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隆了猪NPM1基因的cDNA和第4内含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验证。所得cDNA序列全长1195bp且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4个氨基酸。内含子序列长300bp,遵循GT/AG剪接法则。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人、大鼠和小鼠等物种的NPM1基因高度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91%和9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Nucleoplasmin保守功能域。用体细胞杂种板将该基因定位在猪16号染色体q21区段,辐射杂种板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与猪16号染色体上SW977标记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猪基因定位方法的主要方法,包括单精子PCR分型法、染色体上引物原位DNA合成法(Primedinsitusynthesis,PRINS)、原位单拷贝直接PCR(DirectInsituSingle-CopyPCR,DISC-PCR)、体细胞杂交、原位杂交、电子定位。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西门塔尔牛血样为材料,提取基因DNA,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对牛FABGL基因DNA序列进行了克隆与分析,应用SUNbRH7000型辐射杂种板(RH)对分离的牛FABGL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本研究所获得的长为1 925 bp的DNA序列为牛FABGL基因的包含全部9个外显子的基因组序列。该序列与人(NM-014234)和猪(AF-146398)的FABGL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4%和90%;牛FABGL基因被定位于牛的23号染色体上,与该染色体上的标记BM47的距离为1.71 cR,两点评分值为31.05。  相似文献   

4.
将一段DNA片段导入哺乳动物细胞中后,能够定位并且与内源的同源序列重组,这种类型的同源重组叫做基因打靶(gene targting)。基因打靶技术可以用来生产转基因动物。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应用这一技术已生产出各种不同基因位点的突变体,可对小鼠中特异性基因的表型进行评价。基因打靶技术不只是一种使基因失活的手段,而且可作为一种用来改变基因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猪在农业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方法制备转基因猪仅局限于外源基因的随机整合。胎儿体细胞同源重组技术与核移植技术相结合,使猪的基因组定位修饰成为可能。在人猪器官移植研究中,对引起超急排斥反应(HAR)基因进行敲除,首次实现了猪基因组的定位修饰。因为猪被广泛用作人类疾病模型,所以基因修饰为改变这些模型或创建更多模型提供了较好的途径。然而棱移植动物易出现表型异常。表型异常可能是外源基因改变而未被正常转入所致。虽然利用棱移植基因定位修饰技术已成功制备出转基因动物,但棱移植技术、体细胞培养条件及基因修饰技术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利用辐射杂种克隆板对猪NDUFS2(NADH dehydrogenase(ubiquinone)Fe-S protein 2)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克隆了该基因的CDS序列,用相关软件进行了基因结构和功能预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对基因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DUFS2基因定位于猪的4号染色体SSC4q,与标记SW589紧密连锁。获得NDUFS2基因的CDS为1 392 nt,编码463个氨基酸。物种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猪与牛的NDUFS2基因序列同源性更高。结构预测发现猪NDUFS2基因具有一个NuoD保守结构域,与能量的产生和转化功能有关。根据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NDUFS2在猪的11种组织中的表达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22-1428
为了获得表达猪细小病毒(PPV)VP2蛋白和细胞因子猪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PRV)。将PPV VP2基因和猪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PRV转移质粒PG中,得到重组质粒PG18-VP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转移质粒PG18-VP2与猪PRV弱毒株DNA共转染猪睾丸(ST)细胞,以EGFP荧光标记,通过5轮蚀斑筛选纯化,成功获得表达PPV VP2蛋白和猪IL-18且带EGFP标记的重组伪狂犬病毒IL18-VP2-rPRV。用重组病毒感染ST细胞,12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通过RT-PCR证实感染细胞中含有PPV VP2和猪IL-18mRNA;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能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PPV VP2蛋白和猪IL-18。重组病毒经连续20次传代后感染细胞仍能发出绿色荧光,PCR检测表明VP2及IL-18基因在重组病毒中能稳定遗传。为进一步研究表达PPV VP2蛋白和猪IL-18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的免疫效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遗传工程是70年代从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作为基因工程是对DNA上的基因进行体外操作,把不同来源的基因按照设计蓝图构建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Fusion ge-ne),然后导入细胞中,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性的生物。胚胎操作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结合为哺乳动物基因工程开辟了前景,基因工程的应用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分离、重组、转移、整合和表达等一系列过程。在哺乳动物的应用研究中,首先把SV40病毒DNA整合到小鼠的基因组中(Jaenisch等,1974)。Munro(1968)利用鸡进行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基因转移成功,但当时没有引起重视。