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属葫芦科,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瓜类蔬菜。其肉质柔脆,味甘带苦,风味独特。大苗嫁接苦瓜成活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为探索多株砧木嫁接1株苦瓜,棚架稀植栽培对苦瓜产量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不同砧木数大苗嫁接苦瓜棚架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童辉  袁祖华  杨剑  李勇奇 《蔬菜》2014,(10):12-13
分别以黑籽南瓜、棱丝瓜、肉丝瓜为砧木,以苦瓜春丽2号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砧木对苦瓜生长发育、嫁接成活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春丽2号的最佳砧木。结果表明:以棱丝瓜为砧木嫁接时,苦瓜嫁接成活率、定植苗成活率和产量最高,生长较佳,因此长沙地区可大力推广应用棱丝瓜作为苦瓜春丽2号嫁接的最佳砧木。  相似文献   

3.
采用插接和劈接2种方式,分别以3个地方品种丝瓜1号、4号、5号作为砧木,与蓝山苦瓜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砧木与苦瓜劈接后成活率均达90%以上;插接成活率低于劈接;嫁接明显促进了苦瓜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及生物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嫁接后苦瓜增产明显,增产率达131.6%~258.5%,以丝瓜4号砧木嫁接后苦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丝瓜为砧木,贵苦瓜2号为接穗进行嫁接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植株长势明显比没嫁接的强,对白粉病等病害的抗病力明显增强,产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苦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黑籽南瓜、本地葫芦、本地水瓜为砧木,以翠竹苦瓜为接穗,研究砧木对嫁接苦瓜生长发育、抗病性、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嫁接能大大提高苦瓜的抗病性、品质和产量,而不同砧木对苦瓜的嫁接效果有差异,尤以水瓜的嫁接效果明显。桂林地区可利用水瓜(丝瓜)作砧木嫁接苦瓜,解决当前苦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早衰以及耐涝性问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砧木对苦瓜嫁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银光、双依2个丝瓜品种和黑籽南瓜.与苦瓜碧秀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砧木嫁接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但以银光为砧木最好,成活率、产量最高,嫁接愈合时间短,为成都地区苦瓜碧秀嫁接的最佳砧木。  相似文献   

7.
冉瑞碧 《长江蔬菜》2013,(22):37-39
分别以黑籽丝瓜、黑籽南瓜、白籽丝瓜为砧木,与兴合苦瓜进行嫁接,研究比较了3种砧木对苦瓜嫁接亲和力、生长发育、果实商品性、产量及抗逆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砧木与苦瓜接穗亲和力较强,均能达到95%及以上,其中以白籽丝瓜嫁接后,苦瓜生长势强、抗病及抗旱性好、商品性状最优、产量最高。综合比较,白籽丝瓜是苦瓜嫁接的理想砧木,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海南夏秋季苦瓜生产上适宜的嫁接砧木,以琼3号苦瓜为接穗,以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砧木对海南夏秋季嫁接苦瓜生长、产量、品质以及抗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南丝瓜和海砧1号嫁接苗与自根苗相比,均表现为生长势强、抗病性好、品质优、采收期延长17 d,增产30%以上,可作为海南夏秋季苦瓜嫁接砧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青雪王子可作为备选砧木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早春苦瓜稀植多蔓全程调控栽培技术,是指苦瓜定植至收获期间,对叶、蔓、花、果等采取一系列的农艺栽培管护措施,实施科学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从而实现投资小、产量高、产品品质好、收益高的栽培方法.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早春苦瓜稀植多蔓全程调控栽培技术,每667 m2定植450 株,比常规栽培方法(每667 m2定植1000~2000株)少,节省种苗122%~334%,大大减少了种苗投资,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但667 m2产量比常规栽培方法(667 m2产量约2000 kg)提高近2200 kg,增产110%左右,显著提高了产量和产值.采取该种植技术生产的苦瓜商品性佳,皮亮、肉厚、口感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现将早春苦瓜稀植多蔓全程调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苦瓜嫁接育苗与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砧木、不同嫁接方法进行嫁接育苗及嫁接苗田间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砧木以黑籽南瓜与苦瓜亲和力最强;劈接法嫁接速度最快,田间防病能力强,所生产的嫁接苗在田间表现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11.
陈玉梅 《蔬菜》2021,(10):79-81
为了解决漳平市苦瓜常年复种栽培,苦瓜疫病普遍发生并呈日趋严重之势,常给当地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害的问题,2019年漳平市西园镇钟秀村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苦瓜新品种"超群春宝"嫁接苗进行大棚春提早试种,通过科学安排茬口、药剂+温汤浸种、苗期乙烯利去雄、全面闷棚消毒、前期轻施肥水、结果期改善光照、精准人工授粉、适当提前采收等措施的应用,试种取得较大成功,每667 m~2产量为4 000~6 000 kg,最高产量在6 500 kg以上,基地苦瓜产值2 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在连栋大棚中立体套种苦瓜、大白菜、芹菜对土地利用率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可达175%;常规苦瓜栽培模式1hm2种植13500株,产量为46200kg;套种模式1hm2栽苦瓜6750株,产量达78450kg,比常规栽培增产69.81%,1hm2净收入132960.0元,比常规栽培增收346%,效益明显高于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13.
苦瓜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苦瓜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施纯N20kg、N:P2O5:K2O=1:0.5:1.1+有机质配方效果最好,比其他处理增产率高7.3%~75.2%,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可减少NPK养分15.5kg/667m^2。  相似文献   

