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9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降雨与土壤侵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3.
套种不同牧草的果园土壤对铵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套种不同牧草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等温吸附实验,分析比较了各个处理对氨态氮的吸附特性,并将结果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土壤的氨浓度超过一临界值时,其对氨离子的吸附量会出现明显上升,而在此临界值以下则变化不明显;套种不同牧草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的铵吸附能力,具体表现为圆叶决明>百喜草>平托花生>宽叶雀稗>CK(自然生日本草);各处理土壤铵等温吸附与多项式拟合效果最佳,与Freundlich、Temkin方程拟合达显著水平,Langmuir方程的拟合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生草栽培方式对坡地果园氮磷流失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自然生草和低、中、高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的栽培方式对果园土壤流失量、径流量及氮磷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氮、可溶性总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流失量,且自然生草与人工生草处理问的差异显著,而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2)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含量,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流失量,且低、中、高肥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流失量分别只有清耕处理(对照)的2.44%-2.96%和13.26%,均可极显著降低土壤流失量,人工生草处理的保土效果不同施肥水平间的差异不显著;(4)人工生草处理对于减少坡地果园的水土和养分流失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效果,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全年径流量,土壤流失量,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538.91m3·hm-1·a-1、22.7t·km-2·a-1、1.36kg·hm-2·a-1和0.18kg·hm-2·a-1。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继包产到户、乡镇企业、进城务工之后,三农问题的又一个高潮。新农村建设,旧貌换新颜,势必涉及到农村房屋的拆迁,然而我国目前对新农村的房屋拆迁还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也没有太多现成的理论指导,因此笔者认为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房屋拆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闽东南花岗岩地区土壤侵蚀预报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适应闽东南特定降雨条件的土壤侵蚀预报方程y=40.49S1 25.39S2 12.07S3 214.96C1-0.86C2 4.25P1-1.34P2-117.66K(R=0.983).并指出,在特定降雨条件下,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且能掩盖工程措施的作用;坡度也是显著影响侵蚀的一个因素;试验区土壤条件的差异不足以显著影响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7.
8.
闽东南花岗岩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系通过26个径流小区试验,经1985年~1987年3年的测试资料统计分析结果,阐明了在闽东南花岗岩地区的降雨参数在不同坡度,不同生物与工程相结合措施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初步摸出本地区的水土流失规律,并提出生物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最有效办法。为该地区进行有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强度侵蚀红壤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生态治理措施对强度侵蚀红壤区土壤质量的影响,2005年对治理区4种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度侵蚀红壤区经过5年治理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封禁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最明显,生态果园措施次之,种植胡枝子最差。全面播种百喜草和封育措施能显著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生态果园措施略差,种植胡枝子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这些措施的效果离原始林区的土壤质量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土壤管理模式对幼龄果园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影响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初步研究了红壤幼龄果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含水量大于非根际土壤,且果园生草区根际土壤含水量最大;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大于非根际土壤,套种绿肥区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25.5 g@kg-1),处理间差异显著;根际土壤的速效氮、磷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在绿肥套种区和清耕区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有很大差异,多酚氧化酶活性在3个处理中变化都比较大,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