进入80年代以后,利用微注射(Mi-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猪脱碘酶3(DIO3)基因能否作为某些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设计猪DIO3基因特异引物,采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将其定位在猪7号染色体微卫星SW764附近。通过比较猪QTL数据库,发现该座位存在7个分别影响猪肌纤维直径、内脂率、胴体长、胴体质量、皮质醇水平调控的QTL,结果表明DIO3基因可作为猪肉质性状、胴体性状和应激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同源引物,扩增并测定猪CACNB1基因的部分序列;运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将其定位在猪12号染色体64~96厘摩(cM)的位置上;通过比较分析相关数据库,发现有6个分别影响猪应激反应(CK20值)、最后肋骨处背膘厚、肌肉颜色值、咀嚼性、乳头数和生长速度的QTL与其连锁,猪CACNB1基因可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繁殖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定位猪βHCG基因同类物于14q^11—q^1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点渍法和原位杂交技术为主要方法,以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链的克隆基因为探针,开展猪的基因定位研究。证明猪的基因组中存在βHCG基因同类物,并将其定位于染色体14q~(11)-q~(16).本文还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猪akirin2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rizol法从猪脾脏中提取总RNA,RT-PCR方法得到猪Akirin2的完整编码区,软件分析猪Akirin2的核酸序列与蛋白序列,进行染色体定位。将Akirin2构建到带有荧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Akirin2转入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SUVEC)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该序列编码203个氨基酸,猪akirin2基因定位于猪1号染色体,含有4个外显子,猪与牛的Akirin2蛋白高度同源。重组表达质粒pEGFP-Akirin2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构建成功,pEGFP-Akirin2转染SUVEC细胞后,经荧光检测证实转入的akirin2基因得到表达。研究结果为探讨猪Aki-rin2蛋白在免疫调控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正>基因打靶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利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将外源DNA序列导入靶细胞,通过外源DNA序列与靶细胞内染色体上同源DNA序列间的重组,将外源DNA定点载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特定的位点,或  相似文献   

14.
国外有关猪RN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Rendement Napole)基因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已被定位在猪的15号染色体上(15q25),该基因在肉品质上存在严重的负面效应。采用不同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过程中发现以GP值分型方法并不能准确将个体进行分型,而以采用RFLP方法却可以准确将个体进行分型,显示出以DNA为基础的分型研究的优越性。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着重介绍国外有关RN基因研究历史及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RN(RendementNapole)基因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已被定位在猪的15号染色体上(15q25),该基因在肉品质上存在严重的负面效应。采用不同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过程中发现以GP值分型方法并不能准确将个体进行分型,而以采用RFLP方法却可以准确将个体进行分型,显示出以DNA为基础的分型研究的优越性。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着重介绍国外有关RN基因研究历史及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是家畜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部分。目前利用这项技术已经研制出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氨基酸、维生素、性激素以及其他很多医药品。在哺乳动物中,自 Gordon 等(1980)首次成功培育出基因转移小鼠以来,先后在绵羊、猪、牛等家畜上获得基因转移个体。据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基因缺失方法,本研究利用信息肽诱导DNA片段转化和Cre/LoxP系统去除抗性基因这两种技术,通过在S.suis 05ZYH33的ssu05_1921基因上、下游片段和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片段之间引入LoxP位点,采用信息肽GE9诱导构建的DNA片段转化S.suis并发生重组,经抗性筛选快速获得spc替代ssu05_1921基因的缺失株;进一步引入pSET6s/PtufA-cre质粒表达Cre重组酶作用于LoxP位点,去除spc基因,产生无痕ssu05_1921基因缺失株,经测序和RT-PCR验证缺失正确。本研究建立的该方法简单、快捷、阳性率高,为构建S.suis基因缺失株、研究S.suis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3β)是一种在机体内分布广泛且结构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猪GSK3β(sGSK3β)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用猪-仓鼠体细胞辐射杂种板(IMpRH)对其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以10个不同组织样品cDNA为模板对sGSK3β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GSK3β基因的编码区有1263个核苷酸,编码420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人、大鼠、小鼠和斑马鱼同源性分别为95.6%、98.8%、98.8%、93.3%;sGSK3β基因定位于猪的13q41-46,与标记SW1876紧密连锁。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sGSK3β基因在猪的10种组织中存在着表达量的差异,在肝脏和肺脏中高表达,在脂肪、肾脏、脾脏、大脑和小脑中次之,而在心脏、胃和肌肉中只检测到本底表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