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5年安徽省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估算方法,将安徽省与江苏省、浙江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以及估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生态系统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并且从加强科学研究、强化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实行复合行政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将能值理论改进的生态承载力供需模型与生态服务价值结合,为广西耕地生态补偿提供测算依据。结果表明,2014年广西单位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22847.50元,耕地生态补偿价值为23.04亿元。通过对广西三大经济区耕地补偿优先级的计算,比较得出应优先提供补偿的区域为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得到补偿的区域为桂西资源富集区。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9,(5):82-83
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和生态保护补偿实现双赢,基于2015年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区会泽县的卫星遥感数据和有关统计数据,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其生态保护补偿金额和标准进行概算。结果表明:该县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04.69亿元,折算成生态补偿价值为17.57亿元。  相似文献   

4.
将能值理论改进的生态承载力供需模型与生态服务价值结合,为广西耕地生态补偿提供测算依据。结果表明,2014年广西单位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22847.50元,耕地生态补偿价值为23.04亿元。通过对广西三大经济区耕地补偿优先级的计算,比较得出应优先提供补偿的区域为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得到补偿的区域为桂西资源富集区。  相似文献   

5.
汪新  刘花台  王燕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950-8952,8956
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以及生态恢复成本法对福建省永定工业园南部园区开发的生态补偿费用进行了估算,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为上限、生态恢复成本为下限,经发展阶段系数、林地补偿系数、贴现率调整,得到生态补偿费用的下限为4987.50万元/a,上限为56760.25万元/a,指出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博弈确定最终的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6.
阳艳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13-6815,6828
在对社会抚养费讨论的基础上,以生态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试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来推算维持个人基本生存和消费需要向生态环境索取的资源环境价值并将其货币化,作为探讨超生人口征收生态补偿费的基础。选取贵州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和全国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推算出单位人口占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货币),作为对超生人口征收的生态补偿费标准。  相似文献   

7.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生态损益、支付意愿等方法确定了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确定补偿标准的上限为9 874.5元/(hm2·a);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调查等确定补偿标准的下限为9 428.6元/(hm2·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为现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和实物补偿。研究结果对促进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其生态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稻田生态补偿理论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稻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承载粮食等生产任务的同时,更多地发挥气候调节、净化水质、维持土壤肥力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的探讨,以及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研究,明确了稻田生态系统在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巨大作用;结合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经验及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稻田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流域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域系统,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典型的单元,能够综合体现整个生态系统和各生态要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压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为生态经济的热点,是当前国际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为例,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广州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正价值,采用影子价格法、替代法等评估广州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负价值。以广州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为依据,引入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确定广州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广州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正、负价值分别为138 692.97、10 065.37元/hm2,正价值是负价值的13.78倍。其中,负价值的主要来源为化肥的使用、农业水资源消耗,这两者带来的负价值占总负价值的比重为80.81%。确定的2020年广州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为37 945.14元/hm2,需要支付的农田生态补偿总额度为33.95亿元,占当年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97%,在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之内,说明该补偿标准具有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