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测定程序对饲用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α-半乳糖苷键物质及其结构组成,设计了两种饲用α-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检测程序.结果表明,以棉子糖为底物的DNS法,因饲料中干扰因素较多,导致酶活性偏低.而以对硝基苯酚-α-D-半乳糖吡喃糖苷底物的p-NPG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其测定条件为:反应系统pH 4.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 min,底物浓度5 mmol/L.  相似文献   

2.
青霉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及酶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α-半乳糖苷酶(EC3.2.1.22, α-D-galactosidase),最初是由酵母底面发酵液提制出来的, 加水可以分解蜜二糖,故又称为蜜二糖酶.通过对各种碳水化合物为基质的蜜二糖酶特性的研究,发现该酶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以具有α-D-半乳糖苷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后来蜜二糖酶被命名为α-半乳糖苷酶.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高效的α-半乳糖苷酶并了解其功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从鹿角菜中筛选获得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BcgalA),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成功进行了重组表达.结果表明:BcgalA基因序列编码441个氨基酸,预测的BcGal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38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酶属于GH4家族;酶活试验表明,在37℃、pH 8.0条件下该酶水解4-硝基苯基-α-D-吡喃半乳糖苷(pNP-α-Gal)、棉子糖的比活力分别为(1.498±0.034)、(0.261±0.012)U/mg,但对半乳甘露聚糖无水解活性.研究表明,本研究中克隆表达的BcGalA是一种属于GH4中仅对低分子量底物起作用的α-半乳糖苷酶,为探究GH4 α-半乳糖苷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菠萝蜜果实成熟软化的机制和干、湿苞菠萝蜜质地差异形成的机理,为菠萝蜜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为材料,以对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和对硝基苯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底物测定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α-甘露糖苷酶(α-Man),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变化。【结果】水溶性和盐溶性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采后2d和采后当天达到最高值,其中,水溶性酶的活性水平分别先上升42.3%、52.8%随后下降22.8%、52.6%,盐溶性酶的活性先上升27.6%、67.7%后下降10.5%、35.4%;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酶活性水平增加75.0%、147.3%,而在两个干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则略有增加(增加40.9%)或变化不大;盐溶性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水溶及盐溶性α-甘露糖苷酶在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果实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水溶性和盐溶性β-半乳糖苷酶、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湿苞和干苞菠萝蜜类型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在湿苞或干苞基因型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它们与干湿苞菠萝蜜果实的质地差异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0.20g/kgα-半乳糖苷酶制剂,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6周,测定21d和42d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结果表明:0.10、0.15、0.20g/kgα-半乳糖苷酶组显著提高21、42日龄日增体质量,增幅为2.56%~4.54%(P<0.05),降低42日龄的料重比,降幅为1.91%~4.59%(P<0.05);排空强饲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提高了表观代谢能及真代谢能能值,增幅为0.31~0.34MJ/kg(P<0.05),改善了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综合分析,以0.1~0.2g/kgα-半乳糖苷酶添加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β-半乳糖苷酶(β-D-半乳糖苷水解酶,EC.3.2.1.23)广泛存在于豆类及其他动植物体内。由于它具有糖苷键结构特异性,可作为乳糖降解和双糖合成催化剂,并有水解生物体内储存的多糖和半乳糖残基、引起血型转化等生理功能,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生物化学和酶催化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系统分析,为深入研究该酶的结构和性能给出了必要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
根霉(Rhizopus sp.A03)发酵豆渣产α-半乳糖苷酶,粗酶液依次经过三相分离、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获得了电泳纯的α-半乳糖苷酶,纯化了2.3倍,总酶活回收率达到25.9%,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8.8 kDa。该酶水解对硝基苯-α-D-吡喃半乳糖苷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45℃,表观Km值为0.340±0.026 mmol/L,表观kcat/Km值为2.866×104 mol-1/(L·s);水解蜜二糖和棉子糖的表观速率均为10.0μmol/(h·mg);水解活性受Fe3+、Cu2+、Mn2+和Hg+等离子的强烈抑制,但Fe2+对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该酶活性在pH4.0~8.9保持稳定,在45℃时保温60min,残余酶活达到了77.4%。  相似文献   

