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月下旬以来,我市部分乡镇相继报告发现红皮病猪。现将我们临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从我们调查的九百余例病猪来看,这次流行的猪病有如下流行特点:(1) 该病呈散发式流行,相邻农户的猪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与病猪同圈同槽的猪有的亦不发病。(2) 发病率为20%左右,如西林办事处莲花塘村瓦屋组6月初存栏猪41头,发病9头,发病率为22.5%。(3)发病猪的体重多在50~80公斤左右,且不分性别、品种,仔猪尚未见发病。(4) 临诊中未发现病猪死亡。(5) 一个村民组从发现第一头病猪开始,到最后一头病猪痊愈,一般为半月左右时间。二、症状患猪突然发病,食欲开始减退,  相似文献   

2.
今年 5月初 ,河南某场发生一起典型的猪瘟病 ,经笔者诊断并采取综合措施 ,较好地控制住了该病。1 发病过程及症状1 .1 据猪场技术人员讲 ,5月 5日 ,发现生长猪舍有 1圈猪 (体重 2 0~ 30公斤 )精神、食欲不振 ,体温39 .2℃左右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无死猪现象 ;5月7日 ,病猪发展到 3圈 ,体温 40℃左右 ,开始死猪 ;5月 1 0日 ,全栋近 2 0 0头猪一天采食仅 2 5公斤 ,死亡数量增加。1 .2  5月 1 4日 ,笔者进场观察 ,发现几乎整栋生长猪发病。大部分猪大便干结 ,呈暗红色 ,有的带有肠粘膜 ;个别猪拉黑色腥臭稀粪 ;有的猪磨牙。病猪尿呈红黄色…  相似文献   

3.
段晓军 《北方牧业》2009,(12):17-17
1发病情况王某饲养100多头猪,其中2月龄小猪32头,引进已有1个多月。2009年5月5日,小猪突然发病,死亡2头,病猪5头,后来病猪逐渐增多,并波及到大猪。当地兽医诊断为猪感冒,肌肉注射安乃近、青霉素、磺胺嘧啶,连用3  相似文献   

4.
陈俊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1):118-119
1发病简况 某市养猪场存栏猪共254头。2010年5月下旬,在猪群中开始出现病情,曾应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疗法,病猪症状有所减轻,但经2~3日后,病情有出现反复,疗效不佳。至6月20日,先后共发病97头,先后共死亡28头,发病率为38%,病死率为29%。2主要病症病猪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高达41~42℃,强烈阵咳,呼吸困难,咽喉部坚硬、  相似文献   

5.
我县自1983年起,家畜伊氏锥虫病已逐渐遍及到35个乡(镇)的马、水牛和黄牛,但未见猪被感染。1985年5月份以来,笔者在诊治猪病中,先后发现83头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四肢僵硬,尾、耳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有25头病猪脊背脱毛,消瘦贫血,有间歇热。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病猪耳尖采血镜检,65.8%(27/41)的病猪血液中检出锥虫虫体,平均每视野2—3条,多达8条;用杭州诊断液进行间接  相似文献   

6.
近日,江苏省滨海县天场乡某猪场饲养的2月龄育肥猪相继出现咳嗽、气喘、食量减少和粪便干硬等症状,当地兽医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症状时好时坏,病猪在发病3天后进一步加重,第4天病猪开始腹泻,发病猪由5头增加到18头,死亡3头。遂带病猪向笔者求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林可霉素运用于猪痢疾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20年2月~2020年5月患有猪痢疾的病猪80头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病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病猪40头,对照组治疗时使用痢菌净,实验组治疗时使用林可霉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痊愈病猪为19头,好转病猪为22头,无效病猪为9头,治疗有效率为77.50%,实验组中,痊愈病猪为25头,好转病猪为12头,无效病猪为3头,治疗有效率为92.50%,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即其中P>0.05。结论:林可霉素杀菌效果和抑菌效果比较明显,将其运用于猪痢疾治疗中,病猪获得的治疗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用阿维菌素治疗31头疥癣病猪,给药3天后病猪止痒,7天后癣痂皮开始软化,半月后脱落,1月后患病猪痊愈康复,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24日,江苏省滨海县天场乡某猪场饲养2月龄育肥猪相继出现咳嗽、气喘、食量减少,粪便干硬等症状,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明显效果,3天后病情进一步加重,第4天病猪开始腹泻,发病猪由5头增加到18头,死亡3头。  相似文献   

