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据甘肃省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的禽病调查研究,2005年1~12月份收诊病鸡287群,鸡病在有的月份有16种,有的月份有4种,其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居高不下,IB月月发生(12/12),全年发病为83群,占发病总群数的28.92%(83/287)。2005年仅8月份,IB排名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猪鸡病发生特点是病种多,情况复杂,依据省内和周边局部地区的调查,发现猪种类最多的月份(2月份)达23种,最少的月份(10月份)有10种,  相似文献   

3.
根据省内和周边局部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鸡病发生种类最多的月份有18种,最少的月份有6种,全年累计发病总群数为309群。为了便于了解鸡病发生重点情况,特将2004年逐月发生的重点病前6位列于表1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一种血原虫——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疾病。由小黑蚊吸鸡血时传播。广东地区每年3—7月份流行最广,其它月份也有零星散发。本病对童鸡危害最大,严重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临诊症状:鸡患病后首先表现精神不好,羽毛松乱,食欲减少。病鸡拉黄绿色粪便。临死前病鸡呼吸困难,倒地挣扎而死。部分病鸡死前口流鲜血。有些患鸡无前驱症状,突然倒地,口流鲜血而亡。病理变化:本病的病变有二大特点:一是皮下、肌肉、心、肝、牌、肺、肾、胰腺和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的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用荧光素标记ILT兔源超免疫血清抗体,对15份人工感染ILT病鸡、5份ND病鸡和10份健康鸡的气管分泌物进行了检测,并对该技术做了特异性和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ILT病鸡的阳性检出率高达100%,ND病鸡和健康鸡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该ILT兔源超免疫血清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份,对牡丹江市的两个鸡场进行了鸡衣原体病的调查。共采集鸡血清156份,通过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有8例呈衣原体病阳性,阳性占调查总数的51%。阳性鸡的出现,说明这两个鸡场的鸡已感染了衣原体病,但调查发现还未呈地方性流行,呈隐性经过。  相似文献   

7.
<正> 六月份我省某鸡场一群来航母鸡发生了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经用氯苯胍和痢特灵混料治疗,基本上得到控制。这群鸡刚开产,共有490只,原来一直有鸡败血霉形体病(用快速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诊断)。经常使用链霉素防治,可以缓和病症,死亡率很低。十一日这天有4只鸡突然死亡,其中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鸡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经常使养鸡场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这些呼吸道疾病,除鸡新城疫(ND)外,主要有鸡霉形体病(CR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传染性鼻炎(IC)、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四种疾病。1997年3-4月份,我们对鸡的四种呼吸道疾病及其混合感染的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并分离出相应的病原,研制出相应的疫苗,并经在相应地区进行推广试用后,又在98年10-11月份进行了对比调查,证明相应的疫苗能有效地控制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系统地了解鸡传染病的种类,全面制定防制规划,我们于1988年5~8月,对市辖五个县(市、区)的罗斯、罗曼及本地鸡等六个品种不同日龄的567只鸡的同份血清,进行了鸡新城疫(ND)、鸡马立克氏病(MD)鸡腺病毒(CELO)病等12种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育雏 生态放养土杂鸡很有季节性,进雏时间最好掌握在每年的3~9月份,其他月份天气寒冷不适合这种饲养方式.育雏一般采用舍内网上育雏为好.  相似文献   

11.
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七种常见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方法对2009年6月到2009年9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45个疑似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病鸡病料进行检测,同时对ALV-J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包涵体肝炎病毒(IB-H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和呼肠病毒(REOV)等病毒的混合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用ALV-J的特异性引物H5/H7,在45份送检病料中,有3份检出ALV-J,阳性率为6.67%。绝大多数病例检测出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部分病例检测有其他7种病毒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感染病例中以IBHV和IBV混合感染的比率较高,其中ALV-J与H9N2亚型AIV混合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12.
尤永君 《动物保健》2014,(5):38-38,72
正(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IBV)特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众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括呼吸型、肾型、肠型、生殖型等,早期感染危害大,死亡率高,病原很容易突变为一个新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毒株之间具有较小的交叉保护性,甚至无交叉保护性。(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现状我们对1 505份来自2011年—2013年瑞普生物疫病诊断研究服务中心检测有病毒感染的家禽病料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这1 505份样品来自全国18个省市,共检出IBV410份,发现鸡传染性支  相似文献   

