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一期工程包括科学试验、推广示范、生态建设和科普教育等四大功能,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重视,作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第四大功能的科普教育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介绍了园区科普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效果,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水土保持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水土保持工作新发展的一种体现。全国探索出了多种示范园区建设模式,水利部命名的67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挥了示范、科普、宣传、教育、科研、试验、推广、观光等多重功能和作用,为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户外教室和实践基地。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新水土保持法的要求,针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孟津生态水土保持科技园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城新老城区交接地带,占地0.8km~2,2000年动工兴建,2002年一期建设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主要设施有科普园、科普馆、宣传长廊、径流观测小区及水土保持护坡示范工程等,2007年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12年被水利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配合搞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园区管理部门以"完善功能、科教一体"为基本点,把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从娃娃人手为切人点,注重水保示范与科普教育的融合,扎实推进了"水保教育进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新时期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的转变,直观、全面、科学地展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技术,规划建设了朝阳市骆驼山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立足园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坚持引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建设工程示范作用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乡村生态游产业相耦合的理念,以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示范、技术示范与推广、生态休闲旅游与观光、水土保持科普宣传与教育展示、综合管理服务5大功能区和19个典型科技园或景点建设为依托,将示范园区建设成了集防治开发、科研生产、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为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其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划设计是科技园建设的基础,只有统筹规划,科学选点,搞好规划和顶层设计,才能为建设特色精品科技园奠定良好基础。以赣州清溪水保生态科技园为例,从推动水保事业发展,构筑科普景观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按其发展目标和定位,分析了水土保持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思路,以期对水保生态科技园的规划和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建设实践经验,论述了科技园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及其注意事项,并围绕项目管理重点,从管理体制、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监督、建设进度控制、建设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为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投资,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以顺利进入运行状态尽早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下沙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始建设以来,坚持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为示范目标,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先后建成了工程建设景观、林业生态景观、农业生态景观、旅游观光景观、科研试验和科普教育基地等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示范效果,如今园区已成为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区域性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介绍了下沙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新技术应用、加强科普教育、严格科学管理、生态治理示范等方面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可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增强水土流失忧患意识,展示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集生态景观建设与水土保持产业引领、水土保持新技术、新理念试验示范、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实体成果展示、科普教育、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为一体,将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模式引入水土流失治理中,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增强了群众水土保持意识,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试验与示范场所。  相似文献   

9.
深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当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良性发展,推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通过回顾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过程,介绍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深圳水土保持园区包括水土文化区、水土保持科普试验区2大部分,将文化性、景观性与水土保持各种技术展示相结合,建设以城市水土保持特色为主的专业示范园.突出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广大市民的水土保持宣传、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营造寓教于乐的户外课堂,同时分析园区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对今后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提出设想:准确定位,以科普宣传功能为主;规划设计创新,多专业领域参与,多方面、多层次宣传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内容;建立良好的园区运行管理机制,保障长期有效运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土保持科普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作为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9年10月开园至2021年12月,累计参观508 687人次,先后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全国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了园区科普教育活动、水土保持知识进课堂活动、“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活动、水土保持进党校活动等。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正在走向精细化、远程化、智慧化,而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也应与时俱进,力争将其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1.
正榆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甘肃省庄浪县柳梁镇,总面积4.2 km~2,涉及张陈、吊咀、河湾三个行政村,2014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列为庄浪县青少年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园区建设坚持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监测、生态修复、水资源科学利用、果园建设、土壤肥力监测等方面的试验示范工作,具有科学试验、技术应用、产业开发、生态建设、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等功能,分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坝系工程开发利用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米苍山生态茶园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茶园所涉及的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多样,是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活动的理想场所。以四川广元黄茶种植园为例,根据茶园土地利用的自然景观格局特征,提出了茶园以坡地水土保持、道路水土保持、庭院水土保持和溪沟生态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为主的镶嵌式布设封禁治理措施的总体水土保持布局模式。以茶叶全产业链为科普活动为主轴,在种茶、赏茶、品茶和售茶4个关键节点的主要游憩场所为科普对象选择了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内容,并组织了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活动。围绕"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将生态茶园打造为以茶树种植和茶叶采摘体验、生态茶园观光、茶文化宣传和生态茶园水土保持技术展示与交流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运用田间实体展示、体验感知、标识牌、专题展板、移动多媒体等手段,向社会公众诠释水土保持措施功能、普及水土保持科技知识和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是进行水土保持治理研究、技术示范与推广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尝试。海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内,规划占地面积118.2 hm2,园区规划为4个功能区,打造以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为目标、以热带雨林水土保持为主题的科技示范园。示范园的建设将填补我国热带雨林水土保持工作的空白,为热带雨林保护与合理开发及迹地修复提供科研、技术平台与治理范本,并将提升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清西陵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自2007年建设以来,现已建成科普教育展示区、水土流失防治示范区、水土保持科研监测区及生态休闲观光区四大功能区。介绍了各功能区的建设内容与成效,并针对园区目前存在的宣传力度不足、与旅游结合不紧密、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将园区打造成为"生态、科研、文化、旅游"的综合体和新型现代化的水土保持生态科教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5.
正塘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口镇都田村,总面积3 km~2,包括水保科普示范区、"江南沙漠"治理区、开发防治示范区、土壤生态保育区等四大功能区。自2011年开始建设起,兴国县水土保持局坚持科技引领、注重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以水土保持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开展新项目建设的同时,集成组装、有机配套园区近60年水土保持试验研究、观测监测、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诸多项目成果,消化与吸收国内外新的先进技术,按照总结完善提高的原则建成了科学试验、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生态观光四大基地,建成了南小河沟数字小流域系统,为四大基地提供信息管理和支持服务,直观地展示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起到了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和对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提质增效措施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下属的南小河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观测基地。针对多年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为补短板、提质量、增效能,计划对园区进行提质增效改造,目的是将园区建成集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科技示范园。采取系统工程学原理,从提质增效目标、功能划分、技术支撑、措施体系等方面对提质增效体系进行了探讨。从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几方面,对提质增效措施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云居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总面积1 696 hm~2,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核心区包括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区、雨洪集蓄利用展示区、水系生态治理示范带、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宣传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区五个功能区,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展示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体系,为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科研平台。拓展区包括特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分,记录反映了工程的原始状况,是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也是日后保养、维护的依据,以及扩建和改建等的技术资料。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工程建设迫切需要提高对档案建设的重视度和建档的规范化水平。以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对工程档案类别、范围、程序等进行梳理,并提出了常见问题和管理对策,旨在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档案建设,更好地为水土保持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武汉市蔡甸区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于2011年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为185.8 hm~2,共有综合治理、科研实验、科普教育、生态修复、生态能源示范、旅游服务等六大功能区,另外配套科普教育中心、水土保持监测站实验楼等综合管理设施,可进行水土流失监测试验分析,多层面地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展示水土保持综合护坡技术、裸露山体和弃渣植被护坡复绿技术、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