它们是红果3号、红果2号,抗病指数分别为0.29、0.27;粤椹大十表现为感病,抗病指数为0,病果率达到80.3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溯了部分供试桑品种的亲本来源及抗病能力.初步的试验调查结果可为果桑种植品种选择及抗病种质材料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金华市自1993年引进"粤椹大10"以来,桑果采摘游在各地纷纷兴起。而2017年金华金东区、兰溪市、武义县、义乌市、婺城区以及全省不少地方暴发桑椹菌核病(感病后表现症状为桑果发白,俗称"白果病"),不少果桑种植户损失60%~80%。为此,我们实地踏勘了一些发病的果桑园,召集了一些果桑种植户和技术人员进行座谈,对2017年桑椹菌核病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防治措施。1案例  相似文献   

7.
殷志祥 《中国蚕业》2010,31(2):58-59
通过比较不同果桑品种的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筛选了比较适宜的主栽品种,提出了果桑栽培技术、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技术措施,为果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桑椹菌核病是果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了确保果桑生产的安全、高产、优质,在田间条件下以树龄15年的果桑品种大10供试,将生防真菌木霉菌和甲基硫菌灵交替使用防治桑椹菌核病,调查防治效果及桑椹中的农药残留.木霉菌和甲基硫菌灵交替使用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可达到99.49%,比单独使用木霉菌的防效提高24.56%;桑椹始熟期抽样检...  相似文献   

9.
永康市发展果桑产业已有二十多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果桑产业技术,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在分析了永康市果桑产业面临的种植品种单一影响产业发展、分散种植造成无序竞争、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种植密度与快速发展的采摘游不相适应、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桑椹加工滞后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果桑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加强果桑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强桑椹菌核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并规范用药、调整果桑种植密度推广果桑避雨栽培、完善果桑休闲采摘配套设施、发展桑椹加工业、挖掘蚕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等提升果桑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新常态下,奉节县蚕桑产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果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桑椹菌核病是果桑产业的毁灭性病害,结合奉节县近几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只要准确掌握用药时期及用药品种,能够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主栽果桑品种的抗病性大多较差,导致桑椹菌核病为害不断加剧,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品质及商品价值。根据果桑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分析桑椹菌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够采取针对性的防病措施,从而提高果桑生产的稳定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果桑是近几年新兴的经济林新品种,叶果兼用。危害桑果的菌核病主要有三种: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和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由于桑椹菌核病危害面大、危害程度重,严重阻碍了果桑产业的发展,给果桑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果桑产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举"的防治方针,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园区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两个种质资源圃共计61份桑树种质材料进行田间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群体的85.25%都不同程度地被桑椹菌核病侵害。桑椹菌核病发病率为16%~45%的种质资源有10份,发病率为0~15%的有51份;同一种质在桑椹成熟过程的不同生长期发病程度不同,总体呈现“低→高→低”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时间上分别以2月底到3月中旬(第4期)发病率最高;不同果桑种质对桑椹菌核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抗性强的分别为92L-43、254、154、121、94-21、92-56、93-65、93-152、94-661,发病率均为0。发病率最高的是种植于2圃的粤椹大10,发病率高达43.85%。;不同地块、树龄的相同种质桑椹菌核病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2圃的发病率普遍高于1圃。  相似文献   

14.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桑树的主要病害,随着广西果桑种植面积的扩大,桑椹菌核病发生逐年严重,已成为制约广西果桑生产的关键瓶颈。通过对广西桑椹菌核病的病原传播侵染过程、病症以及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论述,为桑椹菌核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桑树初夏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重庆市春季降水多,湿度大,容易引起桑树病虫害发生.根据西南大学、黔江、涪陵、万州桑树病虫测报点的观察调查,结合重庆市大面积蚕桑生产实际,现将目前桑树病虫害情况通报如下,望各地结合当地桑树病虫发生实际情况,搞好防治,减轻危害. 1 重庆市目前桑树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1)今年春季虽然重庆市降水较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有利菌核病的蔓延传染,由于全市对桑椹菌核病防控抓得早,各区县认真贯彻执行了果桑菌核病的科学防控技术,全市果桑生产获得了好的收成.但是也有个别地方果桑菌核病发病仍然严重,果桑园内不同程度地散落了桑椹菌核病的病果即白桑果,这些病果将是明年果桑菌核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果桑发展迅速,桑椹菌核病成为影响果桑收成的最主要病害。桑椹菌核病共有三种病原,均属真菌类子囊菌亚门。3种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侵染循环与发病规律基本一致,其发病范围广,难根治,传染性强,危害严重。生产中结合耕种处理、除草、化学防控等措施可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的暴发,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探讨4个果桑品种桑椹在65℃恒温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不同品种干物含量的差异性,并采用SPSS分析其总失水率和干物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4个果桑品种桑椹含水率为88%~92%,桑椹失水率在烘干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直至恒定,且不同果桑品种烘干过程中其失水率和干物率存在差异,大10和红果2号的总失水率极显著低于46C019和72C002,大10和红果2号的干物含量极显著高于46C019和72C002。  相似文献   

18.
正桑椹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目前种植的果桑品种,不仅可采摘桑果,还可利用桑叶养蚕,经济效益较好,各地栽种面积不断增加。桑椹菌核病又名白果病,是造成许多地方桑果减产、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桑菌核菌的病原菌以菌核越冬,在3月份气温升高、桑花开放时,释放出子囊孢子,随风传播。根据病原菌不同,有肥大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三种。开化县的桑菌核病以肥大性菌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春季,德清农联桑果合作社的果桑园爆发菌核病,损失惨重。桑椹菌核病俗称"白果病",是果桑栽培的主要病害,直接影响桑椹的产量和质量,发病严重时可导致桑椹绝收。该病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果桑开花期间,遇适宜条件时,菌核萌发抽生出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孢子随风传播侵染桑花,导致桑椹发病。在实地查看和请教有关专家的基础上,分析桑椹菌核病爆发的原因,提出后期管理的措施和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四川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蓬勃发展,特别是各地发展果桑产业积极性较高,据统计,2014年果桑种植基地超10万亩(6666.7 hm2),桑果产量突破3万t,农民桑果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但是,局部地区桑椹菌核病的严重危害,对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我省桑椹菌核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了下一步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