14.
苦瓜嫁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不同丝瓜资源与碧秀苦瓜的嫁接亲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丝瓜与苦瓜的亲和性是不同的;选育出一个苦瓜砧木新品种"强根苦瓜砧",其嫁接苗的产量比实生苗高33.6%;研究出的嫁接苗网式栽培技术,省工省钱,可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两种栽培模式梨园的成本与效益,省力化栽培模式梨园实行宽行密植、机械化作业、肥水一体化管理、生草制、树体圆柱形、以夏季修剪为主、花期放蜂授粉;传统栽培模式实行窄行密植、人工施肥、大水漫灌、果园清耕制、树体开心形、花期人工辅助授粉。666.7m^2产量均为2000kg条件下,省力化梨园比传统梨园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2030元,节省物质及机械租赁等生产成本431元,产值增加1512元,效益增加3941元,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兴蔬春华苦瓜为材料,在长沙地区分别进行4种不同播期、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播期及栽培模式对长沙地区早春苦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2月底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的栽培模式(即A2B2模式),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早春苦瓜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7.
南海大顶苦瓜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挥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特色蔬菜——大顶苦瓜的产品优势,提高农户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水平,在改良南海大顶苦瓜品种的基础上,制定出配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内容包括品种特性、产地环境要求、育苗、田间管理措施和采收,旨在进一步提高南海大顶苦瓜的生产效益,大力推广这一传统特色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以早秀F1苦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滴灌周期对大棚苦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肥总量均相同条件下,1 d 1次、2 d 1次和3 d 1次的水肥滴灌周期对苦瓜的生长影响不大,其中,1 d 1次水肥滴灌周期下的苦瓜产量最高,比3 d 1次、2 d 1次分别增产12.19%、23.68%。从经济效益考虑,可以选择1 d 1次的水肥滴灌周期进行苦瓜生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肥料用量和不同施肥类型对"姜三七"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姜三七"的人工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有机肥+复合肥组合处理增产198%,施用复合肥处理的樟脑和莰烯含量分别增加1.14%和5.74%。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对苦瓜生长发育及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喷施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 ,结果表明 ,苦瓜生长前期叶面喷施乙烯利能增大叶面积和茎粗 ,缩短节间长度 ,显著提高瓜果产量和种子产量。施用浓度以 12 0~ 180mg·L- 1为宜 ,施用时期以第 6~ 9叶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