8.
毒霉固体发酵产α—关乳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碳氮比、氮源组成、含水量及发酵温度和时间对青霉N-3产α-半乳糖苷酶的影响。该菌28℃培养72h酶活可达56.8IU/g(干曲)。  相似文献   

9.
沈汪洋  金征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79-9581
[目的]研究从发芽咖啡豆中分离纯化α-半乳糖苷酶。[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cry1 S-200-HR凝胶过滤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发芽咖啡豆中分离纯化a-半乳糖苷酶。SDS-PAGE用来分析该酶的纯度和分子量。[结果]经过3步分离纯化之后,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达到191.50 nkat/mg,纯化倍数为23.18倍。与绿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相比,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较高,但产率和总的提取率都较低。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出现单一谱带,分子量为3 8805 D。[结论]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产量和总提取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湘西富含豆粕下脚料土壤中筛选鉴定出1株产α-半乳糖苷酶细菌,对其进行显微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菌为球形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16S rDNA序列与乳球菌有98%的同源性,可以确定为乳球菌属.细菌产分泌性α-半乳糖苷酶,其胞外α-半乳糖苷酶摇瓶发酵液初酶活为6.21 U/mL,在45℃、...  相似文献   

11.
α-半乳糖苷酶在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半乳糖苷类物质是豆粕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又称"胀气因子",可引起动物的胃胀、腹泻、呕吐等一系列症状,而添加α-半乳糖苷酶可降低这种抗营养作用.文章综合了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对α-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相应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α-半乳糖苷酶法合成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法合成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研究其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设计等方法,得出工艺条件为α-半乳糖苷酶用量73 nkat,时间28 h,pH 6.3,温度40℃,振荡速度75 r/min,反应体系包括2mL醋酸缓冲液(50 mmoL/L),β-环糊精0.4 mol/L,蜜二糖0.8...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菠萝蜜果实成熟软化的机制和干、湿苞菠萝蜜质地差异形成的机理,为菠萝蜜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为材料,以对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和对硝基苯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底物测定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α-甘露糖苷酶(α-Man),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变化。【结果】水溶性和盐溶性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采后2 d和采后当天达到最高值,其中,水溶性酶的活性水平分别先上升42.3%、52.8%随后下降22.8%、52.6%,盐溶性酶的活性先上升27.6%、67.7%后下降10.5%、35.4%;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酶活性水平增加75.0%、147.3%,而在两个干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则略有增加(增加40.9%)或变化不大;盐溶性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水溶及盐溶性α-甘露糖苷酶在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果实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水溶性和盐溶性β-半乳糖苷酶、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湿苞和干苞菠萝蜜类型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在湿苞或干苞基因型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它们与干湿苞菠萝蜜果实的质地差异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具有易于分离、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低聚半乳糖和低乳糖乳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比较了两种固定化酶载体—环氧基树脂(EP)和氨基功能树脂(HA),固定化亮白曲霉来源β-半乳糖苷酶的效果。氨基功能载体酶固定化率为72.5%,固定化酶活力可达到145 U/g,而环氧基树脂酶固定化率为24%,固定化酶活力为24 U/g。两种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与游离酶相同。但是氨基载体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游离酶及环氧基载体固定化酶,其在重复使用20次后,酶活力保持在60%左右。以300g/L的乳糖为起始浓度,通过该氨基载体固定化酶生产低聚半乳糖(GOS),最大产量为87 g/L。  相似文献   

