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在本地原蚕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桑品种,采用生物试验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对几个新选育的桑品种进行了叶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Su-T4在5龄蚕生长发育(龄期经过、蚕体重)、虫蛹生命力(结茧率、健蛹率)、茧质成绩(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制种成绩(产良卵数、卵粒重)等方面都接近或超过了对照品种,是属于叶质特别优良的桑品种。  相似文献   

2.
王琴 《江苏蚕业》2005,27(2):51-54
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蚕的体质、茧质、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针对江苏省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产量高,质量优的3个主要桑品种湖桑32、育151、育71-1对原蚕的种茧育成绩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种茧育用桑品种湖桑32与育151较好,其茧质、幼虫生命率、虫蛹率都较好,优于育71-1。秋季种茧育用桑品种育71-1较好,其茧质、造卵数、产卵量等高于湖桑32与育151。  相似文献   

3.
<正> 不同的桑树品种,桑叶品质不同。合理搭配使用好若干桑品种对充分发挥优良桑品种的应有作用,提高养蚕制种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探讨了小蚕期、大蚕期不同桑品种搭配饲养原蚕的较优组合。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蚕品种:苏_5、苏_6。(二)供试桑品种:育151、新一之濑、7307、湖桑32号、湖桑199。这五个桑品种均栽植于东台蚕种场成片桑园中,各品种水、肥、土质条件比较一致(苏北沿海地区砂壤土)。(三)调查方法:苏_5、苏_6在1~3龄各设2个试验区,每区4克蚁量,采用早生桑育151和中晚生桑湖桑32号饲养。4~5  相似文献   

4.
不同桑品种与现行原蚕品种饲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原蚕饲养的营养条件,提高蚕种繁育质量,对几个实用桑品种饲养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用几个实用桑品种分别饲养原蚕,其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明显差异;但死笼率有育151号较高,新一之较低的倾向。综合原蚕饲养的茧质和卵质成绩初步认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湖桑32号、育151号、新一之濑;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新一之、育71-1、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5.
选792等桑品种对原蚕饲育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桑品种在不同季节对不同原蚕品种的生命率、茧质及卵质的影响,分析了桑品种、蚕品种、季节三因素间的互作效应。从虫蛹率、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单蛾产良卵数四项指标综合评价,春季极显著的好于秋季;蚕品种8402比8401对秋季气候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桑品种以选792最好,育7934最差,育7946、育8024与荷叶白无显著差异.由于育7946每1/15公顷产叶量比荷叶白高15%-20%,所以育7946优于荷叶白.产卵量的分析说明蚕品种对桑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生产上在更换蚕品种的同时,应考虑配以相适应的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当前,本省蚕种场早生桑栽植面积较小,且用不同早生桑品种与原蚕饲养成绩的关系,也未作详细的研究,为此,我们于1978年春期,在省原蚕种场的协助下,对小蚕期不同桑品种与原蚕的影响作了调查,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小蚕期供试桑品种有大叶早生、乌皮桑、桐乡青三种,饲养蚕品种是杭7和杭8,小蚕期按蚕品种不同分设混合区,每区收蚁量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桑蚕品种桂蚕N2中系原种繁育的桑品种,以伦教40、强桑1号、桂桑优12杂交桑、桂桑优12母本4个主要桑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桑叶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发育经过的差异较小,生命力、茧质及卵质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强健性、茧质、造卵数、良卵数、折净率等多个指标,确定桂蚕N2中系原种繁育较适宜选用的桑品种为伦教40、强桑1号。  相似文献   

8.
1988年晚秋蚕期,我们曾以桑树八品种[P_8、C_(01)、C_7、P_2、C_2、P_1,新一之濑、桐乡青(对照)]作饲料,对原蚕(781、782、苏_3、苏_4)进行了一次“秋壮蚕五岑一日育饲料效率鉴定”,初步结果:从体重饲料效率,体质转换效率、结茧率、蚕层量、蚕层率、蛹体量等六项指标看,原蚕781、782、苏_5、苏_6四品种,以选用桑品种C_2、C_(01)、新一之濑,C_7等饲育成绩较好。[详见《蚕学通讯》1988(4)]。  相似文献   

