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褚辉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815-1817
本研究通过3 a野外调查,了解黄杨绢野螟幼虫在奉贤的发生规律,该虫在奉贤一年发生3代,幼虫危害高峰期分别为3月至4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上旬至中旬。纳米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甲维盐3 000倍液对黄杨绢野螟幼虫的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也较长,药后30 d防效仍可达100%。5%甲维盐5 000倍液和5%甲维盐10 000倍液在药后7 d的校正防效也达到100%,但5%甲维盐10 000倍液持效期较短。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或5%茚虫威3 000倍液药后14 d的校正防效仍可达93.33%,也是防治黄杨绢野螟的理想药剂,可与甲维盐轮换使用,以降低抗药性的产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理想的药剂种类及浓度,为落叶松鞘蛾种群的调控和科学防治探索新思路。[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无公害药剂对落叶松鞘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并利用2种药剂和1种烟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 000倍液、5 0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平均值分别为89.43%、76.45%、64.91%;5%吡虫啉乳油的500倍液、1 000倍液、2 0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平均值分别是96.32%、84.14%、71.16%;0.5%苦参碱水剂的500倍液、1 000倍液、1 5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平均值分别是92.79%、86.06%、77.41%;5%高氯·甲维盐的2 500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平均值分别为80.29%、94.23%、75.96%。[结论]吡虫啉500倍液、苦参碱500倍液和高氯·甲维盐5 000倍液对落叶松鞘蛾的死亡率都达90%以上。除虫脲5 000倍液对落叶松鞘蛾毒杀效果最不显著。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和5%吡虫啉乳油500倍液地面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71.18%和67.37%;1.2%苦参碱烟剂对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黄杨绢野螟发生特点及幼虫空间分布型,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保定市朝阳街两旁的绿篱带小叶黄杨进行调查,记录黄杨绢野螟幼虫的虫口密度,研究该虫的发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所调查的369个样方的虫口密度,采用概率分布型比较X2检验的方法和若干聚集度指标的方法,确定幼虫空间的分布型。[结果]3种概率分布型与X2检验比较结果表明,3种分布型均有差别,但Possion分布X2检验值与X20.05差别最大,故黄杨绢野螟幼虫极不符合Poission分布 负二型分布差别最小,比较符合负二项分布。各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黄杨绢野螟幼虫呈聚集分布。[结论]黄杨绢野螟幼虫空间分布型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对该幼虫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豆野螟是本地豇豆种植中的主要虫害,为筛出合适的防治药剂,为大面积防治豆野螟提供科学防治建议,本文选取6种不同的防治药剂开展了防治豆野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对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非常突出,药后5 d的防治效果可达95.0%左右,好于其他几种药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也较好,药后5 d的防效可以保持在80%以上;15%茚虫威乳油3 500倍液的防效也不错,这3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上交替使用防治豇豆豆野螟。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 500倍液、10%三氟甲吡醚乳油1 5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1 500倍液对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不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生物农药甲维盐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维盐是速效类生物源农药,将其配成10 000、8 000、6 000倍液,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进行喷药处理,用喷洒清水做对照处理,分别于12 h、24h和36h观察,统计死虫数量,经分析,8000和6000倍液效果明显好于10 000倍液,从经济成本考虑,防治美国白蛾采用8 000倍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较低的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防治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褐斑病的有效杀菌剂,为在生产实践中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盆栽种植的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洒的方式对防治褐斑病的4种杀菌剂配方进行筛选.[结果]防治鸟巢蕨褐斑病的较佳配方为70%甲基托布津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以及37%苯醚甲环唑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其防效均在86%以上;防治鸢尾褐斑病的最佳配方是70%甲基托布津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效为86.74%;防治彩虹竹芋褐斑病的最佳配方是70%甲基托布津和20%叶枯唑1 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和2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1.30%和87.41%.[结论]为鸟巢蕨、鸢尾和彩虹竹芋褐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4-6844
[目的]为了筛选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确定30%爱苗(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乳油的防效。[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了30%爱苗乳油和20%福星(氟硅唑)乳油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后的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爱苗3 000倍于第3次施药后14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为95.95%,防效理想。爱苗5 000倍同样方法施用,第3次施药后14 d对白粉病的防效为85.87%。福星3 000倍液与爱苗3 000倍液的防效相当。[结论]爱苗1 500倍液试验对草莓生长安全有示范推广价值,建议使用剂量3 000~5 000倍液。  相似文献   

8.
施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07-108,111
樟叶蜂主要为害香樟嫩梢叶片。使用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甲维盐高氯水乳剂、除虫脲5种无公害药剂,分别进行了5种浓度的防治效果试验,通过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灭甲啶虫脒乳油、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甲维盐高氯水乳剂3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在使用时,建议使用浓度分别为1 000倍液、5 000倍液、1 500倍液。  相似文献   

9.
