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内蒙古包头3种常食用葡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包头常食用葡萄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3种内蒙古包头市常食用葡萄还原性以及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3种葡萄具有不同程度的还原性以及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其中,龙眼清除.O2能力最强,马奶还原力最强,3种葡萄清除.OH能力都很强。[结论]马奶和龙眼抗氧化能力强于红提。  相似文献   

2.
沙棘油复合蛋白多肽液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合蛋白液是以核桃、燕麦、藜麦蛋白为原料,依据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及必需氨基酸的参考模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的方法来评价各蛋白产品的营养价值,从而将3种蛋白液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科学复配。利用碱性、中性、风味3种蛋白酶对复合蛋白液酶解后进行沙棘油脂的强化,通过测定溶液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研究复合蛋白多肽液经沙棘油强化前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酶经最优条件酶解后,多肽质量浓度为17.43 mg/m L,复合蛋白多肽液和沙棘油复合蛋白多肽液,其还原力的半清除率分别为3.84,1.86 mg/m L,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率分别为94.72,74.29μg/m L,羟基自由基的半清除率分别为1.52,1.01 mg/m 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清除率分别为2.09,1.33 mg/m L,2种多肽液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26.76,65.74 U/m L。复合蛋白多肽液和沙棘油复合蛋白多肽液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而且后者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前者,其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天然抗氧化物质和石榴皮的提取与利用提供参考,以Vc为阳性对照,研究石榴皮提取物鞣花酸和高纯度鞣花酸的抗氧化活性,采用2,2-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生成体系,研究石榴皮提取物鞣花酸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鞣花酸对2,2-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半清除率浓度分别为9.3 mg/L、353.6 mg/L、28.8 mg/L;高纯度鞣花酸的半清除率浓度分别为4.1 mg/L、137.8 mg/L、16.5 mg/L;Vc的半清除率浓度分别为7.5 mg/L、610.9 mg/L、13.6 mg/L;在样品溶液浓度较低时,石榴皮提取物鞣花酸、高纯度鞣花酸、Vc对DPPH·、·OH、O2-·的清除率均较低,即抗氧化活性均较低,随着浓度增大,清除率升高,抗氧化活性提高。综上表明石榴皮提取物鞣花酸对2,2-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可作为天然提取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4.
以连翘乙醇提取物为试材,以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连翘乙醇提取物清除脂自由基(R·)、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探讨连翘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随时间、上样质量浓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连翘乙醇提取物能够清除脂自南基,抑制油脂氧化,可以有效地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其半清除率浓度(EG50)分别为1.2mg/mL和100μg/mL.相同条件下连翘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能力均强于BHA,可以作为一种天然高效抗氧化剂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磷钼络合物法分别研究了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浓度的提高,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和总抗氧化活性也逐渐增高;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分别达74.6%和92.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最高可分别达86.7%和80%.  相似文献   

6.
以兴安杜鹃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旋转蒸发、离心等方法结合提取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兴安杜鹃叶提取物的总生物碱含量,采用抑菌圈法和二倍稀释法对总生物碱提取物抑菌活性以及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测试,并对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性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兴安杜鹃叶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1.5mg·g~(-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63g·L~(-1);对羟基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和超氧阴离子均有清除能力,随着总生物碱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逐渐增强,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3.71mg·L~(-1),清除亚硝酸根离子的IC50值为4.58mg·L~(-1),清除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为3.19mg·L~(-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优于对羟自由基和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7.