9.
用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对照)桑品种对原种苏5和苏6进行试验,其结果经多元方差分析可知:①不同桑品种与原种间无交互作用;②苏5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苏6;③三倍体、四倍体桑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10.
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的叶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果桑品种之间的叶质差异,以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为材料,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就不同桑树品种叶质对3个不同蚕品种的养蚕成绩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蚕的发育经过、幼虫生命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方面,2个果叶两用桑品种与对照种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茧质成绩中,果桑新品种SG01所饲养蚕品种的蚕茧茧层量最高,3个供试蚕品种中以"803"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最高,与其它蚕品种之间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在桑品种/蚕品种的不同组合中,大10/803、SG01/803的全茧量和SG01/803、湖桑32号/803的茧层量成绩分别列居前2位;综合养蚕成绩表明,果桑新品种SG01的叶质表现优良,而蚕品种803对不同桑品种的饲料利用效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大蚕期不同叶质对原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现行原种大蚕期(4~5龄)的用桑量约占全期用桑量的94%左右。在这段时期内,用桑的质量对体质、茧质、产卵量有很大影响。又据一些试验报导,蚕卵的造成,主要是以4龄及5龄初中期所吃的桑叶为材料,亦说明这段时期用桑质量与造卵数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大蚕期叶质对原蚕的影响,我们将大蚕期分作前期(4龄~5龄初期),后期(5龄初期~上簇)进行了试验。试验经过和成绩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苏卵限×W_2(卵色限性品种即黑卵为雌、白卵为雄)为材料,采用黑田(1980)指数限制给桑法,比较了不同给桑指数下蚕生长发育与各经济性状以及饲料效率构成因素的关系,初步阐述了省力化经济饲育的理论依据,认为,在每日二回育条件下,合理经济的给桑指数为0.75。既解充分发挥蚕儿生殖、泌丝能力,又能节省桑叶,提高饲料效率。本试验从茧层量和卵的饲料效率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给桑指数下蚕儿生长发育,食下量、消化量、饲料效率的构成因素以及对各经济性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家蚕少回饲育技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蚕要从桑叶中摄取营养,而桑树品种不同,桑叶中所含的成分也有差异,对蚕的茧质、虫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场培育原原种都用湖桑(主要桑品种为荷叶白、桐乡青),有的蚕期,由于种茧全茧量轻,茧层量达不到标准不能制种,我们曾采取增加给桑回数的措施,但效果不显著。多年来,我们感到湖桑虽有叶片大,产叶量高,硬化迟的优点,但叶质是不够理想的。在1981年春、夏两季,我们进行了五龄期用不同桑品种的桑叶饲育原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白桑饲育的原蚕,收茧量、茧质都优于湖桑,对难养的蚕品种,提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 1984年春、夏期我们对目前栽培的湖桑32号、湖桑199号和新一之濑三个桑品种进行了养蚕比较试验,以鉴定其叶质的优劣。春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5×苏_6,夏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3·秋_3×苏_4,每个蚕品种饲养0.25张,在同一蚕室条件下进行比较饲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的桑叶,对蚕体增长影响是不同的,如以湖桑32号区的  相似文献   

15.
以6个现行家蚕原种为材料,探讨了5龄期添食“蚕用营养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营养饲料对发育经过无影响,虫蛹生命率比对照区有所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略有降低,对造卵数、产卵数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日系品种优于中系品种,残留卵率均比对照区显著降低,对蚕种质量无影响,5龄食下量显著减少,叶卵转化率平均比空白对照提高16.9%,比清水对照提高9.0%,单位面积桑园的制种量可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不同桑品种、剪伐形式等因素对家蚕产卵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品种对蚕的产卵数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对造卵叶质最优的桑品种为四倍体品种"桂9373"和"挂93554",其养蚕的产卵数比沙2×伦109增产14.9%和13.9%,5龄第4天前的叶质对产卵数的影响较大;冬留长枝的冬伐形式所生长的春叶能显著增加产卵数;桑园不同夏伐方式对秋叶叶质也有较大影响.提高桑叶舌糖量有利于蚕的发育和增加产卵量.认为,蚕种场的桑园,应种植含糖量较高的桑品种,桑园要保持通风透光,冬伐采用冬留长枝的方式,夏伐也不宜过低.  相似文献   

17.
在壮蚕期使用不同桑品种对原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供试桑品种有湖桑32号、育71-1、育151,三种桑树在我场桑园,统一肥培管理,长势良好,叶质较优。供试原蚕品种有苏5、苏6、春蕾、锡方。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倍体有性杂交(2X×4X),单株系统选育,定向选择和定向培育,区试鉴定,育成适宜干旱蚕区栽培的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经多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区试结果:(1)9204桑树品种每公顷产叶量比新桑1号增产45.61%,公顷产茧量增加38.26%;比湖桑32号产叶量增产70.78%,产茧量增产151.81%。(2)9204桑品种万蚕茧层量比新桑1号高3.97%,比湖桑32号高31.72%;9204桑品种种茧育成绩产卵数高于湖桑32号、与新桑1号相仿;良卵率均高于湖桑32号和新桑1号。(3)9201桑品种秋叶硬化期为9月下旬,比湖桑32号晚20天、比新桑1号晚30天;枝条枯梢率比新桑1号高3.94%,比湖桑32低11.12%。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在多年不同区域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性强,增产幅度大,遗传性能稳定,可在新疆干旱蚕区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秋期饲养苏12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五眠蚕发生。为了研究用桑质量和五眠蚕发生的关系,我场于1979年秋期,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1.试验方法用桑品种荷叶白,分设成熟叶区和偏嫩叶区,蚁量各4克。从收蚁至三龄分别用桑,四龄以后用桑质量标准一致。  相似文献   

20.
桑叶是家蚕主要饲料,桑叶品质如何对家蚕生长发育起着决定作用,又与茧质、卵质等有极大关系,而叶质又与桑品种特性紧密相关。因此,我们用不同桑品种对蚕种卵量及卵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验设区 l、桑品种育71一1、育72一l、湖桑32号 2、蚕品种丰一、54A、苏六 3、试验设区针对不同蚕品种,每个桑品种重复三次,每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