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产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自1962年秋引入汉中地区以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的辛勤栽培管理下,已从最初的3个引种点的百十株,发展到现在的11个县两百多个栽培种植点。据统计,全区已造油橄榄林2万多亩,今年开花结果的有1000余株。城固县柑桔育苗场1977年亩产油橄榄鲜果超过千斤,平均每株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引种油橄榄较早的地区之一,60年便有少量引种,64年开始定点成片种植。引种以来,特别是74年以来,已繁殖苗木百万余株,定植造林保存约30万株,27700余亩。分布于72个县,但大部份集中分布在遵义地区(约20万株),其中又以仁怀县居多(约17万株)。近几年来,我们先后调查了安顺、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以及贵阳等地(州、  相似文献   

3.
<正> 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油橄榄引种工作始于1964年,当年引进油橄榄苗木一万株,五个品种,分别在我国亚热带八个省区12个引种点试验.1965年至1978年,用自繁苗木扩大了新的试种点,即有17个省市区种植了油橄榄,多数种植点陆续开花结实,产量不断提高.1980年初步统计,四川、湖北、陕西、江西、云南等省栽植有一千多万株,比原产地法国大两三倍.现在全国引进的品种已有一百多种(包括我国培育的优良实生树),奠定了我国油橄榄的发展和提高生产水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我区引种油橄榄概况象征中阿两党两国人民伟大友谊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已成为我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作物,栽植面积逐年增大,繁殖数量日益加多.一九六九年,我区黄枚县苗圃及黄冈县回龙三队曾引入油橄榄250株,但由于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与破坏,引而不种,栽而不管,250株幼树仅存2株.一九七二年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与具体领导下,各级科技部门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油橄榄已遍布我区十个县,46个引种点,三年时间,共栽植幼树1692株,保存1248株,大部分生长良好,已接近开花结果期,并繁殖苗木9388株,初步摸索到栽培、繁殖油橄榄的技术措施.预计不久油橄榄必将在我区各地普遍的开出友谊之花,结出友谊之果.  相似文献   

5.
1964年我省引入2000株油橄榄树苗,主要种植在昆明地区。1975年至1979年开始向各专县大量引种,到目前为止,全省共种植9万株左右,大部份已开始开花结果。今年我们对种植油橄榄较多的县进行了调查,多数种植点反映对油橄榄加工方法知道得很少,采下的果实无法处理。鉴于此种情况,现将加工罐头的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具有生长能力强,分布范围广,油脂质量好,单株产量高等特点。油橄榄一九七三年引入上饶地区后,经过几年的发展,主要靠自繁,全区各县(市)都有种植,有的集中连片,有的零星分散,种植油橄榄株数达二、三十万株,生长普遍良好,有的已开花结果。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上饶地区引种、推广油橄榄,有必要对其生长情况和发展区域进行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站职工在贯彻“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中,怀着对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深厚友谊,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依靠林场工人和社队贫下中农,积极发展中阿友谊树——油橄榄。两年多来,先后由一个引种点扩展到十六个,共引植油橄榄1,470株,播油橄榄和尖叶木樨榄种子共35斤,出苗15,000多株,嫁接苗木一万株。在1974年秋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种概况油橄榄在我区引种最早的县是来凤,该县1970年开始从省引进60株扦插生根苗;恩施1972年引进300株一年生苗,其中地所100株,恩施县200株;1974年、1975年这两年全区各县才开始普遍试种,共引进4716株.全区大面积发展油橄榄主要在1977、1978、1979这三年,从1970年至1979年全区共定植121,936株(其中:巴东40,908株,建始35,464株,恩施18,249株,来凤11,897株,宣恩3,446株,合丰5,538株,利川6,214株,地区林科所320株).1974年来凤县开始试  相似文献   

9.
我省引种油橄榄是从一九六○年开始的。自一九六四年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油橄榄的引种工作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全省引种点由当时的四个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个,并逐步向社队推广。一个群众性的油橄榄科学实验运动正在兴起,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引种以来,油橄榄在我省各种植点生长一般正常,较早的引种点均已开花结果,产果量逐年上升,社、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油橄榄生产、科研工作发展很快,由引种的七十余株,发展到四万多株.全省计划一九八○年前再发展五百一十万株.各地区都制订了规划,一些县还建立了油橄榄场.为了解决种苗不足的矛盾,广大林业工人、贫下中农科技人员,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为革命种油橄榄思想,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我场1973年2月和1975年2月两次从独山县林场引进一年生油橄榄扦播苗进行栽培试验。五年来,第一批定植苗平均地径达10厘米,树高3.1米,冠幅3×3米,最大地径12厘米,高3.5米,冠幅3.3×3.6米,植株生长健壮,长势喜人。在苗木繁殖方面,我场先后生产了扦插苗万余株,实生苗百余株,给兄弟单位提供了引种材料。油橄榄在我场初步显示了  相似文献   