对黄精多糖的脱色和脱蛋白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黄精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和黄精多糖的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双氧水对黄精多糖脱色效果好;而氯仿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6∶1时脱蛋白效果较好;经脱色和脱蛋白的黄精多糖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黄精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抑制作用和总抗氧化活性随着样品浓度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指标对青蛤酶解条件(即时间、温度、pH、酶添加量和固液比)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青蛤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条件为温度40℃、pH 11.5、酶添加量3000U/g原料以及固液比为1∶2(w/w)时,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对最佳水解条件下所获得的酶解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内容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酶解物有较低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但却具有较高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紫红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水提醇沉方法、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75纯化制备糖蛋白。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紫红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糖蛋白在0~640μg/mL内,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其中在紫红薯糖蛋白的质量浓度为64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达到69.80%;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达到73.2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火龙果皮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通过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来评价火龙果皮水提取物和85%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2种不同火龙果皮提取物均可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还原能力,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且其活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表明火龙果皮提取物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倩  解成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51-3853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体系相结合提取一枝蒿总生物碱的工艺,对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波集成提取一枝蒿中总生物碱,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通过考察对·OH清除和O2-·抑制能力来评价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能力.[结果]一枝蒿总生物碱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硫酸铵用量8 g,丙醇用量25 ml,醇水比0.60∶1条件下超声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一枝蒿中的总生物碱平均提取量0.436 mg/g.当总生物碱浓度为200 μg/ml时,对·OH清除率达到67.65%,对O2-·抑制率达30.92%.[结论]该方法建立了一枝蒿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发现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苦参叶生物总碱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所含的生物碱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苦参叶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苦参叶生物总碱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90℃水浴,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2 h;苦参叶中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含量较高。[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生物总碱提取率高,稳定性、重现性好;苦参叶含有5种指标性成分,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总和符合药典规定含量,叶的潜在应用价值大,为苦参叶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5份普通枇杷(单优1号、单优2号、单优3号、湖南早熟和森尾早生)和3份野生枇杷(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和贵州2号)的叶片和花蕾为材料,分析其总黄酮、总酚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枇杷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1)湖南早熟叶片总黄酮质量分数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枇杷花蕾中,单优2号的黄酮质量分数高. 2)除栎叶枇杷外,花蕾总酚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叶片,叶片中质量分数高的材料为栎叶枇杷和森尾早生,花蕾中总酚质量分数最高的材料为贵州2号; 3)枇杷花蕾抗氧化活性高于叶片,总黄酮、总酚质量分数均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但总酚质量分数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更强.综上可得,在这些枇杷材料中,栎叶枇杷和森尾早生可作为叶片开发材料,贵州2号(花蕾)总酚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最高可作为花蕾开发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香椿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世俊  胡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07-6808,6810
[目的]为了研究香椿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热水、95%乙醇及75%丙酮分别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比较了3种溶剂的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DPPH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反应也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抑制作用也增强,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95%乙醇的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4种体系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热水及75%丙酮的提取物(P<0.05)。[结论]香椿叶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添加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95%乙醇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翁梁  郝涤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03-18506
[目的]研究在蛹虫草提取液中分别按不同比例添加灵芝、香菇、猴头、紫苏和银杏提取液后组成的复合液抗氧化活性的情况变化。[方法]用微波法制备提取液,将灵芝、香菇、猴头、紫苏以及银杏提取液中的1种、2种或3种按不同的体积比与蛹虫草提取液组合,测定复合液总还原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并与单一提取液的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蛹虫草提取液A与紫苏提取液E、银杏提取液F组合而成的复合液抗氧化性较好,其余组合抗氧化活性相对于单一提取液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食药用菌提取液与药用植物提取液组合而成的复合液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且大多数复合液的抗氧化活性好于单一提取液。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阶段槭叶草块根中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敬利  赵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08-19309
比较不同生长阶段家栽与野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期为槭叶草中有效成分的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长期与落叶后家栽与野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生长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落叶后槭叶草块根;家栽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高于野生槭叶草块根。槭叶草的最佳采收期为落叶后。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Flavonoids are polyphenolic compounds occurring ubiquitously in plants and are commoncomponents in human diet.Over 40 0 0 differentflavonoid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this list isstill growing.Flavonoids possess multiple bi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virus,anticancino-gens,antidecrepitude and so on(Hollman,et al .1 996 .) .Besides,flavonoids have been em-phasized widely for the antioxidantactivities of inhibiting oxidation of lipid and gross food ef-fectively,pledging the s…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苹果品质及其营养价值,开发功能保健苹果,以新鲜采摘的‘富士’苹果成年叶片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同浓度(1 mg/L)的激动素、玉米素和6-苄基腺嘌呤对其进行处理,每周进行1 次抗氧化活性及衰老相关指标测定,连续测定1个月。结果表明,使用激动素、玉米素和6-苄基腺嘌呤处理都能提高叶片的抗氧化活性,提高叶绿素及蛋白质的含量,降低精氨酸和脯氨酸2种氨基酸的含量。其中,激动素对提高叶片抗氧化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效果最明显,玉米素对提高蛋白质含量和降低氨基酸含量的作用最大,6-苄基腺嘌呤对各指标的影响都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植物细胞分裂素对成年叶片的总抗氧化活性含量的提升以及对衰老的延缓,为生产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功能保健苹果提供了积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红英  邓斌  周芸  余瑞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79-5881
[目的]研究香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技术,以期为香椿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香椿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取温度与浸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香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了香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香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浓度为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0h,此条件下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5.84%。[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重复5次试验,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5.84%,故该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