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23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变产结果树(以稳产树为对照)生长期短枝顶芽以及休眠期花芽和叶芽内源激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休眠期和生长期,顶芽、花芽和叶芽中IAA、ZR、GA和ABA的含量均为大年树稳产树小年树。三类结果树花芽和叶芽中IAA、ZR、GA3和ABA含量在休眠期较为稳定,进入萌芽期后除ABA外均有所增加,且均以叶芽中各激素含量增加较明显,增幅分别为3.0%~7.6%、4.3%~22.3%和8.6%~10.3%,而叶芽中ABA含量明显降低,降幅为30.8%~41.2%。  相似文献   

2.
以香草兰花芽和叶芽功能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芽和花芽功能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P、K呈下降趋势;Mg、Mn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Cu、Zn反之;Ca、Fe、B含量波动频繁且花芽和叶芽功能叶变化不一致。整个香草兰花芽分化期中,花芽功能叶N、P、K含量均低于叶芽功能叶,Mg、Mn、Cu、Zn含量高于叶芽功能叶,二者的Ca、Fe、B含量呈高低波动,无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花魔芋球茎休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魔芋茎球茎休眠表现为芽休眠,属于生理休眠型。叶芽球茎和花芽球茎的顶芽分化及休眠特性差异很大,叶芽球茎在顶芽萌发时(4月前后),其基部的茎上开始分化新的顶芽(内生芽),约经一年分化完成;新顶芽6月中下旬17月中旬进入体眠,至翌年4月前后结束休眠。花芽球茎于8月在叶柄基部茎上开始分化花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时,分化基本完成。其休眠发生于花芽分化初,翌年2~3月结束。贮藏温度显著影响球茎休眠,在5~20℃时,休眠期随着贮藏温度的提高而缩短,在20℃下,叶芽球茎休眠期(从收获时开始算起)为99~107天,花芽球茎休眠期为44天左右。低温(5℃)可延长休眠期,抑制萌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温度与西红花花芽分化的关系,以及顶芽中内源激素随温度变化的动态变化,为制定西红花开花期间的室内环境条件标准化方案奠定基础。【方法】以西红花球茎为材料,观测顶芽在自然温度和恒温(15,20,25和30 ℃)条件下的花芽分化进程、花芽分化比例等,测定花芽分化进程中内源激素IAA、IBA和GA3含量的变化。【结果】自然温度下,花芽分化时间从7月下旬至9月上旬,整个分化过程持续45~50 d,属于向心型发育;在25 ℃恒温下,花芽分化时间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历经30~40 d。同时,在15 ℃和30 ℃下没有花芽分化,在20和25 ℃下,花芽分化的比例分别为55%和96%。ABA和IAA含量从休眠期至花芽分化初期持续降低,花芽分化期略有升高,且花芽中的ABA和IAA含量低于叶芽。GA3含量从休眠期至雄蕊分化期持续升高,之后略有降低,且花芽中的GA3含量高于叶芽。同时,在花芽分化期ABA/GA3、IAA/GA3保持低水平,花芽低于叶芽,但均呈整体下降趋势。叶芽中ABA/IAA在顶芽分化前升高,之后降低;而花芽中在分化初期降低,分化过程中略有升高。【结论】温度能显著影响西红花花芽分化的起始和持续长短。低水平的IAA和ABA有助于顶芽向生殖生长转变,GA3是顶芽休眠解除、花芽分化的促进物。同时,较低的ABA/GA3、IAA/GA3、ABA/IAA有利于西红花顶芽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陈在新  江道菊  李晓明  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04-7806,7828
为探索矿质元素对板栗雄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新选育出的鄂栗2号板栗为试材,采用对比研究法,研究了雄花芽生理分化期雄花芽和叶芽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含量在雄花芽中直线上升,在叶芽中直线下降;P和K含量在2种芽中均直线下降,Ca和Mn则与之相反;Cu、Fe和Zn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Mg变幅不大。整个分化期不同矿质元素含量间,除N、Mn与其他元素无相关性外,其他7种矿质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与K、Cu,Ca与Mn,Fe与Zn极显著正相关;P与Mn,K与Ca、Mn极显著负相关;P与Ca,Mg与Cu,Cu与Zn显著负相关。生理分化结束时,雄花芽中N、P、K、Cu含量极显著高于叶芽,Ca、Mg、Fe、Mn、Zn含量极显著低于叶芽。  相似文献   

