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蟹苗育成幼蟹,其成活率直接影响河蟹池塘养殖及人工放流的产量。湖泊蟹苗的放流回捕率通常只有2~3%,最高也只有5%。同样,用蟹苗直接在池塘养殖成河蟹的成活率也不高。主要原因是,蟹苗容易死亡和流失,长成幼蟹的比例小。故提高蟹苗培育的成活率,是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我们利用网箱在池塘内进行蟹苗育成幼蟹(0.5克左右)的试验,观察蟹苗生长变态的生活习性,并定期测定浮游生物、水温等,从中找出影响蟹苗育成幼蟹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塑料大棚幼蟹培育技术浙江水产学院林平采用土池大棚和水泥池大棚放养河蟹早繁苗培育幼蟹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每公斤蟹苗经大棚培育30天左右,能产出幼蟹2~3万只,成活率20%,获纯利2万元以上。且土池大棚优越于水泥池大棚。一、池塘的选择及规格选择避...  相似文献   

3.
1龄草鱼种常规培育成活率低(一般只有30%左右)、规格小,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当前鱼种生产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们采取强化培育技术,改善池塘环境,提早放养,科学投饵,加强管理,结果使一龄草鱼种成活率达80%以上,出池规格达100~150克,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培育池总产达500公斤以上(其中主养鱼1龄草鱼种达300公斤).  相似文献   

4.
扣蟹苗种培育是指由大眼幼体培育成200只/公斤左右的扣蟹。目前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大闸蟹育苗技术均已成熟。当前主要有工厂化育苗和海滨土池培育两种方式。工厂化育苗为温室人工控温,海滨土池培育为室外培育,育出的蟹苗相对工厂化育苗适应性强,蟹苗成活率高,且培育成本低,备受养殖户欢迎。  相似文献   

5.
扣蟹苗种培育是指由大眼幼体培育成200只/公斤左右的扣蟹。目前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大闸蟹育苗技术均已成熟。当前主要有工厂化育苗和海滨土池培育两种方式。工厂化育苗为温室人工控温,海滨土池培育为室外培育,育出的蟹苗相对工厂化育苗适应性强,蟹苗成活率高,且培育成本低,备受养殖户欢迎。  相似文献   

6.
河蟹土池人工育苗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生产性试验,就河蟹土池人工育苗中培育管理与亲蟹成活率的关系,影响幼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及淡化对出池蟹苗成活率的影响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泥鳅苗种培育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鱼苗培育,是将全长约5.3毫米鱼苗培育到1厘米左右;第2阶段为鱼种培育,是将全长1厘米左右的稚鱼培育至3厘米或更大规格的鱼种。一、鱼苗培育孵化3天左右的鳅苗,便开始摄食外界食物,这时即可移放鱼苗培育池进行饲养,放养密度为2000~4000尾/平方米。如果培育池兼作孵化池,那么孵化后的鱼苗留原池继续培育。鱼苗开始摄食后,适口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8.
蟹苗种池塘培育增产措施江苏金湖县农业开发局柏广林一、提高运输成活率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运输环节影响成活率。对蟹苗的运输,目前多采用干法运输,效果较好。干运蟹苗的主要工具是蟹苗箱,箱长0.63米、宽0.16米、高0.1米,每边都开一个纱窗,每箱可装蟹...  相似文献   

9.
从2012年至2014年,每年利用两口池塘开展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技术试验,面积0.1~0.6 hm2,放养卵黄苗300~450万尾/hm2。试验结果表明:经25~30 d左右的培育,黄颡鱼成活率33%~52%,平均规格900~1 300尾/kg,饵料系数0.50~0.80,培育池面积小,黄颡鱼放养密度低,则成活率较高,出塘的规格较大,饵料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0.
要有效防止稻田培育蟹种成活率低的现象产生,首先应搞清楚其成活率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其应有的防治效果。1.稻田培育蟹种成活率低的原因。①苗种质量差。稻田养殖户多购买人工繁殖蟹苗培育。部分人工繁殖蟹苗在蚤状幼体变态过程中,没有投喂丰年虫或投喂不足,或因大  相似文献   

11.
鱼种培育是一项基础工作,是夺取成鱼养殖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一龄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夏花培育至年底,育成规格达8~20厘米的优质鱼种。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鱼种培育者参考。一、培育池条件鱼种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不怕旱涝、环境安静、无污染源的地方。池形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很多地区采用精饲料池塘培育草鱼一龄鱼种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秋片鱼种规格可达到150克左右。现将本地区草鱼一龄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培育池具备的条件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池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为3~5亩,水深为1.5~2.0米,埂宽为2.5~3.0米,坡比为1:(2.0~2.5),土质为壤土。池中应安装相匹配的增氧、抽水、投饲等机电设备。  相似文献   