12.
1964年2月,阿尔巴尼亚赠送给中国1万株油橄榄苗木,在阿农业部总工程师伊利亚·纳科和油橄榄专家贝特里·罗曼尼的护送下,由法罗尼号轮船运至广东湛江港,时任阿驻华大使馆参赞华西尔和中国林业部副部长荀昌五等参加了交接仪式。这批树苗由飞机分运至全国8个种植点种植。其中数千株被运至昆明,种植在海口林场。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我山一九七一年引种的中阿友谊树——油橄榄,在党委和革委的正确领导下,经广大职工的辛勤培育,生长良好,有的开花结果。在引种栽培的同时,为了适应大力发展种植油橄榄对苗木的需要,克服种子繁殖种源缺乏等困难,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油橄榄扦插繁殖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九七二年在登庐公社插扦5,000株枝条,到目前(五月六日)止,有3,719株愈合生根,成活率达到74.3%。于去冬11月20日移出988株苗子,全部扎根抽梢,生长良好,平均发根长17.8厘米,最长达21厘米;平均新梢长2.8厘米,最长达3.8厘米。  相似文献   

14.
油橄榄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在我省引种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在大江南北,北至云台山麓墟沟,南到宜溧山区试种。幼树陆续开始开花结果。在密植(每亩约90株)的条件下,10—13年生幼树,单株结实最多的可达20—30斤。引种的可能性和高产的潜力,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注意。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省的试种单位已经发展到30余处,並开展了育苗工作。各地一些场圃、社队都积极进行引种育苗,为大力发展油橄榄准备苗木。今年全省育莳可达15万株以上。超过以往引种十多年来育苗的总数。 总结以往引种试栽的实践,我省在栽培油橄榄上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选择冬季较暖、土壤轻松、阳光充足的环境 要使引进的新树种,尽快在生产上起作用,应该注意它的生态特性,並尽可能地种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油橄榄是喜温的常绿阔叶树种,冬季严寒是它分布的一个限制因素。在原产地地中海区域夏旱冬湿,因此,它耐干旱力较强。油橄榄性喜质地轻松排水良好而富含钙质的土壤,也只有在疏松的土壤中,根系分布较深时,它的耐旱能力才能较充分的表现出来。光照对油橄榄的生长也是重要的。日照不足对植株的生长,对产量和含油量都有很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展木本油料植物生产,解决食用、医疗和工业用油问题,我省从1964年起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油橄榄引种栽培试验工作,已经从开始时在昆明地区的四个引种栽培试验点,到目前扩大到省内许多专州县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共一百三十个引种点,全省定植的株数已达到四万三千株,保存苗木二十万株,现正在继续大量繁殖、推广种植。我省引种栽培的油橄榄品种主要是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五个品种,即米扎、佛奥、爱桑、卡林和贝拉。此外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树苗中,在栽培过程中发现有不属于以上五个品种的一些优良植株,以及在五个品种植株中还发现有在云南表现突出的优良单株。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15个油橄榄种植点近30年的温度资料和15个国外油橄榄产区的温度资料,结合我国的引种实践,分析了我国油橄榄种植点春化作用阶段的温度特征,相似性和春化类型。研究表明:我国种植点的温度分布特征和数学模型与对照不同,大多数种植点春化作用靠第一春化阶段完成,危害温度与对照有较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油橄榄——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种植、提倡的木本油料树种。自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在我国引种的一些地区,相继取得了高产典型。一九七三年,广西柳州三门江林场总产22800斤。一九七五年湖北省林科所总产12800斤,平均株产35斤,最高产单株产171斤。云南省林科所一九七四年最高产单株产果197斤,一九七六年最高产单株产果224斤。30余株平均株产73斤左右。陕西汉中地区一九七四年平均株产54斤。全国已引种的15个省、市、自治区广大地区幼树已开始结实。这些事实充分的说明了油橄榄在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区引种的阿尔巴尼亚油橄榄,经过精心培育,现已开花结实。为了迅速发展油橄榄,使能更好地适应地区特点,茁壮成长,并为扩大种植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我们从1968年7月起到1970年3月,先后用阿尔巴尼亚油橄榄卡林品种与我区的尖叶木樨榄实生苗进行嫁接,今年已经开花结果。现在正是幼果形成阶段,最大果实高  相似文献   

19.
我区自1962年引种油橄榄以来,特别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1979年底,全区整片营造油橄榄成活保存面积达3.5万亩(计50多万株),为发展规划面积25万亩的14%。城固县柑桔育苗场1965年栽植的2.7亩油榄橄,年平均亩产最高达1720.4斤,最高株产(贝拉)达233.3斤。亩产、株产均创全国先进水平。垣山林场1973年种植的城固32号油橄榄,1978年株产达68.5斤。地区园林站1976年栽植的自育实生苗,4年即开花结果。实践证明,油橄榄在我区生长好、结实早、产量高、含油率  相似文献   

20.
油橄榄种子育苗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我圃职工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于一九七五年开始筹建油橄榄繁穗圃,两年来,引种的520株油橄榄苗木生长良好,长势喜人。据一九七六年十月调查,年平均高生长量63公分,最大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