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头鲂体表对称溃疡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滔 《河南水产》2005,(1):30-30
2005年春节前后,郑州地区养殖团头鲂的池塘普遍发生鱼病,典型症状为体表两侧形成对称白斑,发病池塘若治疗控制不及时,死亡量能达到60%以上。成鱼、鱼种池均有发生,在郑州北郊养殖团头鲂较集中的区域,发病池塘接近50%。由于此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往年并不常见,渔民普遍认为是一种新型鱼病,闻之色变,盲目用药,往往不能得到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鱼鱼病防治网箱养鱼鱼病发生与池塘水环境不一样,网箱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大水体进行水体交换,以往在静水池塘中行之有效的鱼病防治方法,用于网箱则收效甚微;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单位水体鱼种密度大,一旦鱼病原体侵入,能迅速在网箱...  相似文献   

3.
于滨 《内陆水产》2001,26(8):33-33
在池塘养鱼中,由于放养密度大,加之池塘水体特定的生态条件,使鱼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对鱼病进行预测,可以有效地减少鱼病的发生,降低损失,提高养殖效益。下面介绍一些预测鱼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借鉴。 1看鱼的摄食情况 在池塘水质良好、鱼体无病、饲料适口的情况下,鱼的摄食强度较大,抢食积极,并且摄食量稳中有增。这种正常的摄食状态在鱼苗鱼种养殖阶段基本可以保持;成鱼养殖阶段,由于池塘中鱼的相对密度较大,可能会因天气变化而出现摄食异常,天气好转后,摄食又会恢复正常。如果在养殖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关于目前鱼病防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近几年辽沈地区随着养鱼业的蓬勃发展,鱼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重,鱼病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目前鱼病防治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一、鱼病的诊断:对同一池塘的鱼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5.
1 低温环境下鱼病暴发的现状 随着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鱼病的发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难治,这可能与水质恶化、池塘老化、鱼种退化、病源抗性及日常管理不当等因素息息相关.按鱼病发生的因素及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规律,一般鱼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的高温阶段.然而就在近两年春节前后的低温阶段,鱼病频频暴发,死亡率极高,损失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池塘养殖鱼类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北京地区池塘养殖水体载鱼量不断提高,投饲、施肥等措施不断强化,加这池塘多年没有清除淤泥,以及与其它地区频繁的品种交流中缺乏检疫,这些原因为北京地区的鱼病发生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途径,而且过去认为一般的鱼病近几年来却给本地区的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鱼病预防“三步曲”鱼病防治一般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体现了“防”的重要性。如何突出防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奏”好如下三步“曲”。一、放养前鱼病预防鱼种放养前池塘彻底清整、消毒对整个养殖过程的鱼病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池塘清整是指清除池塘里过...  相似文献   

8.
王兴礼 《齐鲁渔业》2007,24(2):14-15
高产草鱼种培育池因放养密度大,池塘水环境变化快,水质易恶化,所以易发生鱼病,特别是突发性鱼病,往往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鱼病已成为制约草鱼种培育能否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我们在3000 m~2的池塘中进行草鱼种培育试验,采用生态防病技术,从控制池塘环境、合理投放鱼种、投喂优质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省各地普遍流行一种暴发性鱼病,其流行之广,来势之猛,危害之大已给我省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笔者根据我市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对暴发性鱼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客观条件 (1)池塘条件。通过对发病鱼池的测量、化验,发现发病池塘的水深在1~1.5米;透明度20厘米以下;溶解氧平均值在4.5毫克  相似文献   

10.
《海鲜世界》1991,(4):4-5
近几年来,本市淡水养鱼发展迅速、池塘单产不断提高,相应的养殖方式发生改变,放养密度加大,投饵、施肥偏高,水质环境恶化,加上南苗北运和新品种的引进缺乏检疫,鱼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为防止鱼病的蔓延扩充,保持淡水鱼持续高产稳产,抓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已是当务之急。除进一步加强普及鱼病防治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不旺盛,鱼种、成鱼因为停止摄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且冬季水体中分解速度很慢,也很容易造成池底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对水产动物造成刺激导致鱼病的发生。因此,春季池塘管理是全年池塘管理最重要的时候,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为全年的养殖打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渔业的发展,池塘养殖中鱼病发生率越来越高,鱼病种类也越来越多,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病综合防治措施,供水产同仁们参考。1 鱼病预防措施1.1 苗种投放前的防病措施1.1.1 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淤泥一般以10~20cm为宜,过厚的淤泥是导致鱼病频发的重要因素。底泥中孳生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底泥过厚池塘消毒和水体消毒都不能彻底。另外,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高温季节氧化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造成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发生泛塘死鱼事故。淤泥中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毒性很强的氨态氮及硫化氢气体,轻则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重则引起氨中毒,特别是精养池塘在秋末初冬季节较易发生,我县已发生多起氨中毒事例。  相似文献   

13.
乌鳢池塘养殖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单产,效益都比较高,但是乌鳢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大,中后期存塘鱼负荷重,其饵料以动物饵料为主,每日摄食量大,大量排泄物排入水体,对池塘水质影响大,鱼病季节,乌鳢常会发生病害,从而影响养殖乌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系列讲座第七讲非寄生性鱼病的防治范至刚(长沙市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410003)在池塘和天然水域中的鱼类,除由各种生物寄生引起的鱼病之外,还有由机械、物理、化学及非寄生生物所弓愧的鱼病,称为非寄生性鱼病。在池塘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有不...  相似文献   

15.
溶氧和氨氮含量与鱼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氧和氨氮含量与鱼病的关系兴化市水产养殖场于94年7月份和8月份对养殖鱼种的池塘进行了快速水质分析测定,发现了精养鱼的池塘中溶氧量和NH4+-N含量与鱼种的鱼病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关系.溶氧量在3mg/l、NH4+-N含量在0.2mg/1时,及NH4+...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沈阳池塘鱼类疾病的种类,池塘环境、水质、饲养管理与鱼病的关系,鱼病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域经济的发展和水产品池塘养殖规模的扩大,名优品种的增加,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跨省、跨区域间的异地引种频繁,使得鱼病发生频率增高,病害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增大。目前鱼病已成为养鱼生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注意防治,轻者耽误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前,正值夏秋高温季节,池塘养鱼如不注意科学管理,容易造成鱼病发生或出现泛池(严重浮头引起鱼类大批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秀江 《齐鲁渔业》2004,21(6):44-45
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和鱼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水温高,鱼类生长代谢旺盛,水体巾对鱼类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水质较差,鱼类的各种病原体也易大量繁生而引起鱼病。夏季鱼病,来势猛,危害大,一般的防治方法难以奏效,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池塘养殖的生产中,多数养鱼场户深知鱼病防治的重要,但存在注重“治”而忽视“防”的问题。这种现象,会大大地增加养鱼成本,影响生产效益。为了减少池塘养殖鱼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鱼病预防工作,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