15.
马慧慧  李绍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86-8087,8115
[目的]综述α-半乳糖苷酶及其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方法]对α-半乳糖苷的结构、特性、抗营养作用机理及α-半乳糖苷酶的特性及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结果]α-半乳糖苷是无色透明状液体,甜度为蔗糖的70%,总能为8 136kJ/g,粘度低于麦芽糖,吸湿性比蔗糖小。α-半乳糖苷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肉鸡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后,肉鸡日增重增加,能量代谢及养分利用率提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该酶制剂在肉鸡日粮中的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用于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实结果表明,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优化条件为:测定波长540 nm,DNS用量4.0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min,最佳测定时间60 min内。此条件下回归方程y=1.0226x-0.2784,回归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99.96%,D-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范围0.5~1.1 mg/ml,统计分析表明,该方程显著存在。[结论]多次实验验证,该方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时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根霉(Rhizopus sp.A03)发酵豆渣产α-半乳糖苷酶,粗酶液依次经过三相分离、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获得了电泳纯的α-半乳糖苷酶,纯化了2.3倍,总酶活回收率达到25.9%,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8.8 kDa.该酶水解对硝基苯-α-D-吡喃半乳糖苷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45℃, 表观Km值为0.340±0.026 mmol/L,表观kcat/Km值为2.866×104 mol-l/(Ls);水解蜜二糖和棉子糖的表观速率均为10.0μmol/(h·mg);水解活性受Fe3+、Cu2+、Mn2+和Hg+等离子的强烈抑制,但Fe2+对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该酶活性在pH4.0~8.9保持稳定,在45℃时保温60 min,残余酶活达到了77.4%.  相似文献   

18.
α- 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α-Gal;EC 3.2.1.22)是一类专一性催化 α-半乳糖苷键水解的外 切糖苷酶,具有水解半乳低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半乳糖脂及糖蛋白中 α-1,6- 半乳糖苷键的能力,在动物、植 物及微生物(古细菌、细菌、真菌)等多种生物中广泛存在。因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α-Gal 在食品、饲料、农业、 医药及轻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酶制剂之一。不同物种和家族来源的 α-Gal 在序 列同源性、高级结构、活性位点、酶与底物结合的机制、酶的热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极大地限制了 α-Gal 的开发与应用。与微生物来源的 α-Gal 相比,植物来源的 α-Gal 的研究报道仍相对有限。在植物中,α-Gal 广泛 参与植物叶片发育与衰老、种子发育与萌发、果实软化成熟以及逆境胁迫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然而,目前有 关其参与上述过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基于已有研究报道,综述了α-Gal 的来源与分布、种类、催化特性, GH 蛋白家族的进化,以及植物 α-Gal 在 RFO 生物合成、转运卸载与分解代谢、种子发育、脱水耐受及萌发、 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细胞壁重塑等重要生理过程方面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青霉固体发酵产α- 半乳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氮比、氮源组成、含水量及发酵温度和时间对青霉N-3产α-半乳糖苷酶的影响.该菌28℃培养72 h酶活可达56.8 IU/g(干曲).  相似文献   

20.
沈汪洋  金征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58-11960
[目的]研究发芽咖啡豆a-半乳糖苷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发芽咖啡豆中提取a-半乳糖苷酶,研究不同温度和pH下的酶活,并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和pH。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和不同离子强度(NaC1)对a-半乳糖苷酶酶活的影响。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该酶的Km和Vmu[结果]a-半乳糖苷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6.0,热稳定温度范围为20~50℃,pH稳定范围为5.0~7.0。Na^+、K^+、Mg^2+和cu^2+对a-半乳糖苷酶酶活的影响不大,zn^2+促进酶活,Ba^2+对酶活稍有抑制,Hg^2+强烈抑制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在0~0.25mol/L离子强度(NaC1)范围内,a-半乳糖苷酶的酶活不受影响。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该酶的k和n。。分别为0.556mmol/L、1.19μmol/min。[结论]该研究为发芽咖啡豆a-半乳糖苷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