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杉木地理种源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杉木地理种源对杉木核型的影响,将20个杉木产区的种子在25℃条件下发芽,当根生长到5厘米时,用8-羟基喹啉预处理,压片观察。杉木染色体是22条,在5个种源内发现了1—2个B-染色体。杉木核型具有多态型,这种多态型表现在随体的形状、位置及上述两个方面特征的杂合性。随体形状有大随体、小随体、复和随体、线形随体和T-随体。随体不仅稳定地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而且变动在第一对和第五对染色体上。多数情况下随体位于短臂上,有时在长臂上也出现随体。多变量分析表明:四川德昌的核型是一个独特的类型,基因飘移并不明显,其余19个地区虽然地理分布广泛,但是有较为一致的核型,经纬度对随体的变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15个油橄榄种植点近30年的温度资料和15个国外油橄榄产区的温度资料,结合我国的引种实践,分析了我国油橄榄种植点春化作用阶段的温度特征,相似性和春化类型。研究表明:我国种植点的温度分布特征和数学模型与对照不同,大多数种植点春化作用靠第一春化阶段完成,危害温度与对照有较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油橄榄适生条件的研究,概括地叙述了油橄榄的起源,引种范围,适生条件,影响引种的主要生态因子,国内外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引种油橄榄的主要限制性生态因子以及引种驯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引种油橄榄限制性温度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引种油橄榄(Olea europaea)已有近30年的历史,对于油橄榄在我国引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曾作过十分有益的探讨。一般认为,油橄榄原产地和地中海盆地的生态条件,与我国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除了土壤因素对油橄榄产生重要的影响外(目前一些研究认为,这种影响很可能起到限制性的作用),气候问题是我国引种油橄榄最大的问题之一,并且将影响油橄榄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气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的油橄榄引种,以及未来发展的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油橄榄引种范围大致在北纬24—34°之间,主要属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干旱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型(表1)。由于油橄榄在成花过程中不受光周期效应的控制和影响,其个体发育和生活周期与温度的变化相呼应,因  相似文献   
5.
种皮漫谈     
<正> 1915年,有个日本人用刚收下来的紫云英种子浸在试管中,做种子的发芽试验,不料,这些小生命在试管中竟安然沉睡了12年之久。紫云英的另一近亲——刺槐,酣睡起来似乎比紫云英更加悠然自在,一次小憩,可达17年以上。后来人们发现,只要把他们的种皮稍加破坏,酣睡即可中止,种子就能很快地发芽。种皮真有起“死”回生的魔力吗?让我们先从种皮的起源谈起吧!种皮是由胚珠发育而来,外珠被发育为外种皮,内珠被发育为内种皮。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珠被逐渐发生质变,形成多层细胞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橄榄种植区温度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橄榄在我国引种已有近30年的历史,是我国引种范围最广,引种株数最多的树种之一。国内外专家大多认为中国引种油橄榄的最大问题是气候,它将影响到油橄榄生产的发展。本文将就如何根据油橄榄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我国现有种植区的气候特征和近30年的引种经验,综合地研究了我国油橄榄种植区的温度适应性。这对于油橄榄的生产、科研和全面地评价油橄榄在我国的气候适应性,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Oleo europaea)在湖北省引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引种油橄榄的重点省份之一。总结引种的经验,气候因素是我国引种油橄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并且影响到将来的扩大栽培以及对油橄榄资源的利用。因此,根据油橄榄生物学特性及湖北省的气候特征,划分油橄榄生物气候区,并对各生物气候区发展油橄榄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学术报告会于1982年7月15日至20日在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召开,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徐纬英研究员主持。这次会议,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特邀代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继耕同志,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研究员、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向辉同志分别作了“叶绿体遗传及细胞质体的雄性不育”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运用前景”的学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