6.
对果园套种的牧草多年自然生长后其季末残体的量及其分解规律的研究表明:生长季末宽叶雀稗活体部分(地上活体和根)占大部分,为55.72%,残体占44.28%;从N、P、K、Ca、Mg的元素含量来看,N和K活体〉根〉残体、P根〉活体〉残体、Ca和Mg残体〉活体〉根;残体的N、P、K浓度都小于活体;元素N、P、K的贮量大小都为活体〉残体〉根,而Ca、Mg的贮量大小都为残体〉活体〉根,N贮量在活体、残体、根中分别占总量的42.95%、38.91%、18.14%,P为40.99%、29.54%、29.47%,K为60.36%、22.58%、17.06%。Ca为35.43%、55.19%、9.38%和Mg为34.59%、49.92%、15.49%;残体N、K易流失养分且含量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7.
连人豪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3):144-150
选择优质无患子幼苗为试验材料,氮肥设置0(CK)、4、6、10、14 g/株,按氮(N)、磷(P)、钾(K)(质量比为4∶3∶2)设定4个不同施肥比例处理,探讨不同N、P、K比例施肥对温室盆栽无患子生长及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无患子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8月和9月无患子幼苗的苗高、地径以及总生物量均在T2处理时达到较大值。(2)不同施肥比例显著提高了无患子幼苗的N、P、K含量。在生长季前期和中期无患子幼苗各组织器官的N、P含量表现为叶茎根,而各组织器官K含量表现为茎根叶,在生长季末期叶片中的N、P、K含量明显降低,幼苗茎、根中的N、P、K含量提高。综上所述,无患子幼苗在施肥管理中应注重N、P、K复合肥配施。  相似文献   