13.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一种以鸡冠发白为特征的疾病 ,故又称之为白冠病。近年来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不断发生和流行 ,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对 2 0 0 1~ 2 0 0 2年来我处就诊病鸡群的不完全统计 ,8月份就诊病鸡 1 87群 ,确诊为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为 1 6群 ,约占 8.6 % ;9月份就诊1 56群 ,确诊为该病的 2 1群 ,约占 1 3 .5 % ;1 0月份该病逐渐减少 ,就诊 1 2 3群 ,确诊为该病的有 5群 ,约占 4 .1 %。 1 0月中旬以后 ,几乎再见不到典型的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病例。在发病的鸡群中 ,不同日龄的肉鸡和蛋鸡都可发生 ,雏鸡较成鸡多 ,…  相似文献   

14.
正鸡白冠病又名鸡住白细胞虫病,它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每年的6~10月份是鸡群白冠病的流行高发期,近年来该病呈发病提前的趋势,在南方的广西、广东甚至三四月份就开始发病,广西的玉林、北流和容县地市更是高发的区域。2015年7月,广西贵港某鸡场,发现两群70日龄后备蛋鸡出现减料,陆续出现死亡现象,经现场病理解剖,结合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鸡白冠  相似文献   

15.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本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常呈地方流行性,对养鸡生产危害严重。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库蠓孳生的夏季。2004年5月份,深圳市某鸡场发生了一起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现将诊治情况作一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近年来广西容县霞烟鸡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采自广西容县农村散养户中未免疫过IBD疫苗的245份病鸡血清样品进行了IBDV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245份病鸡血清样品中IBDV抗体总体阳性率为46.12%(113/245),且不同日龄、季节、地区的病鸡血清样品中都检测到IBDV抗体的存在,说明IBDV在容县霞烟鸡的鸡群中普遍存在,提示IBDV仍是今后霞烟鸡群疫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猪鸡病发生特点是病种多,情况复杂,依据省内和周边局部地区的调查,发现猪种类最多的月份(2月份)达23种,最少的月份(10月份)有10种,从1月~12月份,通过回答热线咨询、深入农村和实验室检查统计,发病猪群数为414群。为了便于了解猪病发生、流行的重点情况,特将2006年猪病逐月发生的前4位重要病列表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传染性法氏囊(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生季节明显集中,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份,其他月份,特别是9月份~翌年2月份发病率明显降低。但近3~5年来,这种情况已变得十分不明显,5~7月份的发病率不高,反而其他月份的发病率则相应地升高,使发病季节呈全年化趋势。1发病状况邯郸市某场每批次出栏8000羽817肉鸡。10日龄时由于温差大鸡群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14日龄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疫苗(3倍量)饮水免疫。两天后突然死亡20只鸡,大群中有个别鸡精神萎靡、打  相似文献   

19.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来,我市每年都呈暴发流行的趋势,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我们从1992年10月份开始试用口眼补液盐(ORS)及抗鸡法氏囊病卵黄抗体配合治疗本病,并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本研究室制备的3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HI试验抗原,分别对100份和80份不同鸡血清进行IBV HI抗体检测,同时用IBV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特异性试验中80份SPF鸡血清,自制抗原检测均为阴性,IBV ELISA检测79份为阴性,10份其他鸡病血清,两种方法检测9份均为阴性,10份IBV阳性血清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敏感性试验中,74份已知IB疫苗免疫或IBV M41株感染鸡血清IBV HI检测72份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7.3%(72/74),IBV ELISA检测74份均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0%(74/74),SPF鸡血清及其他鸡病血清,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两种检测方法总符合率为97.5%,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证明,本研究室自制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特异性为100%,抗原同时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但IBV ELISA方法的敏感性要高于IBV HI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