甲维盐等农药对菜青虫触杀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室内测定,甲维盐对菜青虫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4.487+32.67x,LC50=0.036 8 mg·L^-1,其95%置信区间为0.014 0-0.060 0 mg·L^-1;锐捷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264+1.017x,LC50为50.933 1 mg·L^-1,其95%置信区间31.024 2-83.464 2 mg·L^-1。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甲维盐10 000、12 000倍液和锐捷500倍液与对照药剂氯氰菊酯存在显著差异,2种农药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于菜青虫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杏树树体流动花芽膨大前,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体背开始产生蜡丝时,筛选出合适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方法]用20种药剂对介壳虫若虫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并选择室内防效好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室内筛选出16种药剂,在药后第6 d其防效都大于90;,选择了其中11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后12 d顺式氯氰菊酯1 500倍+甲维盐2 500倍混剂、蚧必治1 000倍液、金速扑杀+3;0#柴油及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3;0#柴油防效均可达97;以上;毒死蜱+3;0#柴油、蚧虫毒1 000倍液、8Be石硫合剂、滴一滴8 000倍液、阿克泰4 000倍液的防效也可达94;以上.[结论]11种药剂对吐伦球坚蚧越冬代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农药组合对三樱椒病虫害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农药组合对三樱椒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方法]通过福戈、爱苗、阿米西达组合与当地常用药剂组合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农药组合对三樱椒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与当地常用药剂甲维盐、戊唑醇组合相比,福戈、爱苗、阿米西达组合对辣椒病虫害防效高,持效期长,对辣椒安全,且对辣椒生长有优化增产作用。[结论]试验结果为辣椒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文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24-5724,5763
[目的]探究高羊茅草坪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方法]于2010~2012年对池州市高羊茅草坪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室外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室外药效试验研究表明,2.2%甲维盐乳油2 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1 000倍液等对斜纹夜蛾的发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结论]为高羊茅草坪斜纹夜蛾的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五硝·多菌灵、霜霉·辛菌胺、噁霉灵、哈茨木霉菌4种杀菌剂对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几种药剂对花旗参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对立枯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3亿CFU/g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99%噁霉灵3000倍稀释液次之,40%五硝·多菌灵600倍稀释液最差.[结论]试验结果为大田栽培花旗参的立枯病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在阐述园林病虫害防治原则的基础上,从加强园林管理制度、做好植物免疫工作、采用诱杀技术、无公害技术等方面来提出防治园林病虫害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高效氟氯氰菊酯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按照不同比例混配,研究其对小菜蛾的毒力。[结果]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以2.0:1.0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24.78,表现为增效,且其对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为17.21mg/L,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结论]2.0:1.0的3%高效氦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厦门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总结了厦门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并从做好园林植物配置规划、加强对病虫害的检疫、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提高园林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采取生物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控制对策,以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于春  李军  杨光红  岑延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91-3892,4012
[目的]检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的急性毒性。[方法]按《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进行大鼠急性经口、急性经皮、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家兔眼刺激、急性皮肤刺激试验以及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结果均为低毒,对家兔眼黏膜大多有刺激作用,对家兔皮肤无刺激作用,均未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结论]为评价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的急性毒性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效,以1%甲维盐乳油和5%氟铃脲乳油为对照药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150~450 g/hm2防治甘蓝甜菜夜蛾速效性较好且药效稳定,药后7 d防效达81.9%~90.5%,且均无药害现象发生。其中,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450 g/hm2田间防效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甲维盐乳油、5%氟铃脲乳油。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生产中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建议药剂用量为300~450 g/hm2,施药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2%甲维盐ME10、20、30ga.i./ha,5%氟虫腈SC30ga.i./ha,20%三唑磷EC400ga.i./ha3种药剂5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于空白对照区水稻受害症状明显或为害定型后调查水稻枯心率(白穗率)、防治效果及保苗效果等;试验期间观察2.2%甲维盐ME对水稻及有益生物有无药害。【结果】2.2%甲维盐ME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d保苗效果达90.0%~100.0%,杀虫效果达92.0%~100.0%;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0%~98.7%。试验期间未发现2.2%甲维盐ME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结论】2.2%甲维盐ME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推荐以2.2%甲维盐ME15~30ga.i./ha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且环境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英  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76-8578
[目的]研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微乳剂。[方法]筛选甲维盐原药的溶剂,乳化剂的种类、配比及用量,确定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了新剂型的药效试验。[结果]最佳配方为甲维盐:1.66%;乙醇:2.00%;吐温80:15.91%;十二烷基苯磺酸镁:9.09%;异丙醇6.00%;水:66.00%。研制的1%甲维盐微乳剂热贮后平均分解率为3.67%,冷贮后平均分解率为2.16%,透明温度范围为-4—90℃,水的硬度对制备无影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7d的防效达90%以上。[结论]研制的甲维盐微孔剂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药效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