8.
休眠期曙光油桃芽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渗透性在落叶果树休眠中的作用,为休眠的人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曙光油桃的花芽和叶芽为材料,研究油桃芽体休眠期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2月31日曙光油桃花芽、叶芽的萌芽率分别是54.52%、55.23%,表明其自然休眠已经解除。休眠期油桃芽体的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11月6日之前,花芽和叶芽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1月6日以后,随着外界低温的来临,芽体进入休眠状态,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呈迅速升高趋势,并都稳定在较高水平。[结论]诱导芽体休眠时,芽体膜透性变化与其休眠关系密切,芽体休眠后,膜透性大而稳,说明芽体对低温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杏树整形冬剪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树形.培养丰产稳产的树枝:调整大枝的角度和方向.打开光路.保证树冠通风透光:调整花芽、叶芽比例.平衡树体各部分的生长势等。因为不同树龄不同时期杏树的生长结果特性不同。所以,其修剪的任务、方法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定位施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92到2000年,在中性紫色土上进行了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组合对水稻的增产顺序为:MNPK〉NPK〉NP和NK〉N〉PK〉CK,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水稻产量与气候密切相关,正常气候各年度稻谷平均产量在6.0~7.0t/hm^2左右,1993年气候异常,各处理稻谷平均产量仅为4.0t/hm^2;除1993年N肥、P肥、K肥效平均分别为:K(12.4kg)〉P(7.5kg)〉N(4.9kg)外,其他正常气候年份化肥肥效则为N〉P〉K。施氮肥、磷肥籽粒全氮、全磷含量比不施氮肥、磷肥分别平均高14%,32%;M+NPK配施茎叶中含磷量比单施化肥处理高27%,施氮肥水稻籽粒粗蛋白含量均比不施氮肥高,施钾肥处理水稻吸钾量明显高于不施钾肥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雌花芽形态分化期的营养特性,对黄连木雌花芽形态分化各时期叶片内氮、磷、钾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黄连木雌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花芽节位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均为花芽分化始期含量最高,分别为18.28,3.87,17.78 g/kg,此后,在花芽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中N,P,K,Ca,Mg,Al,Mn共7种矿质营养元素在生殖生长时期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N,Mg,Al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K,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蕾期阶段和花期阶段,叶片中N,K含量呈下降趋势,Mg,Al,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实期阶段,叶片中N,P,Mg,Mn含量呈下降趋势,Al含量呈上升趋势,K,Ca含量无明显变化。元素Ca与P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他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无性系PR107不同树龄叶片养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种不同树龄的橡胶树无性系PR107为研究材料,在一年内不同月份采集叶片,分析叶片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比较不同树龄PR107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龄段橡胶无性系PR107树叶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随月份的变化波动比较大,在一年中的不同月份差异达极显著,叶片中N、P、K、Ca、Mg百分含量受叶龄影响明显;(2)在相同月份,各年龄段橡胶无性系PR107树叶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变化波动比较大,不同年龄树体之间差异达极显著,叶片中N、P、K、Ca、Mg百分含量受橡胶树年龄影响明显;(3)对橡胶无性系PR107树叶养分百分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与叶龄、树龄二元线性回归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银杏Ginkgo biloba雌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用酶联免疫等方法对银杏雌花芽分化期间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在生理分化期(花芽诱导期),花芽中赤霉素(GA1 3)和脱落酸(ABA)质量摩尔浓度下降,玉米素(ZRs)、异戊烯基腺嘌呤类(iPAs)质量摩尔浓度出现峰值,ZRs/GA1 3,ABA/GA1 3及iAPs/GA1 3的值也出现峰值。随着形态分化的开始,ZRs和iPAs的质量摩尔浓度、ZRs/GA1 3和iPAs/GA1 3的值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雌花芽中的ABA质量摩尔浓度、ABA/GA1 3的值在高于雌叶芽的水平上波动。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雌花芽叶中钾和淀粉质量分数均高于同期雌叶芽叶的质量分数;而雌花芽叶全氮的质量分数基本低于同期雌叶芽叶全氮水平;在生理分化期中雌花芽叶内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叶芽叶质量分数。说明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ABA,ZRs,iPAs及钾和银杏雌花芽的诱导及分化密切相关。图11参16  相似文献   

16.
毛棉杜鹃花芽分化期叶片C、N、P质量分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f.)花芽和叶芽分化过程,测定了花芽分化各时期花芽和叶芽封顶叶的总糖、总氮、可溶性蛋白和磷的质量分数,探讨了C、N、P等营养物质与毛棉杜鹃花芽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封顶叶的总糖和磷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叶芽封顶叶,而且其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而总氮则相反;花芽和叶芽封顶叶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比较接近,但质量分数则是花芽封顶叶的高,并且在分化的  相似文献   

17.
反季节龙眼成花差异的碳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相近树体状况的龙眼树在催花之后,有的可以成花,有的却只能抽生叶芽.为了研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成花和未成花两种反季节催花龙眼树为对比试材,研究了氯酸钾催花之后树体成熟叶、嫩叶、成熟枝、嫩枝、顶芽中碳素含量差别.结果表明:碳素在成花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成熟叶片碳素含量达到50.93 mg/g的树可以成花,成熟叶片碳素含量在37.40 mg/g以下的反季节龙眼难以成花.同时嫩叶成熟度对成花的影响很大,较为成熟的嫩叶含有较高的碳素含量,该类树也容易成花.这可以作为反季节龙眼树体催花的一个新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苹果树体不同器官元素含量与累积量季节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分析了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新梢)中营养元素含量与累积量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叶片氮、磷含量随叶龄增加而降低,钙、锰含量呈增加趋势,钾、锌、铁、铜含量有两个高峰;果实氮、铜、锌、铁含量先急剧下降,后逐渐增加,钾、磷、钙、镁、硫、锰含量随果实发育而降低;新梢氮、磷、钙含量表现为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的消长变化,随果树生长,钾、镁、硫、铁含量逐渐降低。新生器官中营养元素累积量不同时期差异较大;果树早期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果园施肥管理应氮肥基施为主,追施磷、钾肥,中期补充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