13.
刘锐 《农技服务》2014,(6):201-201
<正>常规的天然海水工厂化育苗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但近几年来,人们充分利用工厂化温室在早春就开始繁育蟹苗,例如江苏省2000年最早的早繁蟹苗在12月26日就已出池。利用早繁蟹苗延长生长期进行当年养成蟹的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其关键就是如何将早繁蟹苗强化培育成五期仔蟹。早繁蟹苗出池时外界温度还很低,不能进行室外培育,所以人们就普遍采用温室塑料大棚保温。配备锅炉加温或利用电厂废  相似文献   

14.
胡小燕 《农技服务》2014,(6):199-199
<正>从大眼幼体到商品蟹要历经多次蜕壳,每蜕壳一次成活率都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从大眼幼体到五期仔蟹的成活率对成蟹养殖成活率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提高各期养殖成活率,就必须加强从大眼幼体到五期仔蟹的培育,强化技术措施,精心饲养管理,也只有强化五期仔蟹的培育,才能提高成蟹养殖的经济效益。用以培育一龄蟹种的蟹苗以5月上旬以后的为好,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培育成活率,又有利于降低性早熟率。5月以后的蟹  相似文献   

15.
沈慧 《新农村》2013,(6):36-36
蟹种培育指幼蟹放入蟹种池培育至翌年农历惊蛰前后,规格为100~200只/千克或更大。此阶段蟹种蜕壳7次以上,个体发育快,对饵料要求比蟹苗低。对水体环境要求为适宜水温15~30℃,最适为22~30℃;溶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9;可施有机肥补充水体营养盐类,尤其是钙盐对蟹种蜕壳具有重要作用。蟹种池面积以1300~3000平方米为宜,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白沙参参苗个体小、抗逆性及抵御敌害生物的能力弱、成活率低、不利于增养殖的缺陷,研究了白沙参室内水泥池中间培育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室内水泥池和室外池塘网箱的培苗,试验结束时测量参苗的体长和体重,计算成活率.结果表明,室内水泥池培育的关键技术参数如下:水温25~30℃,盐度25‰~35‰,培育密度2000~3000头/m2,光照强度2 000 lx.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将体长0.3~0.5 cm、体重0.004 g的参苗16万尾,置于室内水泥池培育1个月后,参苗规格平均达到0.8~1 cm,存活率达到50%以上.然后将其转到室外网箱培养,更换网箱规格并及时疏苗,培育40 d时,参苗规格平均达到3 cm左右,存活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7.
通过无害化鸭粪培育南方大口鲇苗种饵料鱼。结果表明: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等变化因素,提前3~4d,采用3~5d为周期性投施无害化鸭粪培育滤食性饵料鱼,每667m2投放饵料鱼苗80万~100万尾,培育成活率达78%。饵料鱼苗规格达1cm左右时,饲喂南方大口鲇,2cm南方大口鲇苗种经22~25d培育,规格达8cm,成活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一龄草鱼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夏花(也称火片和寸片)经过5个月左右培育,长成体长达20厘米左右的过程。将草鱼夏花培育至秋季出池称之为秋片,冬季出池称之为冬片,第二年春季出池称之为春片。笔者根据当地鱼种培育的生产实践,现将主要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1.培育池条件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安静,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04,(2):20-20
鳜鱼是淡水养殖珍贵鱼类 ,肉质鲜嫩 ,刺少味美 ,脂肪含量较低 ,为鱼中上品 ,宴席佳肴。一、鱼苗培育从鱼苗出膜后3~4天开始 ,经20天左右 ,把鱼苗培育成体长3cm、体重约0.5g的鱼种。此时抗病力增强 ,成活率高达90 %以上 ,适合成鱼塘放养。1.严格清池消毒养殖池塘要进行带水清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广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密度梯度(Ⅰ号池150万尾/hm2、Ⅱ号池300万尾/hm2、Ⅲ号池450万尾/hm2)进行了培育对比试验,探讨不同培育密度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成活率及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Ⅰ试验池和Ⅱ试验池苗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0.32%/d和10.14%/d,成活率分别为81.8%和82.6%,2个池塘差异不大,但均大于Ⅲ号试验池(特定生长率为9.42%/d,成活率为73.7%)。[结论]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培育的适宜密度应控制在270万~330万尾/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