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噬菌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J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噬菌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儿何级数减少.  相似文献   

2.
生态基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及水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无纺布生态基应用于草鱼养殖生产中,研究生态基对草鱼生长、免疫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并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草鱼肠道和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草鱼的末重、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了在第30天时实验组T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整个过程挂设无纺布生态基对养殖水质参数影响不明显(P0.05)。PCR-DGGE检测结果显示:Cetobacterium somerae是对照组养殖水体和对照组草鱼肠道特异细菌;维氏气单胞菌是养殖水体和对照组草鱼肠道特异细菌,对照组养殖水体的分布明显比实验组丰富,在生态基中不存在;生态基的细菌群落构成和挂设生态基的实验组养殖水体相似性较高,最高时达到63%;绿弯菌占生态基细菌总量的10%左右,而在养殖水体中仅为5%。研究表明,生态基的应用有效促进了草鱼的生长,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养殖水体TSS浓度。生态基的应用改变了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减少了养殖水体和草鱼肠道中一些条件致病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河蟹养殖水体中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水质的调控作用,利用平板计数法考察细菌、芽孢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弧菌(Vibrio)的抑制作用,利用哈希试剂测定水体中COD、氨氮、总磷、总氮的含量,对解淀粉芽孢杆菌降解水体有害物质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和芽孢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养殖期,对照组和试验组水体中嗜水气单胞菌的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水体中的弧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水质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在水体中投加解淀粉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氨氮、总氮、COD、总磷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4.
噬菌蛭弧菌对乌鳢养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制剂净化水质和病害防治的效果,试验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为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观察7 d内养殖池的pH、DO、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等主要水质指标以及乌鳢死亡数目的变化。向乌鳢养殖池加入噬菌蛭弧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明显减少(p<0.05),DO明显增大(p<0.05),但pH变化不明显(p>0.05);乌鳢死亡率也明显减少(p<0.05)。试验结果表明,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有利于提高DO含量及乌鳢存活率,降低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  相似文献   

5.
产乳酸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8±1)℃、盐度28下,将产乳酸芽孢杆菌制剂添加到养殖10尾凡纳滨对虾、容水200L的0.3m~3室内玻璃钢桶中,使芽孢杆菌终密度为10~4、10~5、10~6 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组为对照组。定期测定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以及总异养菌、弧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添加芽孢杆菌各试验组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弧菌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高密度芽孢杆菌试验组(10~6 cfu/mL)养殖水体中总异养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添加芽孢杆菌后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在第4d后会出现下降趋势。试验还发现,在养殖后期初次投入芽孢杆菌时会引起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短期升高。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能改善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可作为益生菌用于对虾养殖中。  相似文献   

6.
研究葡萄糖的不同添加量(1.25~5×10-3 g/L)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指标(氨氮、活性磷)和微生物数量(总异养菌、弧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添加葡萄糖能明显提高异养菌、弧菌密度(P<0.05),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活性磷浓度(P<0.05)。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葡萄糖浓度越高,氨氮、活性磷浓度越低,异养菌、弧菌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7.
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DO是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最佳养殖容量为46.0 g/m3或32.2 g/m2(322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45g的草鱼21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重复.对照组在水中不添加任何菌,处理组每隔7d分别向水中按照1×108 cfu/m3添加芽孢杆菌菌粉,二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草鱼养殖水体水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处理组氨氮含量比对照组下降29.17%(P<0.05).亚硝酸盐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在0.39 mg/L以下.第14天时,处理组硝酸盐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0.26%( P<0.01),在第21天和第28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98%(P<0.05)和67.85%(P<0.01).处理组的总无机氮含量在21d内无显著差异,第28天时下降了15.39%(P>0.05).养殖水体pH值维持在6.8~7.6,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可降低氨氮含量,改善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9.
选取经食盐水浸浴10 d后平均体重为40 g左右的健康尼罗罗非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养于水族箱中.试验组按3 g/m3水的添加量投放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每2 d投放1次,试验期20 d,试验期间不换水,24 h增氧,每天两次投饵,不捞残饵,研究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对尼罗罗非鱼养殖水体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1)试验组和对照组水体的溶氧和pH值没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COD浓度均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相同时间点试验组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和CO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氨氮在第12、15和20天达到显著水平(P<0.05),亚硝酸盐氮和COD在第9、12、15和20天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养殖水体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尼罗罗非鱼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分别提高40%(P<0.05)、40.9%(P<0.05)和14.2%(P<0.05),饵料系数降低12.3%(P<0.05).  相似文献   

10.
<正>蛭弧菌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益生菌,是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蛭弧菌主要通过黏附、侵入、裂解宿主菌方式使其自身得以生长繁殖。蛭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污水及土壤中,由于其具有黏附和裂解宿主菌的功能,受到国内外环保学者的重视。在水产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病原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应用蛭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裂解特性来控制养殖环境微生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