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与江苏西施舌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栖息在中国福建与江苏沿海的2个野生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群体进行了形态特征比较,以相同壳长、相同年龄及其壳长、壳高、壳宽、壳质量、檐面长度与宽度等5个数量性状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应用4种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群体西施舌进行形态差异的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栖息于福建长乐与江苏如东沿海的西施舌5个可量性状均表现出显著与极显著差异。均数差异系数(C、D)检验值超过1.28,差异达到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2.
西施舌(C o e l o m a c t r aantiquata spengler)俗称海蚌,是一种生长快、个体大、品味好、营养丰富、价值高的名贵海产珍品。福建长乐沿海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和水质特点,使养殖西施舌的肉质脆嫩,味道独特。近年来,西施舌人工育苗生产始终存在规模小、稚贝成活率低等问题,苗种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制约西施舌养殖业的发展。为了突破西施舌规模化人工育苗关,为其浅海养殖提供2cm~4cm幼贝苗种,福建省科委立项进行西施舌规模化人工育苗及稚贝中间培育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一、亲贝来源1.亲贝收集地点长乐市漳港海区。2.亲贝数量共收集30…  相似文献   

3.
<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腔蛤蜊属,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西施舌肉质脆嫩、味甘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近年来,由于海域污染和滥捕等原因造成西施舌产量逐年减少,资源日趋枯竭。为了更好地恢复西施舌资源,笔者于2014年在莆田平海开展西施舌苗种规模化培育试验,在苗种培育后期开展不同投饵量对西施舌苗种生长影响试  相似文献   

4.
西施舌Cyt b基因核苷酸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线粒体DNA水平对我国沿海西施舌进行了遗传差异和系统发育研究,为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4个不同地理群体西施舌Cyt 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测序,利用MEGA4.1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以文蛤和中华文蛤为外类群,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获得394 bp的Cyt b基因片段,其T、C、A、G含量分别为38.4%、16.9%、23.6%、21.1%,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在394 bp比对位点中,有318个保守碱基,76个变异位点.其中,70个简约信息位点.长乐与其他3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4~0.209.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长乐群体与3个非长乐群体有7个位点的氨基酸差异,遗传距离为0.053.由此可见长乐群体是一个具有明显分子遗传特征的独立群体.  相似文献   

5.
西施舌幼贝滤食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8月~2001年7月,在长乐市海蚌研究开发中心对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幼贝的摄食与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幼贝昼夜滤食有一定节律,白天滤食率略低于夜晚。平均体长24.7~42.6cm的幼贝对扁藻(Playmonos SPP)的滤食量分别为10.55×104~31.94×104cell/(h·个),其6h滤食率为11.42~22.38%。用单细胞藻类为饵料进行人工饲育,满一龄的西施舌体长30.2~51.0mm,体重3.8~21.4g,不同个体间生长差异显著。体重、体宽与体长的直线回归关系为:We=0.91+0.12L,We=0.78+14L。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1802)人工繁育在日照沿海试验成功.近年来,经过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研攻关,突破了稚贝中间培育的关键技术,2011年共获受精卵约3亿粒,孵化D型幼虫2.3亿余粒,孵化率近77%.育成壳长3~9 mm以上西施舌苗900余万粒,圆满完成了日照近海海区西施舌的省级增殖放流任务.  相似文献   

7.
青岛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的资源调查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春季和秋季对青岛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调查,研究了其资源现状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文昌鱼出现了30~35 mm的体长组峰值,而秋季则出现了体长20~25 mm、30~35 mm比较明显的2个峰值.在东经120°21′~120°23′,北纬35°59′~36°之间的狭长地带,文昌鱼分布较集中.保护区内文昌鱼平均密度为44尾/m2,平均生物量为5.51 g/m2,资源量约为340 t.  相似文献   

8.
于2018年9月,对天津大港,宝坻,华苑等地区的12个站点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3门10种,其中软体动物4种,环节动物4种,水生昆虫2种,各站位丰度波动范围为20~840 ind/m^2,平均为205.33 ind/m^2,生物量范围为0.012~308.63 g/m^2,平均为59.69 g/m^2;囊螺为该地区绝对优势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s.index在1.48~3.334之间波动, Goodnight修正指数在0.523~1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9.
广东惠来县于神泉镇至南海乡沿海浅海沙滩内,发现了少见的“西施舌”群,这是该县在这一带沿海沙滩处发现西施舌群集结最多的一次。西施舌壳大而薄,略呈三角形,个体大小几厘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壳顶在中央稍前方,腹缘圆形。壳表黄褐色而光亮,顶部为淡紫色;生长线细密而明显。栖息在浅海沙滩内,一般分布在我国南  相似文献   

10.
西施舌的摄食与饵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1802)]俗称海蚌、贵妃蚌、沙蛤、红蛋,滤食性贝类[1,2]。西施舌个体较大,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西施舌是广温性种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印度支那半岛、日本和中国沿海,其中福建漳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