10.
从1962年至1985年笔者在临床和实验室检验中共发现9例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猪,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的调查笔者所见9例金葡萄球菌肺炎病猪,其中4例发生于4—6月间,3例发生于9—11月间,仅1例发生于1月间。病猪主要发生于春秋气候多变季节和冬季。患猪多开始于感冒,而又是未经治疗或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双黄连黄芪多糖在猪口蹄疫治疗中的效果。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随机抽取200头患口蹄疫猪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头,观察2组病猪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100头病猪中,完全治愈、有效治疗、无效治疗的病猪分别为80(80.00%)、9(9.00%)、11(11.00%)头;试验组100头病猪中,完全治愈、有效治疗、无效治疗的病猪分别为90(90.00%)、7(7.00%)、3头(3.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0%)(P0.05)。表明通过使用双黄连黄芪多糖进行治疗能提猪口蹄疫病的治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98年4~5月份,老菜监狱养猪户几头生长快、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育肥猪突然发病死亡.远隔二监区.四监区养猪场也出现类似疫情,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疗效不高.对死亡病猪剖检诊断为猪水肿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1988年1月11日至2月29月,我县某养猪场发生以高热、流涕、呼吸加快、跛行、关节肿疼、耳、四肢内侧及腹下皮肤有出血性紫斑包皮积尿为主要症状的病猪,前后死亡37头,急宰处理90多头。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溶血性链球菌病并发猪瘟。发病情况该养猪场在1月7日开始调整猪群,在调整猪群期间发现架子猪(60—90斤)发病。1月13日死亡3头,经剖检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溶血性链球菌病,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后,一部分病猪康复。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 我市杨某饲养160头猪,其中两月龄小猪90头,引进一个月,2008年11月5日突然发病,病死7头,病猪20头,后病猪逐渐增多,并波及到育肥猪,场主自己诊断为气喘病,用抗生素、磺胺药连用3天无效。前来我院求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23日,我市松陵镇兽医站向我站报告该镇青树湾村某猪场猪群发病,已死亡3头。5月24日,我们会同苏州市兽医站专家前往会诊。该场共有肉猪740头,发病50头,病猪普遍出现体温升高,达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粪便干结,流泪,鼻有分泌物流出,阵发性咳嗽。初步诊断为猪流感。用卡那霉素、地塞咪松、氨基吡啉等药物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5天后病猪好转。  相似文献   

16.
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表现为败血症、关节炎和局部脓肿。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散发性、热性、溶血性疾病。猪链球菌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单独发病时治疗比较容易,当发生两种病混合感染时,难以诊断和治疗,死亡率较高。2005年5月,我县一猪场发生上述两病混合感染,笔者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5月16日,柳河县安口镇猪场徐某来我院请求出诊。主诉:饲养100头35kg重的猪,3天前发病6头,经本村防疫员治疗效果不好,死亡3头,现病猪增加到11头。笔者到猪场观察一下猪群,有病猪腹部、耳朵及全身出现红斑点。对刚死亡2头猪进行剖检,…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皮肤出现红斑,母猪流产或产出弱仔猪及死胎等症状。但在这几年的临床所见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皮肤出现红斑等症状。下面就以一例病例作一报告。1发病情况2007年5月18日,巨各庄镇东白岩村养猪户邓某饲养的36头育肥猪中有4头发病,其中1头死亡。通过询问,了解到发病猪均为3.5月龄,位居猪舍入口处的第一栏内,且经常有野猫出入,入口处也是饲料堆放和搅拌分发处;病猪在半月前就开始逐渐出现气喘、高烧(41.3℃左右)、粪干等症状,进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探讨猪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策略,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方法:某养猪场在2015年5月~2016年10月患上猪旋毛虫病的32只病猪,分析其诊断结果,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通过压片法、消化法等实验室结果通常可确诊,应积极调整饲养方法、药物治疗等防治策略,以改善病猪症状,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中仅有1例病猪死亡,死亡率为3.1%,其他病猪4~5周后逐渐恢复健康。结论:猪旋毛虫病严重影响猪的体质水平,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应加强管理与防治,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提升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高致病性蓝耳病猪流感混合感染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7年5月底开始,江苏苏北某地区的许多猪场,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关闭。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20.
软骨病在我县猪的普通病中,占有较大比例,给生猪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3~5月发病最多。笔者从1982~1991年,用中兽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334头,全部治愈。(一)证候分型根据病猪的临床主症,分为四型。1.痹痛肢跛型:多见于软骨病初期,病猪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较差,被毛粗乱,喜卧懒动,跛行,站立时不时换蹄,轮换负重,肌肉震颤,触诊敏感、躲闪惊叫。2.佝偻异嗜型:多见于幼猪、架子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