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时期喷施吨田宝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15-419
为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吨田宝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小麦3叶期、起身期和挑旗期喷施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的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叶面肥增加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分蘖数和次生根数,且起身期喷施吨田宝效果较好,配合喷施叶面肥促进旱地小麦根系发育,且3叶期+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更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单施叶面肥增加了植株干物质量,且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显著增加叶片、穗轴+颖壳和籽粒的干物质量,配合喷施叶面肥显著增加了小麦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且3叶期+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效果最佳;单施吨田宝较磷酸二氢钾提高了小麦产量,且挑旗期喷施效果较好,配合喷施可提高产量,尤其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通过影响穗数使小麦增产效果显著。总之,起身期配施吨田宝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有利于优化产量构成,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可显著增产10.49%。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巨金对德抗961小麦产量和株高的影响。[方法]以小麦耐盐品种德抗961为材料,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喷施麦巨金,对小麦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下各个茎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喷施麦巨金次数的增加,穗下各个茎节长度缩短越大,尤其是倒二节间和穗下茎,最终显著降低株高;能够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要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越大,最终小麦产量增幅越大。[结论]在小麦起身期间隔14 d连续喷施2次麦巨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株高,还能够明显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起身至拔节期:喷雾防控纹枯病和草害 早期小麦纹枯病横向侵染时期,可在春季进行化学除草,喷施除草剂时加入烯唑醇类农药,达到防治杂草和纹枯病等的效果; 纹枯病纵向侵染时期, 当田间病株率达15%时开始防治,可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或20%井岗霉素·蜡质芽孢杆菌(纹霉清)悬浮剂60~100毫升兑水喷雾防治. 喷雾时要注意适当加大用水量(一般亩用水量不得少于45公斤),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田小麦在起身期喷施不同控旺药剂的试验表明喷施烯效唑50g/亩+水30kg/亩产量最高,对小麦化控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剂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小麦播种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病,危害较大,一般田块减产5%~1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20%-40%。为了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我们进行了几种杀菌剂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亩用12.5%烯唑醇WP 30g喷2次药.防效达76.80%,每亩用25%丙环唑EC 35ml喷2次药,防效达71.65%。以上两种药剂的相同剂量喷2次药的防效明显优于喷1次药的防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建议每亩用12.5%烯唑醇WP30g、或每亩用25%丙环唑EC35ml,对水55-60kg,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在发病初期喷施第1次药,间隔10-15d喷施第2次药。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喷施浓度为270~1 080 g/hm2的2,4-D丁酯乳油,研究其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施2,4-D丁酯乳油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返青期用药对小麦穗粒数影响最大,对穗数和千粒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麦产量降低,且减产幅度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小麦品种对2,4-D丁酯的敏感性顺序为石新733冀丰703冀5265。  相似文献   

7.
小麦起身后期喷施不同浓度agrova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和增强小麦的抗病性。Agrova处理后小麦茎粗增加0.1 ̄0.2mm,次生根平均增加3 ̄4.6条,小麦功能叶延迟衰退2 ̄4d。Agrova处理拾科的小穗退化减少,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0.62 ̄1.94g,小麦平均亩产增加5% ̄29%。处理后的小麦对小麦纹枯病有24.56% ̄69.59%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天优368水稻品种为试材,分别在水稻灌浆期喷施8 000倍液(T1)、10 000部液(T2)、12 000倍液(T3)的马尾藻素泡腾片,每隔7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在水稻灌浆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对水稻生殖生长及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马尾藻索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增加水稻的产量,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T1处理对水稻生殖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成穗率、每穗实粒、结实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02%、9.25%、8.13%、2.22%,增产16.85%.纹枯病的发病率降低9.24%.说明在水稻灌浆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对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继远  汪洋  张慎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06-5907
[目的]探讨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豫麦47号为供试材料,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及病虫灵为供试杀菌剂.运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使用这5种杀菌剂,强筋小麦千粒重提高0.8~1.9g,产量增加147.6~471.3kg/hm^2,平均增产5.4%。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基本不影响其品质指标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其中又以三唑酮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一般增产8%以上,千粒重提高22g左右。于小麦抽穗后喷洒1次杀菌剂效果较好,增加喷洒次数以后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同生育期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面粉品质指标的影响基本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该生态类型区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安阳柏庄试验基地进行了小麦生长关键期喷洒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可增加小麦株高和单株分蘖数,吨田宝在小麦生长早期喷施效果明显,磷酸二氢钾则相反;冬前分蘖期喷施吨田宝和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均可增加小麦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进而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系数,且效果最为明显;在小麦生长关键期喷洒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的产量均高于喷施清水,最高分别达5104.95,4488.45 kg/hm~2,吨田宝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超高产小麦生长发育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兖州市小麦冻(冷)害、后期倒伏和干热风灾害进行了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要抗逆性措施的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冬前施用生长调节剂能增加小麦冬前分蘖数,促进根系生长,抑制地上部徒长;起身期喷施,能增强小麦抗御倒春寒的能力,并有效降低株高及基部节间长度,增强小麦的抗倒性;灌浆期喷施,能延长绿叶功能期,延缓后期叶片衰老,减轻干热风危害,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药剂拌种及后期喷施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拌种显著降低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病株率,2种拌种药剂处理(复剂1:萎锈·福美双,复剂2:多·福·唑醇)的田间防效分别为58.0%和55.0%,产量较CK(清水)分别增加10.6%和9.3%。后期配合喷施杀菌剂三唑酮和戊唑醇,能够有效防治灌浆期小麦白粉病,且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12.8%~24.0%,其中以复剂1+三唑酮+戊唑醇处理产量最高(9 309 kg/hm~2),防效最好(62.3%)。综合田间防效和产量,复剂1拌种+三唑酮+戊唑醇处理控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有效药剂,进行了种子包衣处理和返青期喷雾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在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的防效分别为59.05%和77.26%,显著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返青期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和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达到58.82%和45.61%,对小麦纹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豫东平原砂壤土生态类型区麦田,初步探讨了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及病虫灵等5种杀菌剂,强筋小麦千粒重提高0.8~1.9g,产量增加147.6~471.3kg/hm2,平均增产5.4%。于小麦抽穗后喷洒1次杀菌剂效果较好,增加喷洒次数以后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同生育期应用杀菌剂,基本上不影响强筋小麦的品质,其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杀菌剂种类及喷洒次数。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基本不影响其品质指标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其中又以三唑酮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一般增产8%以上,千粒重提高2g左右,生产中可以考虑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和生育期组合喷施澄清的沼液,测定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灌浆期2次喷施沼液,穗粒数有明显增加,增产显著;在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3次喷施沼液,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影响显著,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叶面肥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小麦起身期(2011年4月7日)、开花期(5月9日)、灌浆期(5月26日)三个生育时期,喷施不同的叶面肥:生命素、海动力、2116,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根系、株高、亩茎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及对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喷施生命素效果最明显,与其它三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生命素的小麦产量比喷清水667m2增产45.18kg,增幅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矮壮丰·壮丰安化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堂  王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48-6548
进行了小麦起身期喷施矮壮丰、壮丰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起身(期倒5叶)喷施矮壮丰750ml/hm2、壮丰安525ml/hm2,均可有效地抑制基部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增强抗倒伏能力。喷施矮壮丰和壮丰安均有增产效应,其中喷施矮壮丰750 ml/hm2增产效果最好,增产达6.2%。揭示了矮壮丰、壮丰安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及防倒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18.
富硒液体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用量和不同喷洒时期,探讨了富硒液体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富硒液体肥可提高花生产量和硒含量,其中,产量以施用量6 000 mL/hm2处理和结荚期喷洒处理达最高;硒含量随肥料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加,喷洒时期以花生下针期喷洒处理花生硒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喷施喷施宝叶面肥,能明显地改善小麦的农艺性状,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小麦灌浆期亩用喷施宝100mL对水30kg叶面喷施2次,与同期喷洒等量清水相比,平均增加小麦的千粒重1.2g,平均增产24.5kg/亩,增产率为6.0%;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增加千粒重1.3g,平均产量增加29.1kg/亩,增产率为7.2%。经方差分析,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小麦于起身期叶面喷施SPT壮秆剂,可使小麦株高降低,重心位置下移,基部茎节壁增厚,纤维素含量增加,壮秆抗倒效果显著。同时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强,千粒重增加,子粒蛋白